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218篇 |
免费 | 1103篇 |
国内免费 | 151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583篇 |
农学 | 1073篇 |
基础科学 | 734篇 |
1657篇 | |
综合类 | 9679篇 |
农作物 | 1305篇 |
水产渔业 | 856篇 |
畜牧兽医 | 2712篇 |
园艺 | 1424篇 |
植物保护 | 8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6篇 |
2023年 | 373篇 |
2022年 | 837篇 |
2021年 | 813篇 |
2020年 | 855篇 |
2019年 | 816篇 |
2018年 | 563篇 |
2017年 | 943篇 |
2016年 | 618篇 |
2015年 | 981篇 |
2014年 | 1030篇 |
2013年 | 1187篇 |
2012年 | 1657篇 |
2011年 | 1611篇 |
2010年 | 1487篇 |
2009年 | 1401篇 |
2008年 | 1370篇 |
2007年 | 1283篇 |
2006年 | 1070篇 |
2005年 | 861篇 |
2004年 | 528篇 |
2003年 | 283篇 |
2002年 | 373篇 |
2001年 | 301篇 |
2000年 | 283篇 |
1999年 | 98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3篇 |
1956年 | 6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992.
993.
994.
995.
对四川省双流县生长的南方四季杨3,5,8,11年生样木基本材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的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度、1%NaOH抽提物含量和壁腔比差异极显著;4个不同取材部位之间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差异极显著;年龄×取材部位的交互效应在木材基本密度上差异显著,其余指标不存在年龄×取材部位的交互效应.木材材性性状随着年龄及取材部位的变化存在一定的变异规律:1%NaOH抽提物含量从3~8龄呈下降趋势,到11龄略有回升;壁腔比在3~8龄差异不大,而在11龄时,壁腔比有所增加;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度随年龄增加呈增大趋势;从树干下部到上部1%NaOH抽提物含量及基本密度呈增长趋势,木材纤维长度呈递减趋势,而壁腔比无明显规律可循,各部位壁腔比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西藏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 var.smithii)种群的结构动态及演替趋势,为该种群的保护与恢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色季拉山东坡海拔3 800 m处设立100 m×100 m的典型样地,对固定样地内所有基径≥0.1 cm的乔木树种进行调查,记录树高、基径、胸径、生长状况等信息,对于基径0.1 cm的幼苗采用抽样调查统计其数量。采用基径和胸径2个指标将急尖长苞冷杉种群划分为13个龄级,分析该种群的龄级结构;利用种群动态量化方法计算相邻龄级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指数(V_n)和种群结构对随机干扰的敏感性指数(P_(max))等;采用种群静态生命表、生存分析等方法,分析种群结构特征;采用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种群未来数量动态变化趋势进行量化预测。【结果】(1)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种群呈典型的"金字塔"型,1龄级幼苗储备丰富。(2)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指数显示该种群为增长型种群,但对外界干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3)种群林龄结构完整,1龄级阶段存在强烈的环境筛选作用,种群存活曲线趋向于直线型(Deevey-Ⅱ型)B_3亚型,种群死亡率与消失率随龄级的增大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4)生存分析表明,随龄级的增大,种群生存率逐渐降低,累积死亡率与生存率为互补关系,死亡密度与危险率总体呈降低趋势,但危险率曲线波动较大。(5)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急尖长苞冷杉种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呈增长趋势,与种群结构及数量动态变化指数分析结果一致。【结论】虽然各种指标均表明急尖长苞冷杉种群目前处于稳定增长期,但结合生境及气候条件认为,该种群目前处于以地形、风、雪为主导的一种多元演替顶级的稳定期,今后一段时间其种群数量虽有波动,但不会偏离目前整体状态。考虑该种群对外界干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建议进一步加强生境的保护,防止生境破坏引起种群衰退。 相似文献
997.
以我国南亚热带格木(Erythrophleumfordii)、红椎(Castnopsis hystrix)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其碳氮储量及分配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体内碳的分布与器官年龄的关系不明显,而氮的分布与年龄的关系则较为密切,表现为幼嫩器官中的氮含量大于老化器官,而老化器官的C/N比值大于幼嫩器官.格木人工林生态系统内各组分的氮含量均高于其他两种人工林生态系统,并且3种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氮在土壤表层具有明显的富集作用.格木、红椎和马尾松人工林碳储量分别为236.22、267.84、200.57 t/hm2,氮储量分别为17.91、12.38、10.59 t/hm2.乔木层碳储量分别占42.57%、36.31%和40.28%,0-100 cm土壤碳储量分别占55.77%、62.52%和57.83%;氮储量则是土壤占绝对优势,分别为92.00%、93.72%和95.53%.说明3种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氮储量主要分布在土壤中,且红椎人工林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固碳能力. 相似文献
998.
5个绵羊群体微卫星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卫星DNA标记对甘肃高山细毛羊、滩羊等5个绵羊群体(125只个体)的5个微卫星座位等位基因进行检测,分析5个绵羊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5个绵羊群体中共发现78个等位基因,其中在甘肃高山细毛羊肃南县群体中发现的等位基因数最多(57个),滩羊最少(43个)。多态信息含量、期望杂合度和观察杂合度的数据分析表明:在研究的5个绵羊群体中甘肃高山细毛羊天祝县群体和肃南县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而滩羊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DA遗传距离和DS遗传距离构建的邻接(NJ)系统发育树均表明:甘肃高山细毛羊天祝县群体和肃南县群体与藏羊的亲缘关系较近,为一类;而滩羊与小尾寒羊的遗传距离较近,为另一类。 相似文献
999.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末端”雨水处理措施已经不适用.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是一种通过源头分散控制理念实现雨水控制与利用的雨水管理理念.总结了低影响开发的主要措施及研究进展,讨论了其在推广过程中的障碍和局限性,提出了低影响开发在推广过程中的解决方案,展望了低影响开发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