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63篇
  免费   730篇
  国内免费   1327篇
林业   1915篇
农学   2181篇
基础科学   1118篇
  2067篇
综合类   4368篇
农作物   785篇
水产渔业   638篇
畜牧兽医   1805篇
园艺   529篇
植物保护   914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346篇
  2021年   533篇
  2020年   485篇
  2019年   484篇
  2018年   363篇
  2017年   510篇
  2016年   461篇
  2015年   616篇
  2014年   595篇
  2013年   736篇
  2012年   936篇
  2011年   944篇
  2010年   875篇
  2009年   849篇
  2008年   865篇
  2007年   868篇
  2006年   761篇
  2005年   694篇
  2004年   357篇
  2003年   319篇
  2002年   243篇
  2001年   312篇
  2000年   332篇
  1999年   384篇
  1998年   311篇
  1997年   304篇
  1996年   264篇
  1995年   251篇
  1994年   211篇
  1993年   201篇
  1992年   159篇
  1991年   119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128篇
  1988年   85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2011 ~2013年2~7月,对红嘴蓝鹊(Urocissa erythrorhyncha)的巢址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嘴蓝鹊营巢最早开始于2月下旬,结束于6月下旬;第一窝出飞后,即开始另选巢址进行第二窝繁殖,原巢不再利用.红嘴蓝鹊营巢于树上,选择2~4月建巢,均为常绿树种;5~6月建巢既有常绿树种,也有落叶树种.巢树平均高度(11.12 ±4.15)m、胸径(26.23±12.85)cm、巢高(7.35±2.80)m (n=13),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红嘴蓝鹊巢址选择的主要因子有3个,依次为:巢树因子(主要包括:树高、树胸径、巢高)、隐蔽与食物水源因子(巢上郁闭度、巢距最近食源地距离、巢距最近水源距离)、光与人类活动影响因子(巢与巢枝朝向、巢距道路距离).繁殖期红嘴蓝鹊对人为干扰与噪音敏感,巢位较低和较大的暴风雨等均可能造成红嘴蓝鹊弃巢.  相似文献   
242.
微流控芯片是一项以芯片为基础,结合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多学科形成的技术平台,能够在一个芯片上实现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流程,具有高通量、高效率和易操作的特点。随着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的发展,该项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并应用于化学分析、微生物检测等,尤其是在微生物检测和分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逐步产生了商品化的微流控芯片。微流控芯片因具有小型化、节约试剂、速度快、集成化程度高等优点,适用于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目前在动物疫病检测中的应用还很少见。本文对微流控芯片的技术原理、结构及其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动物疫病的高通量检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43.
再论生长的冗余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生长冗余概念是由盛承发在1990年首先提出来的。本文从作物个体与群体对立统一关角度出发提出了作物生长冗余的一个解释。盛承发提出的随机波动环境假说可以导致生长冗余的产生;但是,他从物种利益角度出发解释生物进化还有待商榷。本文还综述了黄土高原阗干旱雨养农业地区小麦根系生长冗余问题,并根据前入工作提出适度增加播种深度和苗期叶片刈割等高产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244.
脱防冻剂方法对牛体外受精胚胎冷冻后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观察脱防冻剂方法对牛体外受精冷冻胚胎在体内、外发育率的影响,应用常规冷冻法在0.75mol/L甘油+0.5mol/L丙二醇溶液中冷冻受精后7、8d的囊胚,解冻后在0.25、0.5mol/L蔗糖液中二步或在0.25mol/L蔗糖液中三步脱防冻剂的胚胎孵化率(分别为68.6%、62.2%、68.7%)与用PBS/FCS六步脱防冻剂的差异不显著(70.4%,P>0.05),但在0.5mol/L蔗糖液中三步脱防冻剂后,孵化率显著降低(47.6%,P<0.01)。用0.25mol/L或0.5mol/L蔗糖或海藻糖预先使胚胎脱水后冷冻,解冻后可使胚胎直接在PBS中一步脱掉防冻剂,胚胎孵化率(45.0%~49.5%)与在0.25mol/L蔗糖液中二步脱防冻剂的相似(51.5%,P>0.05)。移植试验表明,在0.25mol/L蔗糖液中二步脱防冻剂获得的妊娠率与六步脱防冻剂相似,与在PBS中一步脱防冻剂的亦无明显差异,但妊娠率均偏低(21.4%~37.5%)。  相似文献   
245.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DNA vaccine to protect chickens against very virulent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 (vvIBDV) infection. A plasmid DNA carrying VP2‐4‐3 genes of vvIBDV SH95 and a plasmid DNA carrying chicken interleukin‐6 (ChIL‐6) genes were constructed and designated as pALTER‐MAX‐VP2‐4‐3 and pALTER‐MAX‐ChIL‐6 respectively. Several DNA vaccination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1‐week‐old chickens were intramuscularly injected with only plasmid pcDNA3‐VP2, pALTER‐MAX‐VP2‐4‐3 or mixture with pALTER‐MAX‐ChIL‐6. The chickens at 4 weeks old were orally inoculated with vvIBDV SH95.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mmunization with the mixture of pALTER‐MAX‐VP2‐4‐3 and pALTER‐MAX‐ChIL‐6 three times conferred protection for 90% of chickens.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antibody titres in chickens immunized together with pALTER‐MAX‐ChIL‐6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mmunized simply with plasmid pcDNA3‐VP2 or pALTER‐MAX‐VP2‐4‐3. IBDV was not detected in the bursa of the protected chickens at 8 days after challenge by RT‐PCR.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rotection against vvIBDV can be achieved by using the VP2‐4‐3 gene of vvIBDV as a DNA vaccine. Furthermore, the simultaneous injection of ChIL‐6 plasmi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protection after challenge with the very virulent strain.  相似文献   
246.
