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10篇
  免费   1731篇
  国内免费   2378篇
林业   2317篇
农学   2022篇
基础科学   1306篇
  2587篇
综合类   13820篇
农作物   1895篇
水产渔业   1171篇
畜牧兽医   3969篇
园艺   2048篇
植物保护   1384篇
  2024年   129篇
  2023年   458篇
  2022年   1124篇
  2021年   1117篇
  2020年   1170篇
  2019年   1166篇
  2018年   808篇
  2017年   1338篇
  2016年   899篇
  2015年   1411篇
  2014年   1482篇
  2013年   1748篇
  2012年   2447篇
  2011年   2428篇
  2010年   2261篇
  2009年   2048篇
  2008年   2057篇
  2007年   1904篇
  2006年   1612篇
  2005年   1261篇
  2004年   755篇
  2003年   476篇
  2002年   584篇
  2001年   474篇
  2000年   444篇
  1999年   222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6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8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德保苏铁Cycas debaoensis为中国特有种,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002年由广西德保引种至桂林植物园。对德保苏铁繁殖特性、生长习性、适应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原产于南亚热带石灰岩土壤条件下的德保苏铁在中亚热带酸性土壤条件下生长良好、开花结实,抗寒性较强。在引种地,成龄植株萌叶期为5-7月,花期5-6月,果熟期11月中旬至下旬。德保苏铁茎干生长缓慢,株高平均增长1.90 cm.a^-1,地径平均增长2.14 cm.a^-1。德保苏铁种子具后熟休眠特性,种子储藏方式以常温湿砂储藏较好,种子萌发率为80%左右。  相似文献   
992.
以泰国巨竹Gigantochloa tekserah成熟种胚为材料,研究不同激素组合对泰国巨竹丛生芽增殖及生根的影响,建立其试管繁殖体系。结果表明:泰国巨竹丛生芽的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Murashige and Skoog)+3 mg·L^-1BA(6-苄基腺嘌呤)+0.01 mg·L^-1TDZ(噻苯隆)+0.3 mg·L^-1NAA(萘乙酸),增殖系数为2.11,芽丛生长旺盛;最优生根培养基为1/2MS+3.0 mg·L^-1IBA(吲哚丁酸),生根率达70%,根系发达、粗壮;试管苗移栽至等配比的泥炭、蛭石、珍珠岩的基质中,成活率达100%。  相似文献   
993.
榧树变异类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的栽培过程中,笔者在省内实生群体发现零星分布着一类生长迅速的榧树变异类型.本研究采用SRAP分子标记体系对榧树速生变异类型与榧属其他5个种、2个栽培变种(香榧、云南榧、巴山榧、九龙山榧、日本榧、榧树、长叶榧)等共21个样品进行了分析.结合叶形指数的方差分析和SRAP分子标记分析结果,进行了研究材料的亲缘关系聚类,探讨了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榧属5个种、2个栽培变种及榧树变异类型的21个样品可以分为5组:长叶榧组、榧树变异类型组、包括香榧在内的榧树组、巴山榧、九龙山榧、日本榧组,而云南榧自成一组;榧树变异类型与长叶榧亲缘关系较近,其叶片形态偏向长叶榧;各种间叶形指数差异极显著,榧树变异类型的叶形指数显著不同于与其他样品.但推断本研究中榧树变异类型是长叶榧的自然变异,还是长叶榧与其他榧树的杂种,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94.
生漆中加入聚合桐油,名曰广漆,广泛用于漆筷和家具涂装,是我国生漆利用的一种古老方法.本研究以传统制作工艺为基础,在生漆与聚合桐油的混合阶段,引入了高速分散搅拌和研磨两种方法,从而使生漆与聚合桐油的偶连更加紧密,分散更加均匀,从而达到干燥时间短,界面涂层均匀.通过实验得出:在春秋季节,生漆与桐油的最佳配比是4:6,在夏冬季节,生漆与桐油的最佳配比应选择6:4.  相似文献   
995.
