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39篇
  免费   1174篇
  国内免费   1602篇
林业   1756篇
农学   823篇
基础科学   559篇
  1740篇
综合类   10029篇
农作物   1807篇
水产渔业   1311篇
畜牧兽医   2574篇
园艺   1487篇
植物保护   629篇
  2024年   138篇
  2023年   317篇
  2022年   709篇
  2021年   742篇
  2020年   681篇
  2019年   765篇
  2018年   497篇
  2017年   893篇
  2016年   563篇
  2015年   931篇
  2014年   1143篇
  2013年   1340篇
  2012年   1813篇
  2011年   1761篇
  2010年   1616篇
  2009年   1378篇
  2008年   1353篇
  2007年   1287篇
  2006年   1118篇
  2005年   939篇
  2004年   586篇
  2003年   403篇
  2002年   530篇
  2001年   534篇
  2000年   405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研究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Meyer-Dür)对锦葵科植物挥发物的EAG和趋向行为反应,为研发绿盲蝽引诱剂或驱避剂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田间采用动态顶空采样方法收集了7种锦葵科植物的挥发物,通过室内气相-质谱联用系统(GC-MS)进行物质鉴定及定量分析,最终测定了雌、雄绿盲蝽成虫对11种候选特征挥发物的触角电位(EAG)反应和嗅觉趋向选择行为。结果表明,7种锦葵科植物的挥发物种类和含量有较大差异,而且4种棉花品种之间的挥发物差异也很显著。棉花石远321的挥发物总量最大,其中4,8-二甲基-1,3,7-壬三烯(DMNT)含量最高,壬醛和罗勒烯其次。蜀葵的挥发物种类和含量均最少。11种候选特征挥发物均能够引起绿盲蝽雌、雄成虫EAG反应,且雄性成虫的反应值大都高于雌性成虫。其中,绿盲蝽雌、雄成虫触角对反-2-己烯酸丁酯EAG反应值最大,芳樟醇、乙酸叶醇酯、甲基庚烯酮及DMNT也能够激发绿盲蝽较大的EAG反应。在趋向行为检测中发现,DMNT及柠檬烯等对雄性成虫具有吸引作用。对雌性成虫有吸引作用的物质有γ-萜品烯、DMNT、月桂烯、α-石竹烯、罗勒烯及乙酸叶醇酯等,其中γ-萜品烯和乙酸叶醇酯对雌性成虫具有极显著吸引效果。锦葵科候选植物挥发物对绿盲蝽雌、雄虫具有不同EAG和趋向行为反应影响,候选气味化合物可以作为设计绿盲蝽引诱剂组分进行害虫防控田间实践。  相似文献   
122.
本文以抗病品种宜香2292(Oryzas ativa L. ssp. indica cv. Yixiang 2292)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和Real-time PCR技术研究了水稻矮缩病毒(Rice dwarfvirus,RDV)胁迫下水稻内源赤霉素(GA3)、生长素(IAA)和脱落酸(ABA)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受RDV侵染后,病株体内GA3含量显著低于健株,在显症后的第1d和第10d最为明显,分别较健株低6.28和5.92倍;IAA含量呈现波动变化,但病株体内的IAA含量始终较健株低,在显症后的10d最为明显,比健株低3.58倍;与GA3和IAA相反,病株体内ABA的含量始终高于健株,显症后的第1d和第13d最为明显,分别较健株高2.29和2.84倍。Real-time PCR定量检测了植物内源激素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GA3代谢相关的氧化还原酶基因表现为下调,而IAA和ABA代谢相关的Cullin-1和P-glycoprotein1基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上调。以上结果表明:水稻矮缩病的症状表现可能与病株体内的植物内源激素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123.
徐州地区烟粉虱发生规律及治理措施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近2a观察表明,徐州地区烟粉虱在田间消长大致分4个阶段,成虫有4个主要迁移期;其喜干热、耐高湿的生活习性、冬季保护地栽培面积的扩大、外来虫源的传入及防治不力是烟粉虱种群数量累积并引起暴发的主要原因;主要寄主有9科20余种栽培作物;寄主植株上虫量垂直分布:棉花上部>中部>下部,温室蔬菜一般中、下部>上部。可采取严格检疫、清洁田园、轮作换茬、黄板诱杀、覆盖防虫网、保护和利用天敌、药剂防治等措施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24.
