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2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543篇
林业   637篇
农学   853篇
基础科学   432篇
  723篇
综合类   1354篇
农作物   291篇
水产渔业   189篇
畜牧兽医   730篇
园艺   216篇
植物保护   29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201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186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252篇
  2012年   309篇
  2011年   331篇
  2010年   337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285篇
  2006年   268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从蔗渣腐烂域筛选出一株高纤维素酶活力的特异青霉(P.notatum)YB-5,经紫外线和亚硝基胍诱变,获得一突变株YB-7,其生长快,产孢子多且无毒性。并研究了碳源、氮源、金属离子和表面活性剂对产酶的影响。在正交优化的固体培养基和优化培养条件下,60h时CMCase、FPA和β-葡萄糖苷酶活力分别可达29.4IU/ml、8.40IU/ml和25.1IU/ml。  相似文献   
82.
通过剪除部分颖花和部分功能叶片以及~(14)CO_2标记光合产物等处理,探讨了亚种组合结实率偏低的生理原因。结果证明:光合产物供给水平是制约亚种组合结实率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虽然亚种组合的叶面积指数和单株叶面积比常规籼稻大得多,但由于每穗颖花数多。以至每朵颖花占有的叶面积并无明显优势,且其光合速率低于常规籼稻,因而分配给每朵颖花的光合产物量相对减少,限制了部分颖花的发育。~(14)C光合产物分配到穗部的比率不但不低于常规籼稻,而且比其略高,说明亚种组合输导组织的运输能力不是结实率偏低的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83.
猪氟烷测验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84.
张佳琛  邓巍 《农机化研究》2021,43(4):191-195,207
针对变量喷雾过程中引起压力变化的问题,为研究其中压力稳定性现象,利用PID恒压控制和PWM变流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恒压变流喷雾试验台。在试验台上进行恒压控制试验、喷雾角测量和雾量分布测量试验,从而验证所搭建的恒压变流喷雾装置的恒压稳定性。结果表明:在喷雾流量发生变化时,试验装置能使喷头的喷雾角和雾量分布稳定在固定范围内。  相似文献   
85.
为实现小麦的精量排种,设计了一种精量小麦排种器。对排种器进行设计计算,最终确定排种器为锥盘式,型孔数量为50个,锥角为30°。采用EDEM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显示:当转盘转动速度为19.38r/min、型孔长度平均值为7.95mm、小麦种子外层厚度为8.20mm时,作业合格率为89.55%,单粒率可达到50.80%,符合排种器的作业要求。试验结果表明:排种器具有行间的排量较足和一致性好的特质,在小麦的播种过程中,系数的变异已经控制在10%以内。根据测量的秧苗数量计算面积,小麦每667m 2可达到4万株,分蘖的数量为3~10株,分蘖完成后每667m 2达25万株,可以满足小麦种植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86.
利用ArcGIS和ENVI的栅格空间分析工具,采用叠置分析、线性趋势分析法、均值法等分析方法,选用2001~2016年每年5~9月MODIS NDVI数据和该研究区域行政区划矢量数据来研究新巴尔虎右旗16年间的植被覆盖变化,为该地区植被趋势研究和生态建设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结果表明:2001~2016年间新巴尔虎右旗生...  相似文献   
87.
Here we report the adapt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an efficient, accurate and inexpensive assay that employs custom-designed silicon-based optical thin-film biosensor chips to detect unique transgenes in genetically modified (GM) crops and SN-P markers in model plant genomes. Briefly, aldehyde-attached sequence-specific singlestranded oligonucleotide probes are arrayed and covalently attached to a hydrazine-derivatized biosensor chip surface. Unique DNA sequences (or genes) are detected by hybridizing biotinylated PCR amplicons of the DNA sequences to probes on the chip surface. In the SN-P assay, target sequences (PCR amplicons) are hybridized in the presence of a mixture of biotinylated detector probes and a thermostable DNA ligase. Only perfect matches between the probe and target sequences, but not those with even a single nucleotide mismatch, can be covalently fixed on the chip surface. In both cases, the presence of specific target sequences is siL, nified by a color change on the chip surface (gold to blue/purple) after brief incubation with an anti-biotin IgG horseradish peroxidase (HRP) to generate a precipitable product from an HRP substrate.  相似文献   
88.
针对连续式捆烧设备在连续进料过程中,秸秆捆连续稳定燃烧性能差、挥发分气体燃烧不充分、秸秆捆难燃尽,而导致热效率低、排放高的问题,该研究基于分级燃烧原理与秸秆捆燃烧特性,在设计计算过程中,对燃烧、换热、配风系统等较为重要设计参数给出了合理的参考值,并通过烟气预热干燥秸秆捆、增加挥发分二次燃尽的三级风、往复炉排增加捆间间隙等方式提高秸秆捆的燃烧性能。设备试制后,利用玉米秸秆捆为燃料开展了热工与排放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连续式秸秆捆烧锅炉的平均热效率为80.37%,颗粒物、NOx、SO2平均排放质量浓度分别为48、197、7 mg/m3,环保与能效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与国家标准。并对建立的采暖示范工程进行排放、污染物等测算,结果表明采用秸秆捆烧供暖单位面积可减少标煤使用量23.1 kg/m2,CO2当量排放量58 kg/m2。该研究能为秸秆能源化利用与北方清洁区域供暖提供技术支撑,助力农业农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89.
等离子体处理对亚麻籽胶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揭示等离子体技术对亚麻籽胶的物理改性效应,该研究以5 mg/m L亚麻籽胶溶液为对象,比较了不同等离子体处理时间(0~120 s)对亚麻籽胶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随着等离子体处理时间的延长,亚麻籽胶溶液p H值、Zeta电位绝对值和平均分子量逐渐减小,而对亚麻籽胶的多糖骨架结构和单糖组成无明显影响。等离子体处理降低亚麻籽胶的炭化和聚合反应温度、表观黏度和界面吸附能力。冷场扫描电镜结合稳定性指数(Turbiscan Stability Index, TSI)结果显示,0~15 s等离子体处理在不明显降低亚麻籽胶中酚类化合物含量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同时,明显改善了亚麻籽胶构建亚麻籽油乳液的稳定性(P0.05)。因此,等离子体作为一种非热加工技术,能够用于亚麻籽胶的适度改性研究,以拓宽其在健康食品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0.
便携式柑橘虫害实时检测系统的研制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实现柑橘虫害的快速、准确识别,帮助果农及时掌握果园内虫害的危害程度和分布情况,该研究结合嵌入式图像处理技术设计了一套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柑橘虫害实时检测系统。优选MoblieNet作为虫害图像特征提取网络,区域候选网络生成害虫的初步位置候选框,快速区域卷积神经网络(Faster Regi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Faster R-CNN)实现候选框的分类和定位。检测系统根据目标图像中虫害数量计算危害程度,按照正常、轻度、中度、重度4个等级判定柑橘虫害的严重程度,形成虫害识别与级别定量化测评软件。最后引入北斗模块获取采样点位置信息,进一步处理成可视化的虫害热力图。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对柑橘红蜘蛛和蚜虫的快速准确检测,识别准确率分别达到91.0%和89.0%,单帧图像平均处理速度低至286ms。该系统实现了柑橘虫害的精准识别与定位,可为农药喷洒作业提供精准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