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50篇
  免费   3337篇
  国内免费   5647篇
林业   5844篇
农学   6881篇
基础科学   4316篇
  7978篇
综合类   21576篇
农作物   3440篇
水产渔业   2225篇
畜牧兽医   7934篇
园艺   2789篇
植物保护   3251篇
  2024年   221篇
  2023年   835篇
  2022年   2134篇
  2021年   2548篇
  2020年   2464篇
  2019年   2319篇
  2018年   1663篇
  2017年   2506篇
  2016年   2008篇
  2015年   2894篇
  2014年   2800篇
  2013年   3343篇
  2012年   4333篇
  2011年   4413篇
  2010年   4038篇
  2009年   3761篇
  2008年   3513篇
  2007年   3329篇
  2006年   2996篇
  2005年   2604篇
  2004年   1329篇
  2003年   981篇
  2002年   935篇
  2001年   897篇
  2000年   953篇
  1999年   932篇
  1998年   780篇
  1997年   668篇
  1996年   593篇
  1995年   637篇
  1994年   502篇
  1993年   439篇
  1992年   462篇
  1991年   344篇
  1990年   301篇
  1989年   202篇
  1988年   164篇
  1987年   129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9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5篇
  1956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4 毫秒
161.
1976—1977年河北晋县贺家寨大队小麦春季灰飞虱的传带病毒率为31—52%,不同地块同代灰飞虱的带毒率异差较大:而秋苗期则为12—35.4%,其中不同地块上同代(四代成虫)灰飞虱的带毒率的差异从33.3%至35.4%则不太大。灰飞虱的有效传毒指数(即虫口数×自然带毒率)同田间小麦发病率的相关性是非常显著的,其r=0.9769。1975—1976两年调查及计算分析结果,其直线回归公式如y=4.12x-2.577。在有效传毒指数0.7—20.9之间用于予测发病率有效。人工分期侵染试验证明小麦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侵愈早,病情愈重,其中死株率也愈大。秋季侵染的死株率达95.6%,病指为99.6;夏季侵染的死株率为0,病指为57.6。秋季小麦出苗前后的大量虫口形成小麦10月中下旬的一个发病高峰,第二年春季4月中旬的虫口高峰形成5月上旬的一个发病高峰。3月下旬的一个发病高峰是越冬前受侵的。病毒在小麦植株中的潜育期的长短随小麦的生长速度而异。温度不过其中因素之一,最短5—8天,最长30—40天。侵染后如小麦进入越冬期,即不表现症状,一直要到返青以后。介体灰飞虱在河北晋县以第五代3—4龄若虫在冬麦地及草荒中越冬。夏季在玉米上可以产卵并孵化,但不能长期存活,主要在地头沟边及夏作物荫蔽下的禾草上越夏。冬麦治虫防病的重点应在秋季麦苗出土前,春季则应在3月中旬左右。冬麦适当推迟播种有利于减少发病率。棉间作麦比平作的病情重六倍而粮麦间作的病情比平作的重九倍。  相似文献   
162.
应用中药增乳Ⅰ号进行了产后调理提高奶牛生产性能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奶牛羊草采食量,产奶量,乳脂率、受胎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隐性乳房炎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GOT、ALP、钙、磷和血糖浓度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且均在正常范围内。说明该方剂能够改善产后奶牛体况,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对预防多种产后疾病具有一定意义,适宜于奶牛产后应用。  相似文献   
163.
草地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基础,退牧还草工程是恢复、更新天然草地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本文就新疆实施退牧还草工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4.
We investigated oviposition behavior in three non-pollinating fig wasps: the sympatric speciesApocrypta bakeri Joseph onFicus hispida L.,A. westwoodi Grandi onF. racemosa L., andApocrypta sp. onF. semicordata Buch.-Ham. The oviposition behavior differs significantly between one pair of species (A. bakeri andA. westwoodi) and the other species (Apocrypta sp. onF. semicordata).A. bakeri andA. westwoodi were similar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posture of the abdomen and the action of the hind legs before penetration, and the bending ovipositor sheath during penetration. In contrast, the oviposition behavior ofApocrypta sp. is quite different. This difference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ovipositor length and syconial thickness.Apocrypta sp. has a shorter ovipositor than the two other species, which correlates with the thinner syconial wall of its host figF. semicordata. It is deduced that the ovipositor length adapts to the syconial thickness and induces the oviposition behavior in the different species to diverge. For all threeApocrypta species, the midleg length and hindleg length a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ir ovipositor lengths. This may be explained as due to the fact that body movement adjusting the hindlegs and midlegs up and down, or forward and backward, is also influenced by the ovipositor length.  相似文献   
165.
以南县紫圆茄的自交系92147为母本,陕西汉中紫茄的自交系96267为父本配制成一代杂种湘杂早红。从定植到始收约35d(天),果实紫红色,卵圆形,果肉白色,肉质细嫩,单果质量250g左右。对青枯病和绵疫病的抗性比湘早茄强。每667m^2产量3000—4500kg,适合春栽。  相似文献   
166.
试验对杯装草莓罐头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烫漂的工艺为75 ℃、4 min(分钟);注液汤汁的配比为白砂糖25 %、柠檬酸0.3 %、氯化钙0.2 %;杀菌工艺为7.5 kGy辐射杀菌。  相似文献   
167.
以电导法配合Log istic方程确定茶梅‘小玫瑰’的抗寒性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31  
徐康  夏宜平  徐碧玉  林田  杨霞 《园艺学报》2005,32(1):148-153
 摘 要: 以不同处理时间、不同低温处理下茶梅‘小玫瑰’叶片的电解质外渗率(REC) 变化作曲线,并结合Logistic方程分别计算茶梅的半致死温度(LT50 ) , 结果发现在低温处理6 h以上, 茶梅叶片的REC均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呈“S”形上升, 由此计算出“S”形拐点对应的温度即为茶梅叶片的LT50 , 其温度值在- 1215℃至- 14℃之间, 这可认为是茶梅抗寒能力的重要指标。关键词:  相似文献   
168.
 ‘石莓3号’为高产、大果、优质, 中早熟草莓新品种, 1990年以自育优系‘18322’为母本, ‘全明星’为父本杂交育成。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 丰产性好, 果实大, 风味浓郁, 品质优良, 适宜于我国华北、东北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69.
桃果实有毛/无毛性状的SCAR标记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以桃品种‘京玉’和‘美味’的正反交69株F1 群体为试材, 利用RAPD技术扩增出了与桃果实有毛/无毛性状(G/ g) 连锁的2 258 bp的多态性片段, 经克隆、测序后, 根据获得的序列重新设计了两对引物进行SCAR转化。引物对BFP94 /BFP95在有毛和无毛个体中均扩增出了2 258 bp的片段, RAPD显示的多态性消失。利用引物对BFP96 /BFP98成功将RAPD标记转化成了SCAR标记, 并命名为SCP2022258。该标记仅在果实有毛的个体中出现, 与有毛/无毛性状的连锁距离为718 cM, 且扩增稳定, 为桃果实有毛/无毛性状育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0.
不同AM真菌菌种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育苗盘中对番茄接种 5种AM真菌菌种,比较不同菌种对移栽后番茄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5个菌种对番茄的生物量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生物量最高可以提高 97. 2 %;开花数也因接种处理而增加; 5个菌种都能提高番茄对磷的吸收,但对氮和钾营养的促进效果并不一致。综合来看,Glomusmosseae、Glomusversiforme和Glomuscalceondium对番茄的生长发育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