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2篇
  免费   267篇
  国内免费   507篇
林业   262篇
农学   212篇
基础科学   225篇
  444篇
综合类   2296篇
农作物   349篇
水产渔业   373篇
畜牧兽医   677篇
园艺   408篇
植物保护   220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213篇
  2021年   203篇
  2020年   195篇
  2019年   201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243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219篇
  2014年   258篇
  2013年   314篇
  2012年   396篇
  2011年   404篇
  2010年   351篇
  2009年   316篇
  2008年   409篇
  2007年   314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药用植物凭借其独特、显著的疗效而被作为中医药治疗的主要原材料,然而因其种植及加工过程不规范造成农药残留问题突出。本文对我国中药材中农药残留现状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比了不同地区和国家有关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体系建设情况,提出了我国中药材中农药残留标准体系建设的建议,以期加快我国药用植物农药登记和限量标准制修订,提升中药材质量安全,促进中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32.
小麦NPR1-like基因的克隆及赤霉菌诱导下的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tNPR1是拟南芥系统获得性抗病反应中的关键基因,对拟南芥的广谱抗性起重要调控作用。从赤霉菌诱导的小麦抗、感赤霉病近等基因系RNA差异表达谱中获得3个与AtNPR1类似的EST片段,据此检索相应序列信息并设计引物,采用RT-PCR方法从小麦中克隆得到3个cDNA全长序列,分别命名为TaNPR1、TaNPR2和TaNPR3,其开放阅读框分别编码580、607和601个氨基酸残基。序列分析表明,这3个小麦NPR1-like蛋白都含有保守的BTB/POZ、ANK和NPR1_like_C结构域及功能氨基酸,但仅TaNPR1具有2个对NPR1寡聚体形成十分必要的保守半胱氨酸残基。蛋白质聚类分析表明,TaNPR1与TaNPR2和TaNPR3的同源性均较低,其中TaNPR1与NPR1蛋白聚为一类,而TaNPR2和TaNPR3均与NPR1同源蛋白聚为一类。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TaNPR1、TaNPR2和TaNPR3基因都可被植物抗病相关信号分子水杨酸和茉莉酸甲酯诱导。与感病材料Apogee相比,抗病近等基因系Apogee73S2中TaNPR1和TaNPR3能够更早地响应赤霉菌的诱导并显著上调表达;而TaNPR2在感、抗材料中对赤霉菌侵染的响应都较为缓慢且变化不明显。这些结果表明,TaNPR1和TaNPR3可能在小麦对赤霉菌的防御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33.
蜡蚧轮枝菌对西花蓟马成虫和若虫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的不同浓度孢子液对西花蓟马成虫和若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在3.6×10~8个/mL浓度下,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对成虫的最高死亡率为(76.87±4.38)%,致死中浓度(4.140±0.10)×10~6个/mL,致死中时间为(5.54±0.22)d;若虫的最高死亡率为(80.95±1.71)%,致死中浓度(1.598±0.064)×10~5个/mL,致死中时间为(5.13±0.25)d,随浓度增加其杀虫速度加快,随处理时间延长其毒力增强。  相似文献   
234.
[目的]秸秆还田是东北寒地水稻种植区培肥土壤的重要措施,研究调整水稻基蘖氮肥与穗氮肥比例,为促进寒地水稻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田间试验于2016、2017年在吉林省进行,供试水稻品种为吉粳511.上一季水稻收获后,秸秆9000 kg/hm2粉碎至10 cm左右,翻压还田.在总施氮(N)量200 kg/hm...  相似文献   
235.
为探索硬化蛋白(sclerostin,SOST)基因在淇河鲫肌间骨骨化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以淇河鲫仔稚鱼为研究对象,利用整体骨骼染色法对肌间骨的形态发生进行观察,并采用q 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SOST基因在肌间骨不同骨化阶段的m RNA和蛋白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淇河鲫发育至24 dpf(day post fertilization),肌膈中出现纤维束;25 dpf髓弓小骨出现,28 dpf脉弓小骨出现,33 dpf髓弓小骨出现分叉,45 dpf肌间小骨发育完全。SOST基因在肌间骨骨化发生各阶段均有表达,23 dpf的表达量最低(P0.05),随着肌间小骨的骨化发育,SOST基因呈递增趋势,45 dpf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骨化阶段(P0.05);SOST蛋白在45 dpf时显著高于23和27 dpf(P0.05),与其他发育阶段无显著差异(P0.05)。SOST m RNA和蛋白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都在23dpf处于最低,肌间骨全部出现后表达量达到最高,与淇河鲫肌间骨的形态发生趋势一致。因此,推测SOST与淇河鲫肌间骨骨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调控肌间骨的分化和形成。  相似文献   
236.
