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58篇
  免费   439篇
  国内免费   648篇
林业   523篇
农学   387篇
基础科学   355篇
  764篇
综合类   3250篇
农作物   435篇
水产渔业   300篇
畜牧兽医   913篇
园艺   455篇
植物保护   363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175篇
  2022年   382篇
  2021年   364篇
  2020年   344篇
  2019年   371篇
  2018年   230篇
  2017年   340篇
  2016年   230篇
  2015年   327篇
  2014年   312篇
  2013年   365篇
  2012年   563篇
  2011年   579篇
  2010年   535篇
  2009年   443篇
  2008年   444篇
  2007年   396篇
  2006年   293篇
  2005年   266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研究旨在探讨2种剂型(粉状和颗粒状)植酸酶对产蛋高峰期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和骨骼质量的影响.选取1 440只30周龄产蛋高峰期罗曼粉壳蛋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36只.处理Ⅰ为正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处理Ⅱ为负对照组,在试验期的第1~5周在正对照组饲粮的基础上分别降低钙和有效磷水平至3.23%和0.24%,而在试验期的第6~10周则降至3.23%和0.19%.处理Ⅲ在处理Ⅱ的基础上添加粉状植酸酶(300 U/kg),处理Ⅳ在处理Ⅱ的基础上添加颗粒状植酸酶(300 U/kg).试验期10周.结果表明,低磷饲粮显著降低全期平均日采食量和胫骨灰分含量(P<0.05),提高后期破蛋率(P<0.05),对日产蛋率、平均蛋重、蛋品质等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2种植酸酶均显著提高平均日采食量(P<0.05)和胫骨灰分含量(P<0.01),但2种植酸酶之间产蛋率、平均蛋重、蛋品质等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粉状植酸酶能显著提高灰分中磷的含量(P<0.05),添加颗粒状植酸酶显著降低了后期破蛋率(P<0.05).由此可知,在低磷蛋鸡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可显著提高蛋鸡平均日采食量和胫骨灰分含量,对蛋品质的影响不显著.2种剂型的植酸酶对产蛋性能、蛋品质和骨骼质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2.
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 2n=32)是一种重要的野生豆科牧草,由于其突出的抗逆特性,被认为是用来进行苜蓿改良的优异遗传资源。本研究利用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以不同荧光物标记的3种重复序列(5S rDNA,45S rDNA和C0t-1 DNA),对黄花苜蓿和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 2n=32)染色体进行了FISH分析和分子核型比较,以期在染色体水平上揭示二者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利用上述重复序列可以较好的将苜蓿32条染色体区分为16对特征不同的染色体。黄花苜蓿和紫花苜蓿绝大多数染色体FISH杂交特征表现一致或高度相似性,分子核型无显著区别,因此二者间在遗传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63.
目的 通过构建与年龄无关的理论生长方程,用于预测在年龄未知或不是有效影响因子时的马尾松人工林优势高。 方法 基于常用的Hossfeld IV、Lundqvist-Kolf、Richards、Schumacher等4个理论生长方程,推导其不含年龄因子的差分形式,构建与地位指数相关的可变参数、与年龄无关的马尾松优势高模型。 结果 在4种基础理论生长模型中,以Richards模型建立的与年龄有关的马尾松人工林优势高生长模型效果最优。与年龄无关模型的拟合精度均高于与年龄有关模型的拟合精度,Richards模型和Korf模型差分形式建立的与年龄无关的马尾松人工林优势高生长模型效果最优。在引入地位指数时,Hossfeld模型的拟合精度提高效果最明显,且以设定k为可变参数时,建立与年龄无关的马尾松人工林优势高生长模型效果最优。 结论 在异龄林或年龄难以获得时,与年龄无关的理论生长模型能够预测优势高的生长,将地位指数与可变参数建立函数关系代入模型拟合后,模型精度提高,可以更好地应用于预测林分生长。  相似文献   
64.
本研究在GIS与RS技术的支持下,采用生态服务价值法对处于东北典型黑土范围的巴彦县1991-2006年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服务价值变化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991-2006年巴彦县的土地利用结构呈单一化发展趋势,在土地利用程度上其土地利用整体处于发展期;1991-2006年巴彦县的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呈增加趋势,其它地类则减少,其中耕地增幅最大,为5.79%,草地减幅最多,达23.19%;15年间巴彦县生态服务总价值减少9235.41万元,减幅为3.65%,主要原因是林地和草地面积的减少使得巴彦县的生态服务总价值减少。  相似文献   
65.
