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41篇
  免费   1040篇
  国内免费   1491篇
林业   1699篇
农学   771篇
基础科学   549篇
  1702篇
综合类   9747篇
农作物   1693篇
水产渔业   1286篇
畜牧兽医   2435篇
园艺   1485篇
植物保护   605篇
  2024年   139篇
  2023年   314篇
  2022年   706篇
  2021年   741篇
  2020年   679篇
  2019年   756篇
  2018年   489篇
  2017年   890篇
  2016年   550篇
  2015年   928篇
  2014年   1131篇
  2013年   1301篇
  2012年   1797篇
  2011年   1734篇
  2010年   1585篇
  2009年   1363篇
  2008年   1348篇
  2007年   1275篇
  2006年   1103篇
  2005年   927篇
  2004年   564篇
  2003年   337篇
  2002年   361篇
  2001年   401篇
  2000年   329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991.
植物养分利用效率(NUE)是整个生态系统研究中的重要参数,反映植物对所处环境的适应能力。该文从植物NUE的概念出发,对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NUE的格局分布、引起植物NUE差异的生化基础,以及影响植物NUE因素等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NUE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92.
底质是沉水植物扎根生长并稳定繁衍的基本条件,不同类型底质物化特性存在差异。为了探究沉水植物大规模引植过程中产生形态学顶端颠倒现象对其恢复生长的影响,通过室内水族缸模拟实验和杭州西湖茅家埠湖区原位盆栽实验,研究不同类型底质(湖泥、湖泥+沙子、沙子、黄土)和正反向扦插对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生长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底质类型对黑藻生物量积累、分蘖数等形态指标影响显著(P<0.05),湖泥中黑藻生长最佳,其增加生物量(6.27 g)、分蘖数(19.8枝)在4种底质中最大;其次为黄土(5.14 g和18.8枝),其能促进植株和根系伸长;叶绿素、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测定结果进一步印证以上结果。各种底质中,反向扦插处理的黑藻分蘖数和根数较正向扦插均有显著减少,尤其是黄土底质中,反向比正向扦插分别减少10.2枝和22.8根,生物量降低2.961 g,但不影响最终形态学上端的形成。西湖茅家埠原位实验表明,在含水率和营养较低的底质中,盆栽黑藻长势相对优于含水率和营养较高底质中的黑藻,且同一底质盆栽于原位时比异位时更有利于生物量积累。建议恢复沉水植被时可以适当改良底质,尤其是物理特性,种植时需区分植物形态学的上下端。研究结果可为不同类型底质的浅水湖泊沉水植物群落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3.
瘤胃投饲不同形式蛋氨酸对肉牛微生物氨基酸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选择安装瘤胃、十二指肠前端和回肠末端瘘管的肉牛4头,采用4×4拉丁方设计,研究瘤胃投饲不同形式蛋氨酸对肉牛微生物氨基酸的影响,投饲蛋氨酸添加剂分别为0( 组)、DL-Met( 组)、动物油包被Met( 组)和吸附MHA( 组)。试验结果表明, 组不仅显著提高瘤胃液中微生物(LAM)中Phe和Met的含量(P<0.05),降低Asp含量(P<0.05),而且显著提高瘤胃食糜中微生物(SAM)Leu和Ile的含量(P<0.05); 组显著提高LAM中Phe和Met的含量(P<0.05),降低SAM中Ile的含量(P<0.05)。 组和 组显著提高十二指肠微生物Ile、Leu、Phe和Met的流通量(P<0.05)。  相似文献   
994.
对不同盐度(0‰-40‰)栽培下秋茄根的总酚、可溶性缩合单宁、结合缩合单宁、总缩合单宁的含量进行测定,探讨盐度对单宁生产的效应.结果表明:(1)不同盐度下栽培60-135d,总酚含量在相同盐度条件下随栽培时间的延长呈现出先波动而后升高的趋势,其中总酚最高含量出现在高盐度,说明一定的高盐度胁迫可以促进总酚的合成;总缩合单宁与可溶性缩合单宁含量变化趋势相似,其中可溶性缩合单宁含量显著高于结合缩合单宁.(2)在15‰盐度下栽培75-135d,秋茄根不同部位的总酚、可溶性缩合单宁、结合缩合单宁和总缩合单宁含量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即由根尖往远离根尖的部位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95.
供氮水平对菠菜产量、硝酸盐和草酸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7  
采用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供氮水平对菠菜生物量、硝酸盐和不同形态草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供氮水平由4.mmol/L增加到8.mmol/L,菠菜产量显著增加,继续提高氮水平对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叶片中的维生素C(Vc)含量随着供氮浓度从4.mmol/L提高到8.mmol/L而显著增加,再增加氮水平,叶片中的Vc含量明显下降;而菠菜叶柄Vc的含量则随供氮水平的提高显著下降。叶片硝酸盐含量随着氮浓度的提高而增加,当供氮水平由4mmol/L增加到8.mmol/L时,叶柄硝酸盐含量显著下降,而氮水平由8.mmol/L提高到20.mmol/L时,叶柄硝酸盐含量则随之升高。供氮浓度从4.mmol/L增加到8.mmol/L,叶片可溶态草酸含量略有下降,再提高供氮水平则明显上升,供氮水平低于12.mmol/L时,叶柄中的可溶态草酸和菠菜叶片和叶柄中的草酸总量则随着氮水平的提高而升高,高于12.mmol/L草酸含量反而降低。由此可见,菠菜在供氮浓度为8mmol/L(N2)时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和Vc含量,较低的硝酸盐和草酸含量,表明适宜的供氮水平下可获得高产优质的菠菜。  相似文献   
996.
