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15篇
  免费   790篇
  国内免费   1357篇
林业   1963篇
农学   2210篇
基础科学   1144篇
  2114篇
综合类   4755篇
农作物   828篇
水产渔业   659篇
畜牧兽医   1964篇
园艺   586篇
植物保护   939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341篇
  2021年   570篇
  2020年   511篇
  2019年   508篇
  2018年   369篇
  2017年   556篇
  2016年   501篇
  2015年   684篇
  2014年   657篇
  2013年   806篇
  2012年   1039篇
  2011年   1045篇
  2010年   937篇
  2009年   924篇
  2008年   912篇
  2007年   902篇
  2006年   784篇
  2005年   714篇
  2004年   360篇
  2003年   322篇
  2002年   246篇
  2001年   314篇
  2000年   334篇
  1999年   384篇
  1998年   310篇
  1997年   304篇
  1996年   264篇
  1995年   251篇
  1994年   211篇
  1993年   201篇
  1992年   159篇
  1991年   119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127篇
  1988年   85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91.
腐霉对姜根茎腐烂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描述了姜根茎腐烂的三种症状类型:青枯型、黄腐型及黄枯型;分别由青枯细菌、腐霉菌及青桔细菌和腐霉苗引起,鉴定出4种致病腐霉:P(?)(?)P.(?)P.(?)和P.(?).通过接种试验,证明腐霉对姜有较强的致病力;与青枯细菌共同为害,病将更严重,故姜的根茎腐烂不完全是细菌青枯病。  相似文献   
992.
在室内药剂筛选的基础上,通过田间药剂品种、浓度、施药时期和次数的筛选,再经大面积生产防治试验证明;应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10%双效灵100倍液,在插条苗于6月末至7月初、平茬苗于6月中至6月末期间喷药,每隔10—15天喷一次,共喷药四次,可以获得显著效果。平均防治效果为40.72%,平均减少损失为11.96%,平均增穗为63.22%。  相似文献   
993.
1989~1991年,通过对籼型两用核不育系安农S-1及其杂交后代的育性性质与育性分离比例观察,对其在长沙地区的育性转换动态及育性遗传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安农S-1的育性转换总趋势是:可育→部分可育部分不育→不育→部分不育部分可育→可育,但在温度有较大变动时,育性产生波动;安农S-1有2个育性转换期,第一个育性转换期比较稳定,稳定不育期为7月中旬至8月底;安农S-1的育性主要由细胞核内1对隐性等位基因控制;安农S-1和W_(6154)S 的育性各受1对隐性非等位基因控制,并且这对非等位基因之间存在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994.
采用称重法研究了杂种与常规品种开花后顶三叶、鞘、茎节间干物质变化过程的结果表明,杂种小麦营养体内光合产物的生产量具有优势,单茎增长量较常规品种多22%,但由于输往穗子的光合产物比常规品种少10%,因而杂种产量优势不显著。  相似文献   
995.
淹水胁迫下银杏主要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以3年生的银杏幼树为实验材料.经过淹水处理后.测定不同时间银杏叶片内主要生化指标——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糖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淹水后的前9天.银杏叶片丙二醛含量无明显变化.第10天.其MDA含量显著增加.达到18.7μmol/g.比对照MDA含量(7.2μmol/g)增加1倍多;淹水后第8天.银杏叶片游离脯氨酸(PRO)含量显著增高.达到101.4μg/g.为对照的2倍多;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银杏叶片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增加,第9天达到32.9mg/g,随后维持在较高水平上;在淹水后前几天.SOD的活性增加较快.第5天.SOD活性达到最高值854.6U/g.第6天开始下降,到第11天时.其活性为78.8U/g.远远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96.
植物样品经混酸(HNO3-HClO4)消化,以DBC-CPA显色,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其稀土总量,钙,硅对此法均无干找,结果令人满意,平均回收率101.9%,精密度测定值的变异系数为5~6%。  相似文献   
997.
小鹅贝氏隐孢子虫人工感染试验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笔者用鸭源和鹅源隐孢子虫对13只2日龄小鹅进行了人工感染试验。用鸭源隐孢子虫感染10只小鹅,每只感染1.2×10#+7个孢子化卵囊,潜隐期为3天;用鹅源隐孢子虫感染3只小鹅,每只感染8×10#+6个孢子化卵囊,潜隐期为4天。两组的排卵囊的高峰期均在接种后第7-17天,排卵囊时间长达21天。人工感染后小鹅的严重发病出现在第8-17天。主要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气喘、咳嗽、张口呼吸、打喷涕、精神不振、饮、食欲锐减。人工感染后第7、10和17天各死亡一只,死亡率为23%。病理剖检可见喉头、气管水肿,渗出物增多,肺充血、发炎,气囊混浊呈云雾状外观。病理组织学观察可见喉头、气管、法氏囊、泄殖腔粘膜上皮细胞肿胀,微绒毛脱落;粘膜涂片染色和电镜观察可在上述部位的上皮细胞表层发现大量虫体。根据动物感染试验及卵囊的形态特征,确认小鹅隐孢子虫为贝氏隐孢子虫Cryptospridium baileyi。这是世界上首次报道的小鹅隐孢子虫病的病例。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纤维素酶对壳聚糖的降解作用以及初步探讨壳聚糖水解反应的动力学。方法:测定反应液的粘度并用高压液像色谱(HPLC)分析壳聚糖水解的产物。结果:在18℃下水解180min后,壳聚糖溶液的粘度下降百分率为62.41%。水解的产物有氨基葡萄糖和它的二糖、三糖和四糖。水解反应随酶浓度的升高而加快,纤维素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为40℃。结论:纤维素酶能有效地催化壳聚糖降解。  相似文献   
999.
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持续农业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方向,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荷兰召开的"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大会上,就明确提出持续农业是解决世界资源、人口、社会、环境矛盾的发展战略.美国农学会将持续农业定义为"持续农业是一种经过长期之后能增进环境质量、提高农业所依赖的资源储备、满足人类对基本食物和纤维需求以及改善农民和整个社会的生活质量"的一种农业制度.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从电子档案与电子文件的管理与对策入手 ,提出了在电子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并以国内外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为参考 ,介绍电子档案的应用及相关内容 ,为电子档案的管理指明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