为进一步利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研制猪瘟病毒(CSFV)新型的亚单位疫苗,将猪瘟病毒cF114株囊膜糖蛋白E2基因克隆至带有GST标签的分泌表达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AcSecG2T的EcoRⅠ和BamHⅡ位点之间,获得了带有杆状病毒囊膜蛋白gp67信号肽-GST-E2元件的重组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AcSecG2T-E2,与线性化家蚕杆状病毒Bm-BacPAK6 DNA共转染家蚕BmN细胞,筛选重组病毒(Bm-BacPAK6-E2),PCR证实所分离的重组病毒含有目的片段E2基因。SDS-PAGE图谱显示,感染重组病毒后,在细胞培养液上清和家蚕幼虫、蛹的血淋巴中均可检测到一条分子量为63 kD左右的特异性条带;感染Bm-BacPAK6-E2家蚕蛹的血淋巴可检测到GST活性,接种病毒148 h后重组蛋白的表达水平达到17.11μg/mL。  相似文献   
247.
2003年,OIE提出了动物疫病区域化政策的新理念——生物安全隔离区划(Compartmentalisation),即通过采取生物安全管理控制措施等手段,建设基于企业水平的无疫生物安全隔离区。从2004年起,OIE先后在《陆生动物卫生法典》和《OIE公告》中提出了定义、评价和确认生物安全隔离区的原则、要素和步骤建议,为世界各国开展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评估工作提供了方向性指导。虽然生物安全隔离区划的概念提出时间较短,但作为一种全新的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模式,生物安全隔离区划已经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美国、泰国等畜牧业发达国家均在积极研究探索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评估的模式。  相似文献   
248.
浅谈楼房养猪除臭技术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楼房养猪相较于传统平房养猪,占用面积更小,可节省用地60%以上。楼房养猪同时方便集中管理,易于采光通风和保暖;但是楼房养猪也有明显的缺点,相较于传统的平房养猪,楼房养猪作为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养猪的集中表现模式,建造及运营维护成本相对较高,消毒及防疫工作较为困难。高楼环境易于通风的同时,猪舍的污染问题也更加突出。猪舍给空气带来的污染不仅会影响猪舍内外的空气质量,同时还会影响猪只的繁殖、生长和发育,并将会对养殖人员与附近居民的身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必须采取相应完善的系统科学措施,处理楼房养猪中的空气除臭问题,保证生猪生活环境的清洁。文章通过结合平房养猪以及楼房养猪的特点,浅谈一下楼房养猪的除臭技术的设计与应用。  相似文献   
249.
动物疫病检测和诊断类标准是检测和判断动物疫病的主要依据。本文梳理了我国动物疫病检测和诊断技术标准的建设现状,并将其与我国《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以及OIE《陆生动物疫病诊断和疫苗手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物检疫疫病名录》中的陆生动物疫病目录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动物疫病检测和诊断技术标准体系对我国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的覆盖率为92.6%,其中80%的标准有PCR和(或)ELISA检测方法 ;对OIE陆生动物疫病诊断和疫苗手册名录疫病的覆盖率为88.3%,其中73%的标准有PCR和(或)ELISA检测方法 ;对我国进境动物检疫名录疫病的覆盖率为87.7%,其中73%的标准有PCR和(或)ELISA检测方法。由此提出了提高我国动物疫病检测和诊断技术标准覆盖率,强化快速诊断检测技术标准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50.
中国西北荒漠地区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探究荒漠植物适应环境波动的调节过程和机制,可帮助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荒漠生态系统群落的演替和发展。该研究选取宁夏盐池毛乌素沙地优势物种油蒿(Artemisia ordosica)为研究对象,进行叶绿素荧光的长期原位连续观测。运用小波分析方法探究油蒿光系统II(Photosystem II,PSII)能量分配参数与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PAR)、空气温度、饱和水汽压差(Vapor Pressure Difference,VPD)和土壤含水率(Soil Water Content,SWC)在多时间尺度上的动态格局。结果表明:日尺度下,PSII能量分配参数滞后PAR 43 min,分别滞后空气温度、VPD和SWC 3.3、4.6和10.72 h(P<0.05),油蒿可能通过叶黄素循环等热耗散机制和改变气孔导度等途径调节PSII能量分配。在季节尺度下,PSII能量分配参数分别滞后于空气温度、VPD和PAR 7.2、8.8和14.7 d,滞后于SWC长达21.6 d(P<0.05),油蒿可能通过提高PSII修复能力、增加特定蛋白数量和叶绿素浓度等方式调节PSII能量分配。油蒿PSII能量分配参数和最大光化学效率的波动符合其物候期规律,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实际光化学效率在7和8月降低,调节性热耗散和非调节性热耗散增高。5和9月,非调节性热耗散增高且伴随最大光化学效率低值出现。研究认为,不同时间尺度PSII能量分配调控机制存在差异,油蒿通过修复损伤最大光化学效率维持在0.78附近使PSII生理状态恢复正常生理水平,对水分亏缺、极端温度和高辐射有一定适应能力。该研究可为农作物生长实时监测与保护农业生态平衡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