为研究不同立地管理方式对多代经营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影响 ,在 1代杉木采伐迹地上用 5种林地处理方式进行 2代杉木人工林营造 ,试验表明 :(1)BL3BM0 (收获树干和树皮、加倍采伐剩余物 )处理方式对 4年生 2代杉木林的生长最为有利 ,对降低土壤容重和提高土壤pH值的作用最大 ,是最佳的立地管理措施 ;(2 )BL1BM0 (清理树木的所有部分 )处理生长最慢 ;(3)BL0 BM0 (清除地上所有有机质 )处理的杉木在 1~ 2年生时生长为次好 ,但对土壤肥力的维持最为不利 ,3年生后杉木生长略为落后 ;(4)BL2 BM1(商业性收获加炼山 )处理的杉木生长比BL2 BM0 (商业性收获 )的略好 ,但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 ;(5 )采伐剩余物分解至质量残留 5 0 %的时间需要 2 0个月 ,估计分解至质量残留 5 %需要 90个月的时间  相似文献   
997.
北部湾鱼类多样性及优势种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2007年在北部湾进行的4季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资料,对该海域鱼类的种类组成、物种多样性和优势种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本次调查共捕获鱼类323种,隶属于18目101科,以发光鲷(Acropoma japonicum)、黄斑M(Leiognathus bindus)、竹??鱼(Trachurus japonicus)、二长棘鲷(Parargyrops edita)和大头白姑鱼(Argyrosomusmacrocephalus)为主要优势种.分析结果表明,北部湾鱼类的优势种更替明显,总体趋势为k选择种类(以红笛鲷和黑印真鲨等为代表)被r选择种类(发光鲷、鲾科和天竺鱼科等为代表)所替代,即寿命长、个体大和营养级高的鱼类种类减少,寿命短、个体小和营养级较低的种类增多.鱼类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以共同渔区北部海域最高(3.60),东北部海域次之(3.58),共同渔区南部海域最低(2.35),四季多样性指数为2.96~3.77,平均3.31.2007年多样性指数比 1992-1993年低,但高于1998-1999年,表明近年来该海域捕捞压力有所减缓,使得渔业资源有一定的恢复.本研究旨在了解北部湾生物多样性和优势种的动态变化及演替状况,为该海域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利用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8.
斜带髭鲷早期发育的形态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笛鲷属(Lutjanus)的紫红笛鲷(Lutjanusargentimaculatus)、白星笛鲷(Lutjanusstellatus)、千年笛鲷(Lutjanussebae)、勒氏笛鲷(Lutjanusrussellii)、红鳍笛鲷(Lutjanuserythropterus)线粒体DNA16SrRNA基因片段进行了PCR扩增和测序,得到长度约418bp的序列。结合GenBank中斜带笛鲷(Lutjanusdecussatus)该区段的16SrRNA序列,用Clustal_X排序软件进行16SrRNA序列的对位排列。通过Mega2.1软件对所得线粒体16SrRNA片段序列进行比较,共检测53个碱基存在变异,其中包括21个简约信息位点,并用"Pairwisedistance"计算了各属间的相对遗传距离,结果表明,其序列差异(转换 颠换)在0.027~0.083,其中勒氏笛鲷与斜带笛鲷的序列差异最小,红鳍笛鲷与勒氏笛鲷的序列差异最大。以高体四长棘鲷(Argyropsspinifer)为外类群,采用Mega2.1软件中的"Neighbore-Joining"法得到唯一1个分子系统树,系统树各分支的置信度由"Bootstrap"1000循环检验。结果表明,6种笛鲷鱼类聚成明显的3个分支,第1个分支,包括勒氏笛鲷、斜带笛鲷和白星笛鲷;第2个分支,包括紫红笛鲷;第3个分支,包括红鳍笛鲷和千年笛鲷。  相似文献   
999.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中段近60年气温序列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长存  王堃  孙钰茗 《草地学报》2016,24(4):747-753
利用1955-2014年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中段10个气象观测站的气温时间序列资料,在分析气温变化结构的基础上运行气候突变检验和小波分析,用以解释气温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的复杂结构,分析不同时间尺度下气候气温变化的突变点和周期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60 a来研究区内平均气温呈现普遍升高趋势,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升高趋势更加显著,达到99%置信度,升温速率达到0.45℃·10a-1,高于全国和全球的气温增长率。2008年后区域进入降温过程,冬季降温尤为明显,其原因是全球变化发生停滞;气候突变检验表明区域年平均气温的升温突变发生在1986年,显著升温开始于1991年,冬季升温突变时间最早,发生在1978年,夏季升温突变时间滞后,出现于1991年;周期检验表明区域内气温存在5~10 a和30 a的多重时间尺度结构的变化特征,预计2008年后年平均气温和季节平均气温增加速度将变缓,甚至可能发生变暖停滞。  相似文献   
1000.
黑龙江实生桑种子次生休眠原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玉娜  张立军  马积彪  林凤 《种子》2007,26(4):24-26
从种皮透性、胚的发育、是否存在萌发抑制物等方面,对产于黑龙江省的实生桑种子休眠原因进行了研究,初步认为,胚的生理性休眠是实生桑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