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5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181篇
林业   248篇
农学   98篇
基础科学   109篇
  192篇
综合类   1349篇
农作物   224篇
水产渔业   165篇
畜牧兽医   458篇
园艺   231篇
植物保护   8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285篇
  2011年   251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240篇
  2008年   269篇
  2007年   249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综述了近年来在抗稻瘿蚊基因的分子标记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利用。  相似文献   
92.
硫酸铝改良剂对苏打盐碱土磷素吸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模拟盆栽改良试验和吸附试验,研究了施用硫酸铝改良剂后对土壤中磷的吸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磷的等温吸附曲线与Freundlich、Langmuir和Temkin方程都比较吻合,但与Langmuir方程的吻合程度最好,其相关程度达极显著水平。根据Langmuir方程,将C/x/m对C作图,发现在施磷条件下,得到的是具有1个折点的直线,表明随着磷平衡浓度的不同,土壤对磷的吸附存在着2个不同能量水平的吸附点位。硫酸铝的用量越多,吸附磷量也越高。因此,应控制改良剂的用量,以0.3%为最好。  相似文献   
93.
本试验旨在揭示不同添加量、不同种类的中链脂肪酸对50∶50精粗比饲粮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为中链脂肪酸种类及添加量的选择及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体外产气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以全价混合日粮(TMR,精粗比50∶50)为发酵底物,在体外瘤胃液(取自延边黄牛)中分别添加0 (对照组)、0.2%、0.8%、1.2%、2.0%(干物质基础)的辛酸(C8)、癸酸(C10)和月桂酸(C12)。每个中链脂肪酸5个组(CON组、T1组、T2组、T3组和T4组),每组3个平行。研究它们对肉牛体外瘤胃发酵产气量、产气参数、甲烷产量、瘤胃原虫数量、发酵参数、体外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时间点辛酸和癸酸各试验组的产气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月桂酸T2~T4组产气量从24 h开始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且随着月桂酸添加量的增加,产气量在24、36 h呈先降低后升高的二次曲线变化(P<0.05)。2)随着3种中链脂肪酸添加量的增加,甲烷产量和瘤胃原虫数量均呈线性下...  相似文献   
94.
新陆早19号胚珠培养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Beasley和Ting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疆陆地棉品种新陆早19号棉花胚珠离体培养纤维体系.在不继代的条件下培养25 d,在培养期内,测定了离体胚珠培养纤维生长长度,并首次利用数字化的图像和图像处理软件确定了离体胚珠及纤维生长轮廓所形成的面积.测定结果表明,在离体培养发育早期(前8 d),纤维发育迅速,其伸长长度绝对值相对较高,第20 d时已接近纤维的最终长度.但生长10 d以内的纤维强度很低,影响长度测量的准确度.培养前15 d离体胚珠生长的轮廓面积增长较快,15 d以后增长变缓,第20 d接近轮廓最大面积.  相似文献   
95.
牛蛙的解剖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蛙科动物在医学领域是一类常用的实验动物,特别是在生理、药理学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蛙科动物解剖学方面的资料很多,但组织学资料很少甚至缺乏,因此对这类实验动物的解剖组织学研究很有必要。牛蛙是目前广泛养殖的肉用食用蛙,与野生蛙比较,其遗传背景、生活背景更为清楚,更适合作为实验动物。为此,本研究选用牛蛙作为材料,通过大体解剖和常规染色法,系统地对牛蛙的重要组织器官进行解剖组织学的观察,以期为相关科研工作提供最基础的解剖组织学资料。  相似文献   
96.
通过设置在甘肃省定西市李家堡镇的保护性耕作措施长期定位试验,共设4个处理(T:传统耕作;NT:免耕无覆盖;TS:传统耕作+秸秆还田;NTS:免耕+秸秆覆盖),采用春小麦豌豆双序列轮作(即小麦→豌豆→小麦和豌豆一小麦一豌豆,本文中所指春小麦地、豌豆地分别指2008年种植春小麦、豌豆的轮作次序),于2008年3月中旬对春小麦、豌豆双序列轮作下的土壤有机碳、全氮、土壤微生物量碳及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进行了采样测定.结果表明,经过7 a的轮作后,两种轮作次序下,0~30 cm土层中土壤有机碳、全氮、土壤微生物鼍碳、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均有在免耕+秸秆覆盖、传统耕作+秸秆还田处理较免耕不覆盖、传统耕作处理高的趋势,且其含量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土壤微生物鼍碳含量在两种轮作次序下的排序均为:免耕+秸秆覆盖(NTS)>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免耕不覆盖(NT)>传统耕作(T);而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在春小麦地和豌豆地的排序则分别表现为:免耕+秸秆覆盖(NTS)>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传统耕作(T)>免耕不覆盖(NT)和免耕+秸秆覆盖(NTS)>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免耕不覆盖(NT)>传统耕作(T).同时,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与有机碳和全氮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的保护性耕作模式有利于土壤微生物量碳与氮的积累.  相似文献   
97.
枯草芽孢杆菌B2是从土壤中选出的,它的代谢产物中的抑菌物质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其发酵条件的研究表明,其产抑菌物质的最佳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15g、黄豆饼粉30g、蛋白胨2g、NaCI 1g、(NH4)2SO45g、CaCO36g、MgSO46g,蒸馏水1000ml,最佳发酵条件为pH值7.0、接种量4%、30℃恒温振荡培养箱培养,发酵时间约60h。  相似文献   
98.
基于TCLP法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对污染土壤重金属的固定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纳米羟基磷灰石对土壤重金属的固定和修复,并通过毒性溶出试验TCLP(Toxicity Characteristic Leaching Procedure)对固定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的施入显著降低了土壤中Cu和Zn的生物有效性,而且土壤中Cu和Zn有效态的含量与纳米羟基磷灰石的施用量呈显著负相关.其主要原因为纳米羟基磷灰石的水解释放大量OH-离子,导致土壤pH增加;此外纳米羟基磷灰石吸附固定重金属进而降低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性.包施不如同等材料用量混施的钝化效果好,且所用时间较长,但包施具有将所施材料和被吸附重金属移出土壤体系的优点.  相似文献   
99.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镉和硫交互处理下,龙葵(Solanum nigrum L.)生物量、镉含量、各器官非蛋白巯基含量的变化,以及镉在龙葵各器官的亚细胞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适量的硫可以增加龙葵的生物量;(2)龙葵地上部镉含量随着镉处理浓度的提高而降低,地下部镉含量则相反。同一浓度镉处理下,龙葵地上、地下部的镉含量都随着硫处理浓度的提高而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3)不同处理条件下,植物体内非蛋白巯基含量无显著差异;(4)镉主要集中在细胞壁而不是细胞器中。故推测,硫是通过阻止龙葵对镉的吸收而不是促进无毒化合物(Cd—S4-complex)的形成来缓解龙葵的镉毒害症状。  相似文献   
100.
闽楠种源苗期试验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福建明溪对来自福建、江西2省的21个闽楠种源进行种源育苗试验,并对1年生闽楠苗期性状、地理分布规律及气象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闽楠种源苗高与地径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与纬度呈较小的负相关性,同时温度与无霜期是制约闽楠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闽楠种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苗高、地径、一级侧枝数、地上部分干(鲜)重、地下部分干(鲜)重等性状在种源间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受遗传因素制约;初步筛选出江西龙南、宜丰、吉安、井冈山、上犹以及福建尤溪等6个种源,其苗高、地径的平均遗传增益为19.16%和20.3%,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