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294篇 |
免费 | 1500篇 |
国内免费 | 114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164篇 |
农学 | 716篇 |
基础科学 | 597篇 |
1595篇 | |
综合类 | 7641篇 |
农作物 | 1163篇 |
水产渔业 | 856篇 |
畜牧兽医 | 2256篇 |
园艺 | 1316篇 |
植物保护 | 63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342篇 |
2023年 | 359篇 |
2022年 | 750篇 |
2021年 | 721篇 |
2020年 | 652篇 |
2019年 | 683篇 |
2018年 | 468篇 |
2017年 | 777篇 |
2016年 | 532篇 |
2015年 | 693篇 |
2014年 | 748篇 |
2013年 | 901篇 |
2012年 | 1319篇 |
2011年 | 1284篇 |
2010年 | 1235篇 |
2009年 | 1156篇 |
2008年 | 1101篇 |
2007年 | 998篇 |
2006年 | 882篇 |
2005年 | 664篇 |
2004年 | 445篇 |
2003年 | 251篇 |
2002年 | 302篇 |
2001年 | 277篇 |
2000年 | 246篇 |
1999年 | 75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2篇 |
1981年 | 5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1956年 | 5篇 |
1955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采用24个已报道的多态微卫星标记对天津市天祥水产有限责任公司养殖的大鳞鲃Barbus capito F_2亲本及F_3成活和病发死亡个体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有8个标记无多态,13个标记用以分析本研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及遗传结构。遗传参数分析显示,13个标记在87个大鳞鲃个体中分别检测到2~7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4.27~4.53)极显著高于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3.09~3.22)(P0.01);观察杂合度(0.58~0.64)整体低于期望杂合度(0.64~0.65),多态位点比例明显下降(8/24),表明大鳞鲃F2及F_3个体的纯合度增加,遗传多样性下降。聚类分析显示,F2亲本与成活子代亲缘关系更近,聚在一起;而死亡子代单独聚为1支。遗传结构分析显示,亲本与子代清晰地划分成两大类群,多数亲本与多数成活个体归为第一类群(划分概率为51.8%~97.7%),少数亲本与多数死亡个体归为第二类群(划分概率为52.9%~98.4%),这与亲缘关系分析的结果一致,表明少数亲本是F_3死亡个体遗传组成的直接贡献者。本研究初步认定,由于几个亲本的近亲交配,子代基因组纯合度增加,遗传多样性下降,抗逆性下降,这可能是F_3出现不明缘由病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2.
黄颡鱼暴发性流行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及其3种毒力基因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查明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暴发性流行病的病原菌及其3种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以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分离,人工感染试验确定病原菌的致病性,API 20NE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细菌鉴定,PCR扩增法检测病原菌的3种毒力基因。结果显示,从发病症状典型的黄颡鱼肝脏中分离到1株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GXGP1,与嗜水气单胞菌标准株ATCC 7966T的同源性为99.9%,对黄颡鱼有很强致病力,是引起黄颡鱼暴发性流行病的病原菌,该菌携带有Aer、hly和ahp 3种毒力基因。 相似文献
33.
34.
35.
为减少高密度养殖下菲牛蛭(Hirudinaria manillensis)疾病发生和养殖废水排放,研究比较了3种商品化有益微生物制剂(硝化细菌T1、光合细菌T2和EM复合菌T3)对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3种有益微生物制剂在15d内均能使养殖水体的pH稳定在6.8以上,溶氧量(DO)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0.12%、26.95%和46.12%;化学耗氧量(COD)分别比对照组低1.02mg/L、1.13mg/L和1.53mg/L;3个处理组对氨氮(NH4+-N)的平均降解率分别为48.48%、45.23%和63.10%,亚硝态氮(NO2-N)平均值分别比对照组低0.16mg/L、0.19mg/L和0.27mg/L;菲牛蛭存活率均高达90%以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种有益微生物制剂均有显著增加溶氧量、降低氨氮、亚硝态氮和化学耗氧量的效应,对菲牛蛭养殖水体均具有很好的净化作用,其中以EM复合菌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6.
研究了几种添加物对海洋胶红酵母(Rhodotorulamucilaginosa)Y2发酵产类胡萝卜素的促进作用。在摇瓶条件下,发酵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量的番茄汁、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浆、谷氨酸钠和生物素,培养72h后取样分别测定类胡萝卜素产量及生物量。结果显示,当分别添加2mL·L-1番茄汁、1.5mL·L-1花生油和3mL·L-1玉米浆时,类胡萝卜素产量比对照组提高14.2%、30.3%和21.3%;谷氨酸钠和生物素会抑制海洋胶红酵母Y2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因此,番茄汁、花生油和玉米浆是较为经济适用的海洋胶红酵母Y2产类胡萝卜素发酵促进剂,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7.
38.
TAN Qiu-chan CHEN Zhan-ru YU Mei-sheng LIANG Xie-chou ZHAO chan GAO Hong ZHENG Yan-fang WU Jia-bao ZHU Lin-yan WANG Li-wei CHEN Li-xin 《园艺学报》2018,34(2):335-339
AIM: To study the effect of ClC-3 gene over-expression on thyroid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mice.METHODS: Three-months-old FVB mice were used to study the difference of thyroid structure and function between wild-type (WT) mouse and ClC-3 transgene mice. The expression and distribution of ClC-3 in the thyroid of mice were determined by the methods of qPCR, Western blot and immunofluorescence. Behavioral monitoring was performed on the daily activities of mice.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triiodothyronine (TT3), total thyroxine (TT4) and thyrotropin (TSH) were measured by ELISA.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WT group, the expression of ClC-3 in the thyroid of ClC-3 transgen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5). The thyroid gland showed obvious hyperplasia and the folliculi glandulae thyreoideae was significantly bigger in ClC-3 transgene mice (P<0.05). The weight loss was increased in ClC-3 transgene mice (P<0.05). The expression of TT3 and TT4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WT group (P<0.05), but the change of TSH was not obvious.CONCLUSION: ClC-3 over-expression results in thyroid hyperplasia and thyroid hormone secretion.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ClC-3 is likely to be involved in the synthesis of thyroid hormones. 相似文献
39.
40.
茶叶的特征性成分是茶多酚、类黄酮衍生物和咖啡因,茶多酚的基本组成是类黄酮衍生化合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儿茶素;儿茶素与其它类黄酮化合物的主要生物合成途径享有共性,因而具有相似的合成机制。多种植物的广泛研究表明,该生物合成途径受到决定主要产物的一系列结构和调控基因的严格控制。欲在茶树遗传改良产生最大价值,必须了解茶多酚合成途径的生物化学、分子和遗传控制。本文综述了儿茶素合成过程中类黄酮化合物合成途径和关键基因的最新研究结果,并列举了该途径的知识潜力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