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6篇
  免费   265篇
  国内免费   532篇
林业   340篇
农学   466篇
基础科学   200篇
  534篇
综合类   1928篇
农作物   438篇
水产渔业   94篇
畜牧兽医   652篇
园艺   218篇
植物保护   253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184篇
  2020年   182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230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225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278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364篇
  2010年   363篇
  2009年   279篇
  2008年   299篇
  2007年   291篇
  2006年   235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山地都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处于深刻转型中,其变化模拟一直以来都是难点问题。现有的模拟方法如传统的CA-Markov模型等存在明显缺陷。该研究基于层次分析的多标准评价模型MCE引入传统的CA-Markov模型,改进传统模拟方法。在限制因素和限制因子适宜性评价基础上,结合实证区域2006,2011和2016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引入改进的CA-Markov模型,模拟山地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首先是利用改进的模型与传统的模拟分别模拟2016年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其次将2种方法获取的图像分别与实证区域的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精度分析,改进方法模拟精度明显高于传统方法精度;最后利用改进的方法和2016年现状数据,进一步模拟2030年实证区域的土地利用时空格局。结果表明:维持研究区现有的城镇化发展速度,到2030年研究区的耕地、林地、园地、水域、未利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等将大幅减少,这对于研究区粮食安全、生态保护等造成较大威胁。改进的MCE-adjusted CA-Markov模型,相对于传统的CA-Markov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山地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变化。此外,讨论了研究结果对该区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启示以及模型未来改进的方向等。  相似文献   
982.
对橡胶树红根病病原菌Ganoderma Pseudoferreum(wakef)Orver.et steinm [异名Ganoderma philippii(Bres.et.Henn)Bres.)]生物学培养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28℃,最适pH值为6-7,该菌可有效地利用部分碳源和氮源,碳源以D-果糖和酵母浸出液最好,氮源以蛋白胨最好.光照处理对菌丝的生长有明显影响,黑暗利于菌丝生长,光照有抑制作用,黑光能杀死菌丝.菌丝的致死温度为62℃,10min.  相似文献   
983.
为建立中华鳖背甲中胶原蛋白酶解物(CH)的制备条件,并明确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本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探讨鳖甲胶原蛋白酶解物的分离条件。结果表明,其最佳提取工艺参数:胃蛋白酶添加量4 000 U·g-1、pH值2.5、酶解温度35℃。通过透析纯化后获得体外抗氧化活性最好的组分为分子量<50 kDa的样品。该样品经Sephadex G-75凝胶色谱分离纯化得到2个组分,其中GP-2组分对O2-·、OH·和DPPH·3种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之后对GP-2组分进行离子交换层析分离同样获得2个组分,其中P1组分体外抗氧化活性高于GP-2,其对DPPH·、OH·、O2-·清除率分别为81.67%、65.45%和6.78%。经SDS-PAGE电泳确定P1组分的分子量约40 kDa。本研究结果为鳖甲的开发利用及鳖源新型抗氧化物质的研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84.
通过调节甲醛、尿素用量,控制脲醛树脂的物质的量比为1.0和1.5,并在脲醛树脂合成反应后期,加入不同比例的氧化木薯淀粉进行改性,考察不同氧化木薯淀粉添加量对不同物质的量比脲醛树脂基本性能、固化特征以及胶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木薯淀粉可以有效提升脲醛树脂的固体含量及粘度,而对树脂固化特征的影响随nF : nU和添加量的不同而表现不一;当nF : nU=1.0时,随着氧化木薯淀粉用量的增加,树脂的固化时间在逐渐缩短,用量在5%以内时,树脂的固化起始温度均低于未改性树脂,湿状胶接强度先增后降;当nF : nU=1.5时,树脂固化时间变化趋势同前,但固化起始温度均高于未改性树脂,干、湿状胶接强度随氧化淀粉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从树脂的综合性能考虑,nF : nU=1.0时,氧化木薯淀粉用量为尿素用量的3%时,综合效果最优,而nF : nU=1.5时,5%时综合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985.