接种与非接种菌根菌条件下蓝莓扦插苗生长差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草炭与珍珠岩(体积比1∶1)及以红土、松针腐殖土与锯末(体积比1∶1∶1)混合作为栽培基质,取侵染率为65.6%的2年生南高丛蓝莓幼嫩根段作为菌剂进行接种,比较接种与非接种处理条件下南高丛蓝莓扦插苗生长差异情况.结果表明,在2种栽培基质下接种处理均促进了南高丛蓝莓扦插苗的生长,其中接种在草炭与珍珠岩基质中的蓝莓,其枝数、枝长、叶片数及根长平均比非接种处理增加了91.67%、114.20%、144.29%及5.79%;在红土、松针腐殖土与锯末基质中的蓝莓,其枝数及根长平均比非接种处理减少7.25%和3.42%,而新技数、枝长及叶片数平均比非接种处理增加了86.67%、91.22%和177.04%.研究结果表明,南高丛蓝莓扦插苗生根后在栽培介质中添加菌剂是一种理想的扦插育苗方法.  相似文献   
237.
Food security, the need to meet nutritional requirements, and four main problems for food protein security in China are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idents’ nutritional requirements and balanced dietary patterns, the conclusion is that food security in China is in essence dependent on protein production and security of supply and that fat and carbohydrates supply in China can reach self-sufficiency. Considering the situation of food protein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in China, policy suggestions are made, which could ensure a balanced supply and demand for food protein and food security in China.  相似文献   
238.
当前,数字图书馆正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也将成为未来图书馆发展的主旋律。文章阐述了近年来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在数字图书馆建设方面的实施过程:开展了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自建、引进和利用各种文献数据库或网络平台,探索出引进与开发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利用有限的经费和技术力量,应用网络化、数字化技术改造传统落后的信息管理服务模式,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数字资源体系,初步实现了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知、共享,同时提出了促进小型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39.
云南绿汁江河谷是云南省最早开展葡萄延迟栽培的产区,该技术已辐射到宾川、建水、元谋等干热河谷区。本技术规程规定了绿汁江地区延迟栽培的品种与苗木选择、园地选址与规划、种植方法、棚架结构、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240.
为明确夏谷生产中不同地力水平下的施肥效应和最优施肥量,本试验在中高地力水平下开展谷子“3414”氮、磷、钾肥肥料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氮、磷、钾肥能显著提高谷子产量,在中高地力水平下平均增幅分别为21.4%和12.7%,其中氮肥增产效率分别为20.2%和7.9%,磷肥增产效率分别为6.6%和12.6%,钾肥增产效率分别为11.3%和13.8%,表明在中地力水平下氮肥增产效率最高,高地力水平下磷钾肥的增产效率显著高于氮肥。氮、磷、钾肥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在中地力水平下,氮磷间存在抑制作用,氮钾和磷钾间存在促进作用;在高地力水平下则均存在抑制作用。氮、磷、钾肥的平均偏生产力在中高地力水平下分别为42.1、50.4、200.0和56.4、72.4、283.8 kg·kg-1,表明高地力水平下的氮、磷、钾肥偏生产力均高于中地力水平。氮、磷、钾肥的农学效率在中高地力水平下分别为7.6、2.8、14.6和3.5、7.2、28.3 kg·kg-1,表明氮肥农学效率以中地力水平下最高,磷钾肥农学效率则以高地力水平下最高。通过建立肥料与产量的三元二次施肥模型得出在中高地力水平下谷子氮、磷、钾肥最佳施肥量分别为N 189.3 kg·hm-2、P2O5 61.1 kg·hm-2、K2O 45.0 kg·hm-2和N 141.2 kg·hm-2、P2O5 180.0 kg·hm-2、K2O 45.0 kg·hm-2。综上,在谷子中地力水平下,氮肥增产效果最好,应提高氮肥的用量和比例;在高地力水平下,磷钾肥增产效果较好,应提高磷钾肥的用量和比例。本研究结果为夏谷不同地力水平下施肥效应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