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065篇
  免费   8429篇
  国内免费   14227篇
林业   10615篇
农学   8053篇
基础科学   7486篇
  15335篇
综合类   75824篇
农作物   10795篇
水产渔业   6552篇
畜牧兽医   23934篇
园艺   12026篇
植物保护   7101篇
  2024年   1320篇
  2023年   3211篇
  2022年   7377篇
  2021年   7215篇
  2020年   6678篇
  2019年   6521篇
  2018年   4733篇
  2017年   7388篇
  2016年   4888篇
  2015年   7426篇
  2014年   7922篇
  2013年   9406篇
  2012年   13055篇
  2011年   13617篇
  2010年   13057篇
  2009年   11649篇
  2008年   11266篇
  2007年   10435篇
  2006年   8581篇
  2005年   6660篇
  2004年   4092篇
  2003年   2546篇
  2002年   2672篇
  2001年   2485篇
  2000年   2205篇
  1999年   787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0篇
  1981年   23篇
  1966年   4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30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49篇
  1955年   32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珍珠鸡是从国外引进,经人工驯养育成的一个特色品种,其蛋用性能获得了显著进展,为加快蛋产品的开发力度,增加其附加价值,对珍珠鸡蛋和海兰褐鸡蛋蛋品质及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分析。试验随机抽取新鲜珍珠鸡蛋、海兰褐鸡蛋各100枚,测定其蛋外、内在品质及主要营养成分,采用Duncan新复极差法、皮尔逊相关系数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在外部品质方面,海兰褐鸡蛋蛋重高于珍珠鸡蛋15.54g(35.61%),有极显著差异(P〈0.01);珍珠鸡蛋蛋壳厚度比海兰褐鸡蛋的蛋壳厚0.14mm(40%),差异极显著(P〈0.01);由于蛋重的差异,两种鸡蛋蛋黄比例、蛋白比例、蛋壳比例也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在内在品质方面,两种鸡蛋蛋清pH、蛋黄高度、蛋黄系数均无明显差异;珍珠鸡蛋浓蛋白高度比海兰褐鸡蛋的低3.02mm,有极显著差异(P〈0.01);浓蛋白系数比海兰褐的高0.87,有显著差异(P〈0.05);珍珠鸡蛋蛋黄颜色比海兰褐鸡蛋的颜色大一个罗氏比色值,有显著差异(P〈0.05)。在营养成分上,以g/枚为单位,珍珠鸡蛋的主要营养成分除胆固醇高于海兰褐鸡蛋外,其他均低于海兰褐鸡蛋。以g/100g为单位,珍珠鸡蛋水分含量明显低于海兰褐鸡蛋,相差12.62(20.21%),差异极显著(P〈0.01),脂肪含量也低于海兰褐鸡蛋,差异显著(P〈0.05),相差1.34(4.4%),其它营养成分均高于海兰褐鸡蛋。珍珠鸡蛋是较海兰褐鸡蛋小、壳厚、水分含量低、营养丰富的浓缩型蛋,为珍珠鸡蛋的蛋品开发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2.
不同水平铜对小鼠营养与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19~20日龄昆明普通级小鼠108只,低铜饲养20d后,随机分成3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4只。1组饲喂以大豆分离蛋白-玉米淀粉为主的基础饲粮作为对照;2、3组饲粮中分别加入4.5mg/kg和45mg/kg的硫酸铜以铜计,测定小鼠组织器官中铜浓度及部分免疫学指标,以研究不同水平铜对小鼠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3.
李丽  宋英今 《中国家禽》2013,35(14):30-32
为探讨日粮中添加和美酵素(主要成分为β-甘露聚糖酶)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的AA+肉鸡1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和试验组(基础日粮+600g/t和美酵素),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试验期42d。结果表明,和美酵素能不同程度地提高AA+肉鸡各生长阶段的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提高免疫器官指数、T淋巴细胞E-玫瑰花形成率和新城疫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94.
关帝山亚高山灌丛草甸群落的数量分类与排序研究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应用数量分类(TWINSPAN)和DCA排序方法,对关帝山灌丛草甸群落进行了多元分析,TWINSPAN分类结果表明,该地区亚高山植被可分为灌丛群落、草甸群落2大类,包括8个群落类型,分别位于不同的海拔高度.DCA排序结果与TWINSPAN分类分析结果一致,并可知决定亚高山植物群落类型分布的环境因子主要是海拔高度和地形因子.  相似文献   
195.
