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53篇
  免费   558篇
  国内免费   798篇
林业   734篇
农学   418篇
基础科学   336篇
  827篇
综合类   4381篇
农作物   604篇
水产渔业   543篇
畜牧兽医   1204篇
园艺   791篇
植物保护   371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395篇
  2021年   395篇
  2020年   363篇
  2019年   359篇
  2018年   246篇
  2017年   357篇
  2016年   257篇
  2015年   427篇
  2014年   422篇
  2013年   501篇
  2012年   724篇
  2011年   813篇
  2010年   797篇
  2009年   694篇
  2008年   692篇
  2007年   622篇
  2006年   497篇
  2005年   426篇
  2004年   275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6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为研究北方白菜型冬油菜花冠直径与千粒重及含油量之间的相关性,以20份不同的白菜型冬油菜为材料,测定花器大小、农艺性状、种子含油量及蛋白质含量,并对控制花器特征基因mf6、apetala和myb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花冠直径受雌蕊直径影响较大,主成分分析提取的3个主成分可综合为花器各性状长度、雌蕊直径和花器各性状宽度;以花冠直径为指示性状,将20份白菜型冬油菜花冠划分为3类群;相关性分析表明,花冠直径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0.663;千粒重与含油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相较于小花,mf6在大花中相对表达量上调了151.63%,而apetala和myb分别下调了83.80%和72.70%。北方白菜型冬油菜品种间花器大小存在显著差异;在育种中可通过增加花冠直径来提高千粒重,进而增加油菜产油量,培育高含油量白菜型冬油菜品种。mf6、apetala和myb基因对白菜型冬油菜花器生长发育均具有一定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2.
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不同降雨强度下,不同农业耕作措施坡地水土流失特征。试验设计的坡地坡度分别为5°和15°,降雨强度分别为60、90、120 mm·h-1;耕作措施分别为等高耕作、人工掏挖和人工锄耕,以相同坡度的平整坡地作为对照。结果表明:(1)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各耕作措施坡地产流量显著增大1.51倍以上,最大增加幅度为等高耕作坡地的2.28倍。而坡地产沙量在降雨强度较小时增加不显著,当降雨强度增大到120 mm·h-1时,坡地产沙量显著增大;(2)与平整坡地相比,等高耕作在3个降雨强度下都具有明显的减流效益,减流量均大于15%,而人工锄耕和人工掏挖却不明显;(3)在5°坡地上,等高耕作和人工掏挖在3个降雨强度的减沙效益均大于25%,而人工锄耕减沙效益不明显;在坡度为15°、降雨强度为60 mm·h-1和90 mm·h-1时,人工锄耕和人工掏挖减沙效益与降雨强度关系无明显规律,在降雨强度为120 mm·h-1时,3个耕作措施都不能有效降低坡地产沙量。可见,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措施具有降低坡地产流量的作用,而对于坡地产沙的作用存在明显差异,在大坡度和大降雨强度下,不仅不能降低坡地产沙,反而加剧坡地土壤流失。  相似文献   
143.
为探究学校供餐计划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采用文献综述方法,系统回顾和梳理学校供餐计划的国际研究进展,阐明学校供餐计划的概念和理论基础,重点分析其对人力资本积累的短期影响、长期效果以及溢出效应。在此基础上,探究学校供餐计划的方案设计和国际经验,进一步分析现阶段中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取得的成效和可能的不足,并提出相应完善建议。结果表明:学校供餐计划对人力资本积累具有重要影响,中国需要进一步构建项目监督和激励机制,结合其他益贫政策,发挥营养健康教育的协同作用,进而提高人力资本和促进乡村振兴。本研究的梳理总结有助于加深对学校供餐计划的认识,同时为我国有效实施营养干预项目,促进儿童人力资本积累和减少贫困代际转移提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4.
[目的/意义]针对高职数据素养教育缺位的现状,以师生对数据素养的认知情况为培养现状的分析依据,为高职院校建立科学合理的数据素养培养体系、建设相应的课程体系、合理分配有限教学资源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基于已有的数据素养指标体系,构建高职院校数据素养评价体系,采用问卷的方式调查高职学生的数据意识、数据收集、数据组织与管理、数据分析、数据利用与归档、数据伦理6个方面的认知与能力,结合文献提出“三阶递进”式的高职数据素养教育体系。[结果/结论]师生总体具备一定的数据意识,但对商业数据的有效获取能力比较缺乏。具备基础的数据分析能力及表达能力,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能力不足。数据收集、组织与管理、分析、利用与归档能力认知在群体间的差异明显,认为应从“底层-进阶-高级”3个层次进行教育体系的设计,提升数据素养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45.
