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261篇 |
免费 | 1560篇 |
国内免费 | 251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746篇 |
农学 | 2101篇 |
基础科学 | 1470篇 |
3257篇 | |
综合类 | 12661篇 |
农作物 | 2377篇 |
水产渔业 | 1735篇 |
畜牧兽医 | 3933篇 |
园艺 | 1866篇 |
植物保护 | 119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6篇 |
2023年 | 453篇 |
2022年 | 1037篇 |
2021年 | 1223篇 |
2020年 | 1092篇 |
2019年 | 1183篇 |
2018年 | 785篇 |
2017年 | 1325篇 |
2016年 | 894篇 |
2015年 | 1392篇 |
2014年 | 1590篇 |
2013年 | 1815篇 |
2012年 | 2426篇 |
2011年 | 2404篇 |
2010年 | 2186篇 |
2009年 | 1905篇 |
2008年 | 1888篇 |
2007年 | 1792篇 |
2006年 | 1601篇 |
2005年 | 1342篇 |
2004年 | 784篇 |
2003年 | 546篇 |
2002年 | 579篇 |
2001年 | 620篇 |
2000年 | 564篇 |
1999年 | 310篇 |
1998年 | 181篇 |
1997年 | 162篇 |
1996年 | 166篇 |
1995年 | 135篇 |
1994年 | 117篇 |
1993年 | 128篇 |
1992年 | 107篇 |
1991年 | 94篇 |
1990年 | 66篇 |
1989年 | 67篇 |
1988年 | 42篇 |
1987年 | 37篇 |
1986年 | 26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4篇 |
1966年 | 3篇 |
1965年 | 3篇 |
1957年 | 5篇 |
1956年 | 7篇 |
1955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991.
壳斗科(Fagaceae)栗属(Castanea)植物的7个种分布广泛,不仅可用于木材生产,而且在坚果生产上也占有独特地位。基于形态学、同工酶、子叶储藏蛋白和RAPD数据,通过对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的栗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表明中国板栗(Castaneamollissima)是世界栗属植物的原始种,长江流域是中国板栗的遗传多样性中心,土耳其是欧洲板栗的起源中心之一。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面,已发表了基于形态学、同工酶、RAPD和ISSR数据的两张栗属植物的遗传连锁图谱,其中一个是用欧洲板栗种内杂交后代F1全部单株构建的,另一张是用美洲板栗与中国板栗种间杂交后代F2单株构建的,并已经定位了3个假定的栗疫病抗性位点;并且证明在多年生木本果树上同工酶基因可通过连锁关系分析与形态基因整合为1个单一基因图而无需另外的杂交。从栗属植物中已分离纯化了包括可抑制HIV-1反转录酶活性的Mollisin在内的几丁质酶等抗真菌蛋白、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热击蛋白、红血球凝集素、脱水素、花粉过敏原等功能蛋白质,并已经克隆了包括伤害应答基因在内的部分功能蛋白质相关基因。因此,作为具有独特性质的栗属植物,有必要开展更多的研究,就此本文对栗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功能蛋白纯化和有关基因克隆等几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希望能位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993.
研究了宿主植物对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真菌(Glomus mosseae)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室条件下,4种宿主植物都能与丛枝菌根真菌共生,综合比较菌根长度、根外菌丝量及孢子数3项指标,高粱敖杂1号对真菌的生长发育最为有利。宿主植物菌根长度及根中的可溶性糖质量分数与根外孢子数呈显著正相关,而宿主植物中磷质量分数与菌根真菌的生长发育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说明不同宿主植物甚至同种宿主植物不同基因型的品种与丛枝菌根真菌的共生状况不同,宿主植物的菌根长度及根中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对菌根真菌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94.
施肥对不同品种麦田CO2通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施肥对小麦田间CO2释放量的影响,本研究设计以4个不同施肥水平为主处理,以3个不同年代的主栽品种碧玛1号、烟农15号、山农11号为研究对象,采用封闭式静态暗箱技术,应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仪(美国)在作物生长期测定土壤CO2释放量和光合速率。同时测定了环境影响因素土壤温度和水分等。研究结果表明,施肥有利于增加土壤CO2释放量,且中氮处理水平释放量最多;土壤温度和水分对土壤CO2释放量有一定的影响,土温越高,水分越大,CO2释放越多;麦田CO2交换量与小麦根系活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95.
利用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动物蛋白酶、酸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分别在各自最适条件下对羊骨进行酶解,以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和藤黄球菌为供试菌种,以抑菌性为指标,对7种酶作用下所得酶解产物的抑菌性进行评定,以选出水解最佳用酶。结果表明,在各自最适条件下,胃蛋白酶酶解产物(pH值为3.0,37℃,底物质量浓度0.2kg/L,酶添加浓度2000U/g,作用时间6h)的抑菌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96.
997.
氮肥运筹对超级杂交粳稻产量、品质及氦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高产施氮量条件下(225kghm^-2),按基蘖肥、穗肥不同施氮比例且穗肥依不同叶龄期追氮共设计了20种施氮模式,研究了其对超级杂交粳稻常优1号产量、氮素利用率及主要米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运筹对常优1号产量影响极大,基蘖肥与穗肥施氮比例为58.34:41.66,穗肥以叶龄余数4、2叶等量施氮时,产量最高;产量与总吸氮量、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表观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氮收获指数和百千克籽粒需氮量与产量呈二次曲线关系;随着穗肥施氮比例的下降,稻米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垩白率、垩白度逐渐下降;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呈直线上升趋势;穗肥随追肥叶龄期推迟,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提高,而直链淀粉含量下降。胶稠度、外观品质因基蘖肥施氮比例的不同而异。综合来看,基蘖肥、穗肥施氮比例为6:4,穗肥以倒4、2叶期追肥可使该品种超高产、优质、高效得到较好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998.
亚热带稻田能量平衡闭合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采用线性回归,能量平衡比率和相对残差频率分布3种统计方法对涡度相关法通量观测的稻田能量平衡闭合状况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能量平衡闭合程度的季节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稻田生态系统中存在能量不闭合现象,年能量平衡比率为0.87,年平均不闭合程度为13%;能量平衡比率在5—8月份平均为0.85,能量不闭合程度较高;1—4月份和9—12月份平均为0.92,不闭合程度较低。在假定常规的有效能量测定正确的前提下,可以认为涡度相关测定的湍流通量可能被低估了 相似文献
999.
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 is a problem which electric workers always care about. The influences of prime mover characteristics were ignored in the past research.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models of steam turbine system and each part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 and calculates the corresponding eigenvalues, then analyzes the influences of steam turbine system on 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 相似文献
1000.
According to the new requireme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new stag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efinition of the safeguarding capacity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uses some statistical methods of frequency statistics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o construct the index system of safeguarding capacity. Then it takes the data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for example to make empirical analysis, and provides efficient measurement tools to further measure the regional sustainability together with its safeguarding capacity, and therefore helps the government and the relevant organizations to establish more scientific polici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