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452篇 |
免费 | 1036篇 |
国内免费 | 149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701篇 |
农学 | 771篇 |
基础科学 | 549篇 |
1701篇 | |
综合类 | 9748篇 |
农作物 | 1693篇 |
水产渔业 | 1287篇 |
畜牧兽医 | 2437篇 |
园艺 | 1487篇 |
植物保护 | 60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9篇 |
2023年 | 314篇 |
2022年 | 706篇 |
2021年 | 740篇 |
2020年 | 678篇 |
2019年 | 756篇 |
2018年 | 490篇 |
2017年 | 891篇 |
2016年 | 550篇 |
2015年 | 930篇 |
2014年 | 1127篇 |
2013年 | 1303篇 |
2012年 | 1798篇 |
2011年 | 1734篇 |
2010年 | 1587篇 |
2009年 | 1363篇 |
2008年 | 1349篇 |
2007年 | 1275篇 |
2006年 | 1104篇 |
2005年 | 927篇 |
2004年 | 564篇 |
2003年 | 337篇 |
2002年 | 361篇 |
2001年 | 403篇 |
2000年 | 329篇 |
1999年 | 97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8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1966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1964年 | 1篇 |
1962年 | 2篇 |
1960年 | 1篇 |
1957年 | 5篇 |
1956年 | 6篇 |
1955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本项研究的目的是构建东方田鼠肝脏T7噬菌体展示cDNA文库,为筛选东方田鼠抗血吸虫病抗性相关基因奠定基础.用TRIzol试剂提取东方田鼠肝脏总RNA,分离纯化mRNA,经反转录合成双链cDNA.在双链cDNA末端加上EcoRⅠ/HindⅢ定向接头并用EcoRⅠ和Hind Ⅲ酶切,使其两端分别带EcoRⅠ和HindⅢ粘性末端.用Mini Column纯化、收集300 bp以上的双链cDNA片段,再连接于带有EcoRⅠ和HindⅢ末端的T7 Select 10-3b载体,经体外包装后,以BLT5403为受体菌构建T7噬菌体展示cDNA文库.经测定,库容量为1.3×107 PFU/mL,扩增后文库滴度为1.8×1011 PFU/mL.对从原始文库中随机挑取的100个噬菌斑进行PCR鉴定,重组率为91.7%,阳性克隆片段大小分布在200 bp~1 000 bp,其中有95.5%的插入片段大于300 bp.用日本血吸虫童虫可溶性抗原对文库进行了初筛,得到了21个ESTs,将这些阳性噬菌体克隆和血吸虫童虫共培养,其中大部分克隆诱导的童虫死亡率比阴性噬菌体对照高出2%~13%. 相似文献
102.
103.
本研究选用了埋植CIDR栓法、埋植PRID栓法、PG法以及PMSG+PG法四套方案对西藏41头母牦牛进行了超数排卵试验。试验结果:埋植CIDR法得到的平均卵母细胞数为7.4枚/头,埋植PRID法得到的平均卵母细胞数为6.5枚/头,PG法得到的平均卵母细胞数为4枚/头,PMSG+PG法得到的平均卵母细胞数为4.8枚/头,各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而经过卵母细胞成熟培养之后,埋植CIDR法得到的平均可用卵母细胞数为6.2枚/头,埋植PRID法得到的平均可用卵母细胞数也为6.2枚/头,PG法得到的平均可用卵母细胞数为4枚/头,PMSG+PG法得到的平均可用卵母细胞数为4.6枚/头,CIDR+FSH法与PRID+FSH法两组、两次PG法与PMSG+PG法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CIDR+FSH法和PRID+FSH法组与两次PG法和PMSG+PG法组之间差异都极显著(P<0.01);用CIDR法和PRID法进行西藏牦牛超排效果较好,并可获得较多的可用卵母细胞。 相似文献
104.
105.
瘤胃微生物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受日粮成分、饲养方式、季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认识瘤胃微生物的功能及其活动规律复杂而困难。瘤胃微生物的传统定量方法有亨氏滚管法和最大或然数计数法,二者有着各自的优缺点。本文综述了瘤胃微生物的传统定量方法的应用状况及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06.