选取攀枝花苏铁保护区内立地条件相似的阳坡地段,采集17种植物的成熟叶片,用石蜡切片法比较叶片解剖结构,运用聚类分析对供试植物叶片解剖结构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叶片各解剖性状在物种间存在差异。上表皮细胞厚度、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角质层厚度等性状变异系数均大于50%,可能属于生态适应性状;而下表皮细胞厚度、栅海比、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和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等性状变异系数较小,可能属于系统演化性状。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7种植物聚为4类,第Ⅰ类群为攀枝花苏铁,主要特征为无海绵组织分化,叶片厚度与上下表皮细胞厚度、栅栏组织厚度、角质层厚度平均值最大,第Ⅱ类群为沙针,主要特征为无海绵组织分化,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角质层厚度平均值较大,第Ⅲ类群的树种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平均值则在4个类群中最小,第Ⅳ类群各指标平均值处于居中水平。叶片解剖结构上的差异性是不同植物对环境的分异与趋同适应性的表现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干热河谷同一群落内的不同树种有可能分别处于演替的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986.
基于CVM法的乌鲁木齐市耕地非市场价值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显化耕地资源价值,有利于耕地保护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鸟鲁木齐市为例,用CVM法对其耕地资源的非市场价值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耕地保护意识的增强,乌鲁木齐市居民已经意识到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的存在。  相似文献   
987.
以筹建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图书馆为例,阐述了图书馆从中职到高职的机构设置、人才队伍、制度建设、服务层次、系统升级、馆舍布局、资源建设等方面的转变,为兄弟馆迎接"摘筹"评估提供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988.
南方红豆杉容器苗苗木分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对苗龄为180d的南方红豆杉容器苗苗木分级标准进行初步探讨,提出以苗高和地径作为苗木分级的质量指标,以欧氏距离法对初始分级结果进行修改,经临界值的确定,得出以下分级标准:Ⅰ级苗:树高≥16.5 cm,地径≥0.18 cm ;Ⅱ级苗:16.5 cm>树高≥9.8 cm,0.18 cm>地径≥0.14 cm ;Ⅲ级苗:树高<9.8 cm,地径<0.14 cm.  相似文献   
989.
基于CERES-Maize模型的华北平原玉米生产潜力的估算与分析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在对DSSAT4.0中CERES-Maize模型进行参数校正和验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华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10个气象站30年(1976~2005年)的气象资料以及华北地区典型的土壤数据展开模拟.结果表明,在一年一季的生产条件下,华北平原各地区玉米多年平均光温生产潜力为13.53~22.56 t/hm2;各地区玉米产量在4月下旬至6月中旬的播期范围内均呈随播期的延迟而增加的趋势,对这一趋势和各气象指标进行相关分析表明,在华北北部主要驱动因子是灌浆期平均日辐射量,而华北中南部主要驱动因子是灌浆期的温度.华北平原自北向南,优化播期呈逐渐推迟的趋势:北部怀来地区5月上旬播种较为适宜,北京、乐亭和天津地区以5月下旬至6月初播种产量最高;中南部以6月中上旬播种(夏播)较适宜.  相似文献   
990.
为探究单萜酚类化合物与杀菌剂混配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效果,筛选能够防治水稻、玉米纹枯病的药剂,本研究分别将百里香酚、香芹酚与苯醚甲环唑、噻呋酰胺混配,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其对R. solani的抑菌活性,并以孙云沛法评价了单萜酚与杀菌剂混配的增效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香芹酚、百里香酚与噻呋酰胺以1:5、1:4、2:3、3:2、4:1和5:1比例混配均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其中香芹酚和噻呋酰胺4:1混配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值为0.928 mg/L,共毒系数(CTC)为1397.39;香芹酚与苯醚甲环唑以3:2、4:1和5:1比例混配以及百里香酚与苯醚甲环唑以2:3、4:1和5:1比例混配也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百里香酚和香芹酚对苯醚甲环唑和噻呋酰胺增效作用明显,香芹酚与噻呋酰胺的4:1混剂对R. solani抑菌活性高,具备应用于水稻、玉米纹枯病的防治的潜力。天然单萜酚类化合物与杀菌剂以一定比例混配能够显著提高其抑菌活性,在杀菌剂研发、筛选中具备很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