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43篇
林业   45篇
农学   43篇
基础科学   63篇
  63篇
综合类   264篇
农作物   51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77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61.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的中老缅交界区橡胶林分布遥感提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天然橡胶林作为东南亚地区主要的经济林和关系国计民生的一种重要战略物资,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对于中、老、缅交界区的橡胶林空间分布情况、分布面积和演变特征等方面相关信息缺乏相应的研究,严重限制了中国农业上关于橡胶产量消费、贸易以及储备。此外,针对橡胶林的时空大尺度的监测主要是采用长时间序列的中低分辨率影像,但此类影像存在大量的混合像元,严重限制了橡胶提取精度。为解决这些问题,该研究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计算平台,利用2015-2019年Landsat OLI的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通过分析橡胶的物候特征,构建分类参数和模型,应用专家知识决策树的分类方法,并结合2015-2019年间每年12月份实地调查数据对橡胶的分类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GEE平台利用橡胶物候信息计算参数的方法提取较大范围研究区内的橡胶林的准确性较高。总体精度为90.32%,Kappa系数为0.87,可满足一般生产需求。截至2019年中老缅交界区橡胶林总面积达126.29万hm^2,其中,西双版纳区域橡胶林面积有52.37万hm^2,缅甸区域橡胶林面积有56.93万hm^2,老挝北部5省橡胶林面积有16.99万hm^2。分析发现在替代政策发展过程中,由于老挝、缅甸实际情况不同而出现政策差异性,导致区域政策发展不均衡。该研究结果表明应用云计算技术可以克服时空大尺度橡胶监测运算能力不足的问题,可为中老缅甸交界地区橡胶合理布局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62.
在前文,会报告了Bacillus megatherium var.phosphaticum Kungchuling 的几个菌种的分离和鉴定。本文则报告接种这些细菌于小麦的盆栽试验及田间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663.
鸭坦布苏病毒(DTMUV)感染是引起蛋鸭产蛋下降的疾病,给禽类养殖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对DTMUV感染病鸭卵巢的病毒定位及产生的病理损伤进行观察,以了解DTMUV对病鸭卵巢的病理损伤。主要运用病理剖检、常规石蜡切片及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对自然感染DTMUV的病鸭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感染蛋鸭临床表现主要以产蛋量骤然下降为特征,严重病例站立不稳,倒地抽搐,最后衰竭而死。剖检眼观病变表现为卵泡充血、出血,破裂,组织病理学变化主要是生长卵泡和成熟卵泡的颗粒细胞增生、凋亡或坏死;卵泡周围有大量空泡状细胞和小动脉增生,增生的动脉平滑肌细胞坏死,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增生的空泡状细胞为上皮细胞,DTMUV主要位于卵泡的颗粒细胞内。综上表明,DTMUV主要分布在颗粒细胞内,颗粒细胞发生增生、凋亡或坏死,导致卵泡闭锁,进而引起蛋鸭产蛋量下降,为阐明DTMUV的感染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64.
辣木叶蛋白质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辣木叶粉为原料,采取复水、均质、浸提及等电点法,提取其中的蛋白质。经研究得出辣木叶蛋白质提取的工艺条件为:水粉比100∶1,提取温度50~60℃,提取时间50~60 min,等电点分离pH值为4.0~4.5。依此可使产品的蛋白质含量达68.86%,蛋白质提取率达70%。  相似文献   
665.
藏山羊微卫星DNA复合扩增的条件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微卫星DNA的复合扩增与同步扩增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微卫星位点引物组合 ,以及复合扩增反应体系中模板DNA浓度、引物浓度、Mg2 浓度、退火温度和检测时的电泳环境等一系列条件 ,其扩增产物量以及产物特异性虽然均有所下降 ,然而其扩增产物能准确反映结果 ,且具有方便、快捷、节省等优点  相似文献   
666.
以奶山羊为实验动物,按体重灌服氟化钠溶液复制奶山羊氟病模型,通过临床观察、病理学和软组织酶组织化学的观测,进一步深入探讨了氟病的发生机理。结果表明,氟引致心脏、肝脏、脾脏、肌肉等组织酶发生变化,说明氟可影响细胞中生物膜上的多种酶的活性,造成生物膜的损伤,损伤的生物膜失去了酶赖以存在的支架,使生物膜上的酶扩散,氟更容易与酶的金属离子结合,进一步加重了对酶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67.