为研究归芪甘草汤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该药液由黄芪、当归、炙甘草、熟地和党参组成,经传统水煎法获得浓度为1 g/mL药液;以环磷酰胺诱导建立小鼠免疫抑制模型,培健康小鼠和免疫抑制小鼠灌服药液;在试验第15天,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溶血素测定法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测定法,检测复方中药对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IgM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对免疫抑制小鼠,灌服药液和灌服蒸馏水小鼠相比较,CD4+/CD8+、IgM、吞噬功能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差异极显著(P<0 01);对健康小鼠,灌服药液和灌服蒸馏水小鼠相比较,CD4+ /CD8+比值差异不显著(P>0.05),IgM值和吞噬百分率差异显著(P<0.05),吞噬指数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归芪甘草汤具有增强昆明系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尤其是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增强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7.
为了解中国目前禽坦布苏病毒在家禽中的流行状况及病毒分子演化特征,对2010-2011年采集自中国沿海及周边的9个省的439份疑似家禽坦布苏病毒感染的临床样品进行了鉴定,并进行了分离毒株NS5基因的分子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采集的187份家禽病料中检测出42份阳性样品,阳性率为21.6%,而2011年采集的252份样品中检测出37份阳性样品,阳性率为13.9%。对部分毒株的NS5基因测序表明,本研究分离的禽坦布苏病毒与已发布的同时期分离的禽坦布苏病毒NS5基因同源性在98%以上,与2010年前分离的鸡源及蚊媒坦布苏病毒的同源性介于83.8%-85.8%之间;所有2010年后分离的禽坦布苏病毒毒株在系统进化上共同构成了一个进化分支。结果表明,2011年禽坦布苏病毒仍在中国沿海及周边的9个省的家禽中流行,病毒NS5基因的测序分析表明,到目前为止在家禽中流行的禽坦布苏病毒未出现明显的分子变异。 相似文献
108.
为获得Marc145细胞源EDC3基因序列,分析其序列特征及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本试验采用RT-PCR方法从Marc145细胞中扩增EDC3基因,并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应用DNAStar软件分析该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参考序列经BLAST比对后分析同源性,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编码区蛋白进行二级结构、三级结构、B细胞表位、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预测。结果显示,Marc145细胞源EDC3基因长度为1 527 bp,共编码507个氨基酸;EDC3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与绿猴、猕猴、狒狒、人、倭黑猩猩、马、野猪、虎鲸、绵羊、非洲象和大熊猫的同源性在91.5%~99.2%之间,与非哺乳动物原鸡同源性最低,仅为81.2%;EDC3氨基酸序列与上述物种的同源性在95.3%~99.6%之间,与原鸡的同源性仅为88.8%。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Marc145细胞源EDC3基因与绿猴的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灵长类。蛋白结构预测结果表明,EDC3蛋白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分别为23.38%和47.35%,二级结构与三级结构预测结果相符。该蛋白存在多个B细胞优势抗原表位,无跨膜结构域及信号肽区域。本试验结果可为Marc145细胞源EDC3基因功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9.
硫酸多粘菌素E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健康断奶仔猪 5头 ,分别进行单剂量肌注 (2 5和 5 0mg/kgb .w .)和静注 (2 5mg/kgb .w .)给药 ,并用微生物学方法对硫酸多粘菌素E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绝对生物利用度进行了研究。以 3P97程序处理血药浓度—时间数据 ,结果表明 ,以 2 5和 5 0mg/kgb .w .的剂量肌注给药时 ,其血清中药物的峰浓度 (Cmax)分别为 3 73± 0 2 8μg/ml和 6 40± 0 1 8μg/ml,达峰时间分别为 32 2 2± 1 51min和 34 1 8± 1 76min ,消除半衰期 (t1 / 2 β)为 2 55 99± 1 3 65min和 2 64 0 8± 2 8 57min ;以 2 5mg/kgb .w .的剂量静注给药时 ,其消除半衰期 (t1 / 2 β)为 2 51 2 8± 1 2 53min。静注和肌注在体内的分布均为一级吸收二室模型。肌注 2 5和 5 0mg/kgb .w .剂量的注射液时 ,其平均绝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 98 30 %和 88 54 %。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