为了解析与揭示我国泡桐丛枝病发生区域扩散和流行规律, 科学制定病害防治策略与对策, 分别于2018年至2020年在我国4大泡桐分布区内选取37个代表性城市与乡镇调查点, 对泡桐丛枝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泡桐种类与栽植生境等进行了调查; 采集休眠病枝于室内水培萌芽和外植体组织培养, 并提取泡桐总DNA采用PCR与LAMP方法检测植原体?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4大泡桐分布区中黄淮海暖温区和西北干旱区是该病害发生的重病区, 而西南亚湿热区次之, 江南温暖湿润区受害最轻?多数情况下, 同一地区的城区与乡镇的总体发病率和危害程度存在一致性; 在一些泡桐人工林主栽区与传统重病区呈现出中幼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明显降低的趋势?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泡桐丛枝病病情指数与年均温度和年均降水量呈负相关关系?除来自陕西省西安市楸叶泡桐组培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相对较低外, 其他不同泡桐种类和地区来源染病外植体的组培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达93.3%~100%和52.1~76.9, 泡桐休眠病枝萌芽的植原体综合检出率为76.5%?因此认为我国泡桐丛枝病发生与危害的南轻北重差异受气候?寄主抗性以及种苗带菌等因子的影响; 研究结果将为针对不同生境的泡桐丛枝病制定综合防控策略与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5.
漳芥1 号芥菜从播种到收获55~70 d(天),粗纤维含量含量低,肉质脆嫩,叶柄肥厚,商品性状好,鲜食和加工皆可,平均每
667 m2 产量约5 909.3 kg。  相似文献   
126.
免耕播种机是保护性耕作的关键机具之一,其播种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保护性耕作的效果。为了优化免耕播种机的关键部件破茬刀,研制了一种圆盘破茬刀切割玉米根茬运动特性测绘装置,该装置能够实现实时地测绘出圆盘破茬刀待测点的运动轨迹。通过对三种圆盘破茬刀的运动轨迹的测绘与试验,得出光面圆盘破茬刀上待测点的运动轨迹为光滑的摆线,半圆型缺口盘和阿基米德螺线盘上待测点的运动轨迹为由不同长度的圆弧组成的云曲线。在此基础上对三种圆盘破茬刀冲击情况、入土滑切角和滑切速度变化进行了分析比较,建立了阿基米德螺线型圆盘破茬刀切割根茬运动的运动学模型。描绘出阿基米德螺线型圆盘破茬刀刃口上点的运动轨迹是由不同长度的圆弧组成的云曲线,建立了阿基米德螺线型圆盘破茬刀刃口上点的运动方程。发现阿基米德螺线型圆盘破茬刀刃口上点的轨迹具备了光面圆盘破茬刀的摆线规律,也具备了半圆型缺口圆盘破茬刀的冲击性,并且滑切角较大,滑切性能更好。通过圆盘破茬刀切割玉米根茬运动特性测绘装置的两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分析,得出阿基米德螺线型圆盘破茬刀、机具配重为100 kg时破茬效果达90%以上,破茬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7.
用1型鸭肝炎病毒山东分离株JH2人工感染3日龄健康樱桃谷雏鸭,对接种后1~5 d的血清酶、血糖及血脂等多项血清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鸭肝炎病毒感染雏鸭1~2 d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较未攻毒的对照组极显著升高:碱性磷酸酶活性在接种后2~3 d内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接种后1~5 d攻毒组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含量均低干对照组,其中接种后1、3、4 d时差异显著;攻毒组胆碱脂酶和甘油三脂在接种后1~2 d内较对照组极显著升高,胆固醇在整个试验中无明显变化;谷氨酰胺转移酶活性在接种后1~4 d内较对照组有极显著升高;乳酸脱氢酶活性1~3 d内较对照组极显著升高,而肌酸激酶活性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雏鸭在接种后1~3 d内表现出明显的低尿酸血症,接种后1 d肌酐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α-淀粉酶活性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但均低于对照组,接种后1~2d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攻毒组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在整个试验期间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血清葡萄糖在接种后1 d降至最低,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28.
紫外光对印楝素A及同系物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紫外照射对印楝素A、6-deacetylnimbin、6-deacetylsalannin、nimbin和salannin 5种同系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紫外光持续照射48 h后印楝素A及同系物已基本完全降解,降解率基本达到99%以上.说明印楝素A及同系物属于很容易降解的物质.  相似文献   
129.
花期干旱对大豆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测定技术,研究大豆开花期干旱对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开花期受旱后,可变荧光与最大荧光比(Fv/Fm)、可变荧光与初始荧光比(Fv/F0)、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均降低,而ETR升高。说明光系统Ⅱ(PSⅡ)受到了伤害,使得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0)、起光保护作用的热耗散降低,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升高。花期干旱胁迫后,各参数存在基因型差异,新大豆1号在花期干旱条件下,光合机构受破坏较轻,其吸收的光能能较多地用于光化学转化能力,抗旱能力强。因此,花期干旱胁迫下,叶绿素荧光参数(Fv/F0、Fv/Fm)变化与大豆品种抗旱性有关,利用大豆品种叶绿素荧光对干旱胁迫的反应差异鉴定品种抗旱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0.
低温胁迫对香樟幼树抗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香樟2年生幼树叶片进行0℃、-5℃、-10℃、-15℃、-20℃的低温胁迫处理后,通过测定叶片电解质外渗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生理指标判定香樟幼树的抗寒性.结果显示,香樟幼树受-10℃以下低温胁迫时其抗寒性较弱,说明北移的香樟幼树露地越冬期间气温低于-10℃时容易受到伤害,因此要注意防寒保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