过敏是人和养殖动物常见的疾病,而且发生的频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为了深入了解过敏反应的机制,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钙调磷酸酶A beta(calcineurin A beta,CnAβ)基因敲除的大鼠RBL-2H3细胞株,并探讨CnAβ基因对RBL-2H3细胞生长及脱颗粒的影响.选取大鼠Cn...  相似文献   
196.
为建立一种能够快速、灵敏和特异地检测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的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方法,本研究以ALV-J原型病毒株HPRS-103的pol基因3′端与gp85编码基因之间的保守区域(5 258 bp~5 802 bp)为检测目的片段,构建重组质粒并作为靶基因,通过对其浓度、引物浓度和退火温度的优化,建立了ALV-J 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度为2.36×102拷贝/μL,比普通PCR高100倍;与其他禽源病毒无交叉反应;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5%.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稳定性和灵敏性.采用该方法对100只临床病鸡进行检测,ALV的检出率为44%.随机选择10只感染阳性鸡,检测病毒基因在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中的分布与表达水平,结果表明ALV-J在各主要脏器中均有分布,但以肾脏中的病毒表达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7.
Wistar大鼠160只,随机分为8组,正常对照组、6h组、12h组、24 h组、3d组、5d组、7d组、14d组,每组各20只,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均手术使其一侧后肢股骨粉碎性骨折,各时段组大鼠采血测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后取患肢血管做病理学检查.两项检查结果表明,大鼠粉碎性骨折后,12 h至3d内的时间段是肢体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关键期,此后进入静脉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的危险期,在骨折前或骨折后的前3d采取积极措施预防DVT可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动态监测创伤骨折大鼠凝血指标的变化,对早期预防创伤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8.
为了解19株猪链球菌2型(S.suis 2)安徽分离株的毒力基因型及毒力基因变异情况,通过PCR扩增S.suis 2毒力基因cps2J、mrp、epf和sly,对这4种毒力基因的扩增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并与国内外其他分离株的基因序列进行比较.结果显示,cps2J、mrp、epf和sly基因在19株S.suis 2中的检出率分别为100%、68.4%、68.4%、78.9%;19个受试菌株共分为7个毒力基因型,其中cps2J+/mrp+/epf+/sly+占57.9%,为优势基因型;S.suis 2安徽分离株4种毒力基因的检测序列之间及其与国内其他地区S.suis 2分离株的相应序列同源性均在99.1%以上,与国外S.suis 2分离株的相应序列同源性在87.8%~100%之间;19株cps2J+菌株中有1株菌cps2J基因序列有变异,13株mrp十菌株中有6株菌mrp基因序列发生变异,检测的epf和sly基因序列没有变异.表明cps2J +/mrp+ /epf+/sly+是S.suis 2安徽分离株优势毒力基因型,检测的S.suis 2安徽分离株cps2J、epf和sly基因部分序列较保守,mrp基因部分序列存在较大的变异.  相似文献   
199.
采用剖检法与触摸法,在10、11月份剖检,翌年3、5月份临床检查未使用消毒剂防控的牦牛皮蝇幼虫感染情况.结果剖检牦牛皮蝇一期幼虫平均感染率为61.54%,平均感染强度34.13条.翌年3、5月份触摸检查牦牛背部皮下皮蝇幼虫寄生形成的瘤疱和成熟第三期幼虫脱落形成的皮肤虫孔,3年的平均感染率61.04%,平均感染强度4.9...  相似文献   
200.
分别应用病毒分离和区分新城疫强弱毒株的RT—PCR技术,对山东各地疑似鸡新城疫感染的25份病料进行了实验室诊断。结果表明:从18份病料中既扩增到了新城疫强毒基因,也分离到了新城疫病毒;3份病料未分离到病毒,仅扩增到了新城疫强毒基因;4份病料分离到了新城疫病毒,但未检测到相关基因。研究表明,将RT—PCR和病毒分离鉴定两种方法相结合,可更好的满足快速、灵敏、准确的新城疫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