基于MODIS遥感数据和GIS的山东省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山东省MODIS遥感影像,以监督分类方法进行了土地利用/覆被分类,通过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提取出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环境质量指数等评价信息,利用构建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模型,进行了山东省生态环境状况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生态环境状况整体较好,优、良面积占总面积的61.1%,但同时存在环境污染、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生态环境较差、差的面积占16.2%。该研究探索了MODIS数据和GIS技术相结合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方法,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6.
抗白粉病胡麻种质资源田间鉴定与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粉病目前已成为影响胡麻产量和质量最常见的病害之一, 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控病害最经济环保的有效措施, 然而抗病亲本材料的缺乏已成为制约抗病品种选育的关键因素。为筛选出抗白粉病胡麻材料, 本研究在田间自然感病的条件下, 采用病情指数法对300份国内外胡麻种质资源材料进行了抗白粉病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 所有供试材料均程度不同地感染胡麻白粉病, 无免疫材料, 仅有5份材料为中抗; 其余295份均为感病材料, 其中8份材料中感, 52份材料感病, 235份材料高度感病。本研究可为抗白粉病胡麻品种的培育及相关抗病基因的发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7.
关中地区麦田杂草危害状况及防除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摸清目前关中地区麦田杂草种类、分布、感染危害情况,历时3个月对关中地区4市25个县(区)麦田杂草感染危害状况进行全面调查。结果发现,关中地区麦田杂草不仅种类繁多,分布广泛,而且危害普遍严重,其中以播娘篙、猪殃殃、荠菜和节节麦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平均每平方米分别是93株、84株、21株和19.5株,最多样方分别是1 0421、246、352和256株/m2。因此,麦田杂草防除,应在一定的轮作与土壤耕作的基础上,把各项除草措施综合在一起,以求高效、低投入。  相似文献   
68.
以酿酒葡萄"赤霞殊"(Cabernet Sauvignon,CS)1年生扦插苗为试材,采用营养液水培系统,研究了根施外源硅(K2SiO3·9H2O,Si)对盐(50 mmol/L NaCl)胁迫下赤霞珠葡萄幼苗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处理下,葡萄幼苗叶片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加快,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膜透性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强;组织含水量降低;施用2.0mmol/L Si明显抑制了O2-、H2O2和MDA的积累,增加了组织含水量,并进一步提高了抗氧化酶SOD和POD的活性.说明外源Si可通过提高盐胁迫下葡萄幼苗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从而降低活性氧(ROS)水平,一定程度上减轻盐胁迫对植株所造成的细胞膜脂过氧化伤害,增强其耐盐性.  相似文献   
69.
为了解河南信阳黏虫的发生情况,本研究利用高空探照灯对2016年-2019年黏虫成虫的种群动态进行了监测及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2019年在河南信阳监测的黏虫成虫主要为东方黏虫(又称为黏虫)和劳氏黏虫,均一年发生5代,整个监测期间均出现多个高峰期。其中,东方黏虫以一代为主,占全年总诱虫量的54.62%~82.96%,并且大部分虫源向外迁出,少部分留在本地;劳氏黏虫以三代或四代为主,以留在本地或迁入为主,只有少数向外迁出。本研究为河南省信阳地区黏虫的预测预报和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0.
马铃薯地下害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田间调查表明,河西灌区马铃薯地下害虫主要以黄老虎[Agrotis segetum]、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alic-ulatus]为主,其中,黄老虎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河西一年发生2代,6月中旬以幼虫取食严重,危害期为春季和秋季,以春季危害较重。金针虫以幼虫危害,危害盛期5月下旬和7月下旬,土壤温度是影响金针虫在土层中的垂直移动和危害的关键因素,土壤湿度是影响其分布和发生量的因素,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虫口密度大,危害严重。确定了黄老虎、金针虫防治指标分别为每平方米5头和3头。药剂防治表明,以70%吡虫啉、70%噻虫嗪、3%克百威土壤处理、种薯处理效果明显,增产效果27%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