高产高粱的形态与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辽宁省内6个不同产量水平高粱杂交种形态与生理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开花期高产高粱杂交种的株高在181~203 cm,叶面积6 641~7 264 cm2,SPAD值(叶绿素)57~58,叶片净光合速率20~24μmolCO2.m-2.S-1,气孔导度0.28~0.29μmolH2O.m-2.S-1,高粱植株上部1~2叶叶角值40~46,°高粱植株150 cm处透光率较好,达65%~69%。  相似文献   
668.
利用改进Faster-RCNN识别小麦条锈病和黄矮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条锈病和黄矮病是严重威胁小麦生产的重大病害,病害的早期识别对病害防控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病害识别模型对相似表型症状识别困难,对早期病害的识别准确度低。为此,该研究构建了一种改进的快速区域卷积神经网络(Faster Regions with CNN Features,Faster-RCNN)的病害识别方法。该方法采用卷积核拆解和下采样延迟策略优化了深度残差网络(Deep Residual Neural Network,ResNet-50),用优化后的ResNet-50作为主干特征提取网络以增强所提取特征的表达力,同时简化模型的参数;并采用ROI (Region of Interest)Align改进ROI迟化层以降低特征量化误差,提升识别的精度。在自建的涵盖200余种不同发病时期、不同抗感性的小麦叶部图像数据集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Faster-RCNN识别方法比其他SSD (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YOLO(You Only Look Once)和Faster-RCNN网络模型的平均精度均值(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分别提升了9.26个百分点、7.64个百分点和14.97个百分点。对小麦条锈病、黄矮病、健康小麦和其他黄化症状小麦识别的平均精度均值可达98.74%;对小麦条锈病和黄矮病轻、重症识别的平均精度均值可达91.06%。同时,模型损失函数值降低更快,整体性能表现更优。进一步开发小麦病害智能识别系统部署研究模型,使用微信小程序进行田间小麦病害的识别。在最大并发100的条件下,小程序平均返回时延为5.02 s,识别返回成功率为97.85%,对两种小麦病害及其细分轻重症识别的平均准确率为93.56%,能够有效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可用于指导病害的科学防控。  相似文献   
669.
水肥调控技术及其功能性肥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综述水肥调控的有关技术,以及以高吸水性树脂 (super absorbent polymer,SAP) 为保水、缓/控释材料制备保水型缓/控释肥料的研究进展,为今后此类肥料的开发、应用提供依据。水分和养分是限制我国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子,以肥调水,以水促肥,充分发挥水肥的协同效应是提高水肥利用率的关键。目前,水肥调控 (耦合) 技术的实施主要通过农艺措施和施肥灌溉技术来完成。近年来,随着SAP性能的不断改善和使用的普及,人们对SAP在吸水保水的同时,对土壤肥料养分的保持和缓释作用开始给予了重视,以SAP为保水、缓释材料的保水型缓/控释肥料的研究成为水肥调控研究的热点。SAP与一般聚合物不同之处是它具有高度亲水性,聚合物的骨架是一个适度交联的网状结构,进入树脂分子内的养分离子或分子可以以各种结合形式被暂时固定而延缓了养分的释放。土壤中可溶性盐对SAP吸水性能有重要影响,但尿素分子影响甚小。保水型缓/控释肥料可通过养分负载、复混或包膜等工艺制备。保水型缓/控释肥料是水肥调控 (耦合) 技术、化学制剂保水节水技术和肥料缓/控释技术的综合运用和物化的载体,兼具吸水、保水和养分缓/控释功能,实现水肥在同一时空条件下的一体化调控,同时提高水分和肥料的利用效率,在农业、林业、环境修复、生态工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工作是进一步寻求合适的SAP制造原料和工艺,降低成本;应用分子设计,改善SAP的结构,提高生物降解性,控制盐分的不利影响,提高肥料的吸水、保水和对养分的缓释性能;加强养分释放机理和不同于普通缓/控释肥料评价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670.
从体表具有明显出血症状的患病泥鳅内脏组织中分离到2株优势菌,对这2种菌进行了鉴定和特性分析。利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和16SrDNA序列测定法对细菌类别进行初步判定,并采用人工感染试验和药敏试验对细菌的致病性与耐药性进行分析。分析表明这2种菌分别为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和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人工感染试验表明它们对泥鳅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用含有抗生素的20种药敏纸片进行药敏试验,发现这2种分离菌同时对氯霉素、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头孢西丁、四环素、诺氟沙星和头孢他啶等7种抗生素高敏,对其他抗生素具有一定抗性。首次报道了泥鳅一种新的病原即希瓦氏菌,试验表明希瓦氏菌作为一种潜在的病原菌,可能与泥鳅霍乱弧菌协同作用,对泥鳅的养殖造成危害,同时也为泥鳅常见体表出血症病原的确定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