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3529篇 |
免费 | 12992篇 |
国内免费 | 8708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7941篇 |
农学 | 4815篇 |
基础科学 | 6123篇 |
11688篇 | |
综合类 | 57791篇 |
农作物 | 8102篇 |
水产渔业 | 5578篇 |
畜牧兽医 | 19039篇 |
园艺 | 8819篇 |
植物保护 | 533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7篇 |
2024年 | 2568篇 |
2023年 | 2896篇 |
2022年 | 5672篇 |
2021年 | 5264篇 |
2020年 | 5122篇 |
2019年 | 4946篇 |
2018年 | 3435篇 |
2017年 | 5694篇 |
2016年 | 3726篇 |
2015年 | 5653篇 |
2014年 | 5977篇 |
2013年 | 7196篇 |
2012年 | 9865篇 |
2011年 | 10114篇 |
2010年 | 9831篇 |
2009年 | 8750篇 |
2008年 | 8727篇 |
2007年 | 7674篇 |
2006年 | 6224篇 |
2005年 | 4924篇 |
2004年 | 3050篇 |
2003年 | 1789篇 |
2002年 | 1894篇 |
2001年 | 1704篇 |
2000年 | 1559篇 |
1999年 | 536篇 |
1998年 | 53篇 |
1997年 | 32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24篇 |
1994年 | 25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32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23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3篇 |
1981年 | 16篇 |
1976年 | 3篇 |
1966年 | 3篇 |
1965年 | 3篇 |
1964年 | 5篇 |
1962年 | 31篇 |
1957年 | 3篇 |
1956年 | 35篇 |
1955年 | 1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准噶尔盆地硬蜱区系考察与名录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蜱类与人类疾病关系密切,可以携带和传播多种重要病原.准噶尔盆地是我国第二大盆地,地处新疆北部,是我国虫媒疫病的自然疫源地.2010年~2012年期间,通过对新疆准噶尔盆地硬蜱区系考察与分类研究,共采获硬蜱标本19466枚,隶属5属21种,以草原幸蜱(Dermacentor nuttalli Olenev)、亚洲璃眼埤(Hyalomma asiaticum asiaticum Schulze)和银盾车蜱(Dermacentor niveus Neumann)为优势种类,分别占总蜱数的27.76%、23.39%、19.96%.该考察结果填补了近十几年来准噶尔盆地蜱类缺乏系统考察的空缺,考察名录代表了噶尔盆地最新蜱类物种. 相似文献
92.
目的:建立无创伤的血瘀痛经小鼠模型。方法:雌性昆明种小鼠240只,连续灌胃己烯雌酚12 d,第11天背部皮下注射角叉菜胶,后动物饲养环境温度保持在8-10℃24 h,末次灌胃己烯雌酚1 h后,腹腔注射缩宫素,观察并记录小鼠扭体潜伏期、扭体次数与尾部血栓形成长度百分率及血小板聚集值。数据采用X±S表示,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分析,筛选血瘀痛经小鼠模型建立条件。结果:模型建立方法为灌胃己烯雌酚2 mg/kg,连续12 d,第11天背部皮下注射角叉菜胶300 mg/kg,后将动物饲养环境温度保持在8-10℃24 h,第12天腹腔注射缩宫素25 u/kg,小鼠痛经扭体现象出现,尾部血栓形成明显。结论:小鼠血瘀痛经模型是一种造模方法易于掌握,造模成功后体征表征明显,便于观察,在活血调经药效筛选中可以节约实验动物的模型建立方法。 相似文献
93.
94.
利用PCR方法获得副猪嗜血杆菌S-核糖基高半胱氨酸酶(luxS)基因全长DNA,将PCR纯化产物与pMD18-T载体连接并转化E.coil DH5α菌株,重组阳性质粒测序并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三维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510bp,并与GenBank中登录的其他5株菌株luxS基因完整参考序列进行比较,同源性均在70%以上。用ExPAsy软件包预测了推导蛋白的特性,运用Swiss-PDB viewer软件的SWISS-Model处理器,并利用同源建模的思想建立HPS-luxS的三维结构。拉马钱德兰图证明,构建的luxS蛋白的空间结构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95.
96.
97.
亚硝基谷胱甘肽(GSNO)对鸡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卵囊的孢子生殖具有不可逆地抑制作用,但其作用机理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来分析GSNO对E.tenella卵囊内与糖代谢有关的乳酸脱氢酶(LDH)、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乌头酸酶(ACO)以及GSNO对卵囊内与抗氧化有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电泳后经特异染色显示酶活性.结果表明:GSNO处理的未孢子化与孢子化卵囊中均有LDH、G-6-PD、ACO及SOD活性,这提示外源性NO对球虫孢子生殖的抑制并没有灭活卵囊中LDH、G-6-PD、ACO和SOD的活性或NO对这些酶的作用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98.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影像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种方法建立兔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并用影像学方法动态评价模型建立过程.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空白对照,Ⅱ组为单纯激素注射组(10 mg/kg),Ⅲ组为注射马血清(10 mg/kg)加激素(20 mg/kg);分别在第1、4、7周进行X线、CT、MRI、血管造影检查,取股骨头做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7周内3组X线、CT检查均为阴性;第7周C组血管造影显示病变部位血供减少,Ⅰ、Ⅱ组阴性;MRl检查第1周时Ⅲ组可见轻度骨缺血坏死改变,第4周时更明显,第7周时范围更广泛.Ⅱ组仅在第7周时见轻度骨缺血坏死改变.病理切片Ⅲ组在第1周时即有缺血坏死改变,第7周时范围和程度更明显;Ⅱ组在第7周时才出现轻度骨缺血坏死改变.结果表明,马血清加激素能更好地复制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优于单纯使用激素;MRI能及早发现股骨头缺血坏死改变,血管造影也能对股骨头缺血坏死范围和程度进行判定,为进一步活体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9.
100.
饲用小黑麦在海河平原区的生产性能及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海河平原区对11个饲用小黑麦品种进行了生产性能比较试验以及旱作条件下适应性,试验得出:冀饲-1成熟早,生育期短,抽穗期比对照中新830提前6d,干草产量高,比对照中新830提高26.7%,能与春播作物形成一年两作,适于在海河平原区推广利用;冀饲-2在海河平原地区鲜干草产量均较高,分别比对照中新830增产4 854.3kg/hm2和777.0kg/hm2,属于高产品种,茎叶比低,叶量丰富是海河平原区主要品种推广种植。旱作条件下种植,饲用小黑麦株高比正常管理条件下降低64.6%~83.4%,分蘖数和成穗数分别减少60.0%~74.7%和85.3%~98.1%,鲜干草产量分别降低69.3%和70.2%,利用价值不大,只有在一定的灌溉和施肥条件下种植才能产生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