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8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265篇
林业   261篇
农学   119篇
基础科学   108篇
  248篇
综合类   1628篇
农作物   181篇
水产渔业   99篇
畜牧兽医   486篇
园艺   209篇
植物保护   15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212篇
  2012年   260篇
  2011年   271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227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20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福建省漳浦县林业资源信息化管理为例,以VB为开发平台,以国产大型地理信息系统超图软件SuperM ap SDX为数据引擎,采用SuperM ap组件式开发技术,对漳浦县现有森林资源调查数据进行数据源的综合改造,设计、开发了漳浦县林业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林业资源信息空间和属性数据库.实际运行情况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林业资源管理的效率,增强林业资源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促进林业信息化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992.
苦皮藤内生真菌中杀虫杀菌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31  
对杀虫植物苦皮藤植株中的内生真菌进行了研究。从苦皮藤根中和侧枝中分别分离得到24株和15株内生真菌,其中表皮层10株,韧皮部27株,木质部2株。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液体培养,并对其发酵产物进行了杀虫和杀菌活性测定。以生物活性追踪为指导,对杀虫和杀菌成分分别进行了制备薄层分离和柱层析分离。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只有1B菌株菌丝体的丙酮粗提物对3龄粘虫有毒杀作用,在500μg/mL浓度处理下,24h后的死亡率为85.3%;在500μg/mL浓度处理下,1L,2B和5J3个菌株的发酵液和菌丝体粗提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苹果炭疽病菌和玉米小斑病菌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抑制菌丝生长活性;其菌丝体粗提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玉米小斑病菌和烟草赤星病菌有明显的抑制孢子萌发作用,在盆栽试验中,对小麦白粉病和黄瓜霜霉病的盆栽防效均在50%以上;从1B菌株中分离到1个杀虫化合物1B-4;从1L菌株中分离出3个杀菌化合物1L-3,1L-6和1L-8,其中1L-6杀菌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993.
中国20余年来的变化使国家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逐渐形成了社会阶层的差异。通过对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了解,力求以社会学的观点来分析和探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演进中的休闲体育,提出从社会阶层的视角来研究休闲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4.
几种常绿阔叶树在北方地区抗旱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在北京试种成功的5种常绿阔叶树木为材料,以普通大叶黄杨为对照,测定多项水分生理和光合生理指标,探索以多指标综合评价常绿阔叶树木树种间及树龄间的抗旱差异,并对其抗旱能力进行主成分分析及按抗旱力大小进行排序和分类。结果表明:常春藤京8号2龄树木和荚迷抗旱力最强为第一类,常春藤京8号1龄树木和常春藤京9号2龄树木、京10号2龄树木为第二类,日本北海道大叶黄杨树和普通大叶黄杨为第三类。树种间抗旱性排序为荚迷>常春藤>大叶黄杨。同一树种不同栽培品种间排序为常春藤京8号>常春藤京9号>常春藤京10号。  相似文献   
995.
小麦新品系98-1266与川麦28在分子水平上的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和微卫星 (SSR)标记 ,对小麦优质兼抗丰产 1BL/ 1RS易位系 98- 12 6 6与川麦 2 8号在DNA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差异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 ,在所用 12 7个RAPD随机引物中 ,有 4个引物能稳定地揭示材料间的差异性。该 4个引物共扩增出 17条带 ,其中 7条带 (占 35 % )具有多态性。在 2 4个SSR位点上 ,共检测到 34个等位基因。其中 ,有 8个位点 (占 33 3% )能揭示 98- 12 6 6与川麦 2 8号间不同基因型的差异。本文还对RAPD和SSR标记在小麦遗传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6.
利用RAMP和ISSR标记分析大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RAMP和ISSR两种标记分别对60份大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两种标记都能揭示材料间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中ISSR标记多态性又高于RAMP标记。在RAMP分析中,每个引物可扩增出1~10条DNA片段,平均为5.27条;22个RAMP引物共扩增出116条DNA片段,其中98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PPB)为84.48%;平均多态信息量(PIC)为0.277;每个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602;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GS变化范围为0.551~0.965,平均值为0.830。在ISSR分析中,每个引物可获得1~10条DNA片段,平均为5.95条;19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113条DNA片段,其中111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PPB)为98.23%;平均多态信息量(PIC)为0.427;每个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2.033;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GS变幅为0.203~0.931,平均达0.676。聚类分析表明,两种标记都能将供试材料完全区分开,聚类结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存在明显差异。Mantel检测表明,这两种标记极显著相关(r = 0.346, t = 2.808)。  相似文献   
997.