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对悬浮于流体中的微小颗粒进行计数和分选的生物学技术,基于流式细胞仪通过检测散射或者偶联荧光信号快速、准确、客观、高通量获得悬浮微粒(通常是细胞、细菌等微小颗粒)一系列重要的生物物理、生物化学相关特征参量,可以根据预选的参量范围对细胞、细菌等微小颗粒进行自动分析和对特定群体进行分选。流式细胞术在许多科学领域特别是生物技术和医学领域应用广泛,虽然在农业研究中的应用开始得比较晚,但目前已取得巨大进展。随着流式细胞仪性能的不断提高,标记方法和检测技术的不断开发与完善,流式细胞术的应用前景将越来越广阔,在农业领域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介绍了流式细胞术的工作原理和流式细胞仪功能分类,综述了流式细胞术在农业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如对农作物基因组和原生质体分析以及抗逆研究,对动物免疫、微量元素分析、精子质量和性别控制以及毒素毒性分析,对病原菌和病毒分析研究等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展望该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为流式细胞术在农业领域的潜在应用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146.
利用模糊聚类分析的方法,以山西左权为例,选取全县十个乡(镇)的8项指标,对农业经济类型划分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与实际相吻合的结果.克服了传统方法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47.
通过室内控制实验,研究了不同曝气比率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生长过程影响,构建了曝气比率与ODmax、μmax、Cmax的适配曲线。实验设置0%、2%、10%、20%、30%、50%、70%共计7组曝气比率,在1 000 lx光强和20℃条件下,采用BG-11培养基培养小球藻至稳定生长。结果显示,适宜的曝气能促进小球藻生长,其最适曝气比率为20%,过量曝气会抑制小球藻生长;曝气比率(x)与ODmax、Cmax、μmax拟合方程分别为:Omax=170.63x3-231.83x2+84.341x+1.8439(0x50%;R2=0.9850)、Cmax=15.844x3-19.803x2+6.8594x+0.0521(0x50%;R2=0.9285)、μmax=8.1202x3-11.428x2+4.4963x+0.1173(20%x30%;R2=0.8581);50%x70%的关系式有待进一步验证。探究不同曝气比率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可为其优化培养与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8.
2003~2005年冬、春季,山东省和辽宁省众多养殖区域的保苗期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暴发了较为严重的传染性疾病-"腐皮综合征".该病波及面广,传染性强,死亡率常高达90%以上.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厌食、摇头、肿嘴、排脏、身体萎缩、口部溃烂乃至体表大面积溃疡.本研究对症状较为典型的3家海参保苗期的发病幼参进行了详细的病原学分析,从所有病参的病灶组织分离得到了1种占有绝对优势的菌株,经人工感染实验证明它对健康刺参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且感染病参的症状与自然发病海参的症状相同.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DNA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该菌进行的分类鉴定表明,导致保苗期刺参"腐皮综合征"的致病菌是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nigrifaciens).同时也对3家养殖场刺参保苗养殖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源中细菌含量不高,为(0.8×102)~(1.2×102)cells/mL,其特征与病灶处优势菌不同;而饵料中细菌含量最高可达3.2×106 cells/mL.饵料、池水和池底污物的优势菌与病灶处优势菌基本一致,说明饵料可能是病原菌的主要来源.本研究首次揭示了"腐皮综合征"导致保苗期刺参大规模死亡的原因及其致病原,对刺参健康养殖和病害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9.
印度尼西亚渔业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尼西亚海域辽阔,渔业资源丰富,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本文在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印尼的渔业资源状况、管理方式、产品加工和国际合作等。印度尼西亚主要渔业类型为海洋捕捞和水产养殖业,其中金枪鱼渔业是最主要的捕捞业。近年来,水产养殖(如虾类、海藻等)逐渐成为印尼渔业的主要支柱;印尼渔业管理的主要部门为海洋事务与渔业部,地方各级渔业行政机构和渔业协会组织共同参与管理;印尼政府鼓励国外投资渔业,并大力促进海外渔业合作。  相似文献   
150.
采用UPLC-MS/MS法研究了2μg·L-1三次连续水体药浴和6μg·L-1一次性水体药浴条件下阿维菌素在水体中消除、在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体内蓄积和消除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两种药浴暴露方式下阿维菌素在水体中消除呈一级指数衰退消除,消除半衰期(t1/2)均为63 h,240 h时浓度下降到0.5μg·L-1以下。阿维菌素在异育银鲫血浆和肌肉中的含量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血浆中药物浓度远高于肌肉中的含量。2μg·L-1连续三次药浴组和6μg·L-1一次药浴组血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34.97、66.62μg·L-1,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9 871.2μg·L-1·h和18 119.6μg·L-1·h;两组药浴肌肉中达峰浓度分别4.42μg·kg-1和15.80μg·kg-1,其AUC0-t分别为641.9μg·kg-1·h和4 271.0μg·kg-1·h。与2μg·L-1连续三次药浴组相比,6μg·L-1一次药浴组阿维菌素在血浆和肌肉中的蓄积作用更加显著。以10μg·kg-1作为阿维菌素在异育银鲫肌肉中最大残留限量,选择95%的置信区间计算异育银鲫肌肉组织中休药期,本研究中2μg·L-1连续三次药浴组肌肉的休药期为295.4 h,6μg·L-1一次药浴组肌肉的休药期为454.5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