通过油茶籽主要理化性质和营养成分的分析,研究了油茶籽成熟过程中油脂转化及营养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油茶籽成熟过程中,鲜籽含水率持续下降,鲜出籽率变化不大,鲜籽出仁率小幅上升,干出籽率和含油率不断上升。油茶籽油中的酸值和过氧化值总体呈下降趋势。在油茶籽成熟过程中,油酸相对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亚油酸和亚麻酸相对含量都呈下降趋势,与油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r分别为-0.978和-0.957。油茶籽成熟过程中,油脂积累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呈负相关(r=-0.289),与可溶性淀粉(r=0.836)和可溶性蛋白(r=0.703)含量变化均呈显著正相关。α-生育酚含量变化基本上是先增加,在9月28日达到最大值0.153 mg·g-1后基本维持稳定,角鲨烯和β-谷甾醇含量随着油茶籽的成熟先增加后下降。  相似文献   
996.
粉状改性脲醛胶黏剂游离甲醛少、储存期长且胶合性能优良,近年来获得广泛应用。采用粉状改性脲醛胶黏剂,对柳杉木材进行层积胶合,以剪切强度、木破率、浸渍剥离率为检测指标,研究其实木胶合工艺及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粉状改性脲醛胶黏剂具有较好的胶合性能,满足非结构集成材标准要求;综合生产成本和效率等因素,确定较优胶合工艺参数为单位压力0.7MPa、热压时间31min、涂胶量180g/m~2、胶合面纹理组合为"弦切面-弦切面"。  相似文献   
997.
对思茅松幼林进行了8种施肥模式加一个对照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思茅松幼林的施肥方式应该选择第9种N3P3K2(250 g尿素+400 g过磷酸钙+100 g硫酸钾).此施肥方式的幼林的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初植密度为:1 m×2 m,2 m×3 m)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9.14%和48.64%、18.1%和23.3%、74.14%和106.25%。最佳施肥时期一般选择在5月~6月。  相似文献   
998.
在全面分析西藏湿地资源特点基础上,结合其自然地理条件、湿地生态结构与功能、湿地保护建设主要目标,并考虑与现有规划相衔接等因素,将西藏湿地分为藏北高原湖盆湿地保护建设区、喜马拉雅山麓—藏南山原湿地保护恢复区、雅鲁藏布江中游谷地湿地利用示范建设区和藏东南高山峡谷湿地保护建设区,分析各区存在的问题,提出保护重点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99.
采用查阅资料和线路调查与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南岳衡山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组成和药用特点。结果表明:南岳衡山药用植物有167科467属817种,其中蕨类植物32科49属100种,裸子植物4科4属4种,被子植物131科414属713种。含10种药用植物以上的科有21科,其中菊科56种,蔷薇科33种,蝶形花科30种。817种药用植物中,木本植物254种,占31.09%,草本植物563种,占68.91%。各类药用功效植物占药用植物总数的比例变化范围在0.49%~33.78%之间,相差较大,属于I级(10.00%)有14类,II级(10.01%~20.00%)有3类,Ⅲ级(20.01%)有5类。药用植物中,同类器官入药的植物种数占药用植物总种数的百分比变化范围在0.98%~32.80%之间,其中一级(10.00%)所含植物的器官有木材类,节类,藤及藤茎类,树(枝)皮类和花类等5类,占器官总类别的50.00%;二级(10.01%~20.00%)所含植物的器官有茎及地下茎,果及种子类,枝叶等3类,占30.00%;三级(20.01%)有全株类和根及根皮类,占20.00%。药用植物中,直接用于临床的药材泡制材料的维管束植物有220种。  相似文献   
1000.
采集了广西河池各烟区195个土种样品,并对其中量和微量营养元素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全市植烟土壤交换性钙、有效硫和有效锌含量整体较为适宜,交换性镁含量普遍缺乏,有效硼含量普遍严重缺乏,有效铁含量普遍偏高。因此,生产上应结合烟叶内中量和微量营养元素丰缺状况,合理补充施用部分中量和微量元素肥料,尤其是加大镁肥和硼肥的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