对5种DNA提取方法进行比较,得到一种效率较高的、且适用于西番莲ISSR-PCR的DNA提取方法.同时,对影响西番莲ISSR-PCR的因子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改良的SDS法2提取的DNA最适宜进行西番莲的ISSR-PCR扩增.ISSR-PCR产物在2%琼脂糖凝胶上检测,发现PCR扩增的平均条带数为4.1 2条.西番莲的ISSR-PCR的最优体系为20μL PCR反应液体系中含有1×buffer(Mg2+),0.2 mmol/L dNTPs,0.5μmol/L引物,0.2 UTaqDNA聚合酶,5 ng DNA模板.  相似文献   
998.
为筛选适宜宁夏雨养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引进的8个青贮玉米品种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个青贮玉米品种间的株高、穗位高、茎粗、叶片数、鲜草产量、干物质、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以及淀粉含量均差异显著(P<0.05).中玉335及宁单34的生物学产量较高,且茎秆较为粗壮.中玉335、正大12及宁单34的干物质含量适中,粗蛋白、粗脂肪以及淀粉含量较高且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品质较好.对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中玉335和宁单34表现优良,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99.
试验旨在研究G蛋白偶联受体50(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50,GPR50)在牦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的表达与定位规律,为进一步解析卵母细胞成熟的分子机制及理解牦牛繁殖的特异性提供依据。通过牦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利用免疫荧光染色监测不同时间点(0~24 h)纺锤丝形态和核相的变化,确定牦牛卵母细胞减数分裂4个时期,包括生发泡期(germinal vesicle,GV)、生发泡破裂期(germinal vesicle break down,GVBD)、第一次减数分裂中期(metaphase Ⅰ,MⅠ)与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metaphase Ⅱ,MⅡ)的时间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PR50基因在牦牛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的动态表达量,免疫荧光染色检测GPR50蛋白在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的的亚细胞动态定位情况。结果表明,牦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0 h时90%处于GV期,6 h时94%处于GVBD期,16 h时92%细胞处于MⅠ期,24 h时94%处于MⅡ期。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GPR50基因在牦牛卵母细胞GV期即有表达,并在GVBD、MⅠ、MⅡ期成熟过程中逐渐升高,在MⅡ期达到顶峰,且极显著高于GV与GVBD期(P<0.01)。GPR50蛋白在牦牛卵母细胞GV期时集中在膜上表达,并随着成熟进程的发展在细胞质和细胞膜均大量表达,在MⅡ期高亮度弥散表达。以上结果表明,GPR50基因参与牦牛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并发挥重要作用,为研究GPR50在牦牛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本研究旨在探讨肠道微生物与杜洛克猪早期体重的关系。从91头80日龄杜洛克公猪中根据个体体重排序选择体重较轻(lighter body weight,LBW)的9头猪和体重较重(heavier body weight,HBW)的9头猪。通过对16S rRNA基因V3-V4区测序,分析了HBW和LBW组猪粪便中微生物多样性、组成和预测功能。结果显示,HBW和LBW组之间微生物的Alpha多样性无显著差异(P>0.05)。杜洛克仔猪肠道微生物的核心菌门为厚壁菌门(HBW和LBW组分别为65.62%和66.57%)和拟杆菌门(HBW和LBW组分别为30.87%和29.80%),核心菌属为普雷沃菌属(HBW和LBW组分别为23.82%和20.84%)、乳杆菌属(HBW和LBW组分别为9.11%和16.55%)、未分类的瘤胃菌科(HBW和LBW组分别为10.32%和9.98%)和未分类的毛螺菌科(HBW和LBW组分别为6.33%和4.53%)。PCoA分析显示,肠道微生物在杜洛克仔猪个体之间差异较小,但两组间在微生物组成上存在一些显著差异的菌属。在属水平上,HBW组猪中北里孢菌属、g_norank_o_Tremblayales、未命名的丹毒丝菌属、未分类的普雷沃氏菌科和粪芽孢菌属的丰度显著高于LBW组(P<0.05),棒状杆菌属在LBW组中的丰度显著高于HBW组(P<0.05)。此外,KEGG通路差异分析发现,倍半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胰岛素信号通路、抗坏血酸和醛酸代谢及安沙霉素类合成的途径显著富集于HBW组(P<0.05),分泌系统途径显著富集于LBW组(P<0.05)。本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猪早期肠道微生物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和猪的健康养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