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5篇
  免费   248篇
  国内免费   253篇
林业   349篇
农学   128篇
基础科学   263篇
  414篇
综合类   1941篇
农作物   269篇
水产渔业   193篇
畜牧兽医   854篇
园艺   468篇
植物保护   277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203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267篇
  2013年   393篇
  2012年   539篇
  2011年   553篇
  2010年   499篇
  2009年   412篇
  2008年   416篇
  2007年   334篇
  2006年   238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津绿2133是以R2782116121为母本、D158321R278为父本杂交育成的适宜保护地栽培的黄瓜杂交一代新品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叶片中等大小,叶色深绿,株型中等,雌花节率60%以上,中熟;第一雌花节位位于主蔓5~6节;商品瓜长35 cm左右,瓜把短,刺密,瘤中等,果肉淡绿色,瓜皮深绿色,单瓜质量在200 g左右;田间表现耐热性好,高抗霜霉病和枯萎病;早春保护地栽培每667 m2平均产量10000 kg左右;适宜全国春、夏、秋保护地栽培;已申请植物新品种权.  相似文献   
52.
康砖和青砖茶中散囊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砖茶加工过程中微生物对砖茶品质有重要影响。茯砖茶中的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 (Raper & Fennell) Malloch & Cain;也称“金花菌”)直接影响茯砖茶的品质,而康砖茶和青砖茶中却被认为不含“金花菌”。但是,有研究指出,康砖、青砖等砖茶中都含有多种真菌,康砖茶品质主要是湿热和微生物作用引起内含物变化而形成。然而这些微生物的种类、生物学特性以及它们在砖茶加工过程中的作用,未见后续报道。  相似文献   
53.
经济林种子是育苗、造林的物质基础,种子品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苗木生产及造林的成效。本文就经济林种子的休眠与萌发、种子的老化及劣变、种子活力等种子生理工作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并提出了今后经济林种子生理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4.
黄河  吕小红  杜萌  王东阁  刘冰  崔洺霖  隋鑫 《北方水稻》2021,51(1):16-19,43
经3 a的试验研究,探讨了施用畜禽有机肥对辽河三角洲养蟹稻田水土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畜禽有机肥可极显著地增加养蟹稻田耕层土壤的速效氮、磷、钾的供应量,显著增加有机质含量,最终显著增加水稻产量,增产的幅度可达10.6%~14.8%.畜禽有机肥可降低耕层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增大田面水体中BOD5、COD的含量,所以...  相似文献   
55.
土壤质量评价对于评估土壤的现状与生产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分析玛纳斯河流域绿洲下属的7个灌区内盐渍化土壤理化性质,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玛纳斯河流域绿洲农区残余盐渍化土壤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影响玛纳斯河流域绿洲农区土壤质量的最小数据集包括土壤总盐、有机质、pH值、Na+、Mg2+、碱解氮和土壤质地;(2)绿洲农区土壤养分丰富度依次为:速效钾、有效磷、碱解氮、有机质;(3)绿洲农区土壤质量以Ⅱ级[0.65<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指数(IFI)≤0.85]、Ⅲ级(0.45相似文献   
56.
豫西长期不同耕作下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河南洛阳长期定位试验(1999—2021年),分析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化学和生物性状的影响,采用隶属度函数和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评估豫西长期不同耕作制度下土壤肥力差异。选取传统耕作(CT)、免耕(NT)、深松(SS)和小麦-花生轮作(TC)共4个耕作处理,采集0~20和20~40 cm的土壤,测定土壤有机碳等指标,分析不同耕作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深松和小麦-花生轮作处理显著提高了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硝态氮和速效钾含量,降低了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而在20~40 cm土层小麦-花生轮作和传统耕作土壤养分含量更高。(2)相比于传统耕作,免耕显著提升了0~20 cm土层微生物量碳含量19.14%;免耕和深松显著提高了0~20 cm土壤亮氨酸氨基肽酶的活性;小麦-花生轮作土壤β-葡萄糖苷酶、β-纤维二糖苷酶、β-木糖苷酶、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亮氨酸氨基肽酶、碱性磷酸酶酶活性最高。(3)4种耕作措施下0~20 cm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从大到小的排序为小麦-花生轮作>免耕>深松>传统耕作,20~40 cm土层为小麦-花生轮作>传统耕作>深松>免耕。综上所述,免耕和深松提高了表层土壤有机碳等指标,改善了土壤肥力质量,小麦与豆科作物轮作也提升了土壤肥力质量。因此,与传统耕作相比,在豫西开展保护性耕作可以有效改善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57.
南阳牛是我国五大良种黄牛品种之一,近些年国家越来越重视通过杂交改良的方法产生新品种培育工作,1986年引进了皮埃蒙特牛,与南阳牛进行杂交改良,通过30多年来的持续选育,横交固定形成了皮南牛新类群,它保持了南阳牛适应性好、耐粗饲的优点,同时继承了皮埃蒙特牛生长发育快、瘦肉率高的特点,但在皮南牛新品种培育过程中,仍存在核心...  相似文献   
58.
油茶幼林结实与果枝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油茶自花授粉全同胞子代、无性系间控制授粉全同胞子代、半同胞子代和无性系四种不同群体的结果枝特性和开花结实特点等主要经济性状的研究,揭示了四种群体及其优良林分的结实特性和产量规律,为油茶杂交组合、优良家系和无性系等良种的生产应用和栽培技术、以及进一步开展杂交和选择育种研究积累了必要的技术和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59.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养分以及土壤生物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基础意义,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但缺少系统的文献梳理,对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及热点演变特征认识不足。基于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及CNKI数据库的文献数据,对文献的发文量、作者群、发文机构、关键词及突现等进行聚类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从2001年开始发表以土壤养分与土壤动物相关关系为研究对象的论文,且发文量随时间推移每年均有所增加,至2016年该研究领域的论文发文量保持相对稳定。研究机构以高校为主,主要包括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等;近20年的土壤养分-蚯蚓研究中土壤质量和群落结构这2个关键词是2001—2021年最具有突发性的研究热点,从2020年开始对土壤健康的研究是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60.
为了研究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萌发期的抗旱性,以20个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质量分数为20%的PEG-6000溶液处理模拟干旱胁迫,测定了芽长、主胚根长、芽鲜质量、根鲜质量、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萌发抗旱指数等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值(F值)法对供试材料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测定相关生理指标对评价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PEG-6000胁迫处理后的芽长、主胚根长、芽鲜质量、根鲜质量、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受到抑制,但不同品种的降幅存在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晋麦47、运旱618、长治6406、石4185和旱选10号抗旱性明显强于F值较低的京冬18、石家庄4号、石优20、郑麦366和郑麦9023。相关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F值较高的晋麦47、运旱618和长治6406的抗旱性要显著高于F值较低的京冬、石家庄4号和郑麦366。这说明基于形态指标的综合评价值法可以有效地对小麦萌发期抗旱性进行鉴定,供试材料中抗旱性较强的品种有:晋麦47、运旱618、长治6406、石4185和旱选10号,抗旱性较差的品种有:京冬18、石家庄4号、石优20、郑麦9023和郑麦3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