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21篇
  免费   598篇
  国内免费   926篇
林业   823篇
农学   562篇
基础科学   561篇
  1041篇
综合类   5503篇
农作物   832篇
水产渔业   449篇
畜牧兽医   1986篇
园艺   812篇
植物保护   476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223篇
  2022年   542篇
  2021年   496篇
  2020年   486篇
  2019年   469篇
  2018年   346篇
  2017年   451篇
  2016年   355篇
  2015年   546篇
  2014年   545篇
  2013年   654篇
  2012年   905篇
  2011年   977篇
  2010年   952篇
  2009年   858篇
  2008年   802篇
  2007年   802篇
  2006年   649篇
  2005年   536篇
  2004年   374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202篇
  2001年   242篇
  2000年   206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研究旨在通过敲除山羊痘病毒(GTPV)大段基因组片段尝试构建安全性更好的基因工程减毒株和病毒表达载体.采用PCR方法,克隆了GTPV AV41株基因组ORF7~ORF8间1 242 bp的基因片段,以及ORF18~ORF19间1 355 bp的片段.接着分别以上述2片段作为左、右侧同源重组臂,构建了包含报道基因EGFP和抗性基因gpt的GTPV重组转移载体pCF-Eg.然后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重组转移载体pCF-Eg与GTPV AV41株共转染原代羊睾丸细胞,通过空斑纯化筛选阳性重组病毒,并鉴定重组病毒的遗传稳定性和生长特性.结果成功获得1株敲除掉ORF8~ORF18间9个ORF、长达7 kb基因组片段的重组病毒vCF-Eg.该重组病毒能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至少10代,并且其增殖滴度与亲本毒株基本相同.表明上述区域是GTPV的复制非必需区.  相似文献   
52.
杨玉帅  李泽  金天明  杨升 《畜牧兽医学报》2021,52(10):2924-2933
旨在提高烯丙孕素原药在水中的溶解度,提高烯丙孕素原药的生物利用度,使用磺丁基-β-环糊精对烯丙孕素原药进行包合。本试验使用冷冻干燥法来制备烯丙孕素-磺丁基-β-环糊精包合物,以此来解决烯丙孕素在临床使用中因其水不溶性而受到限制及其使用后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进而拓宽烯丙孕素的药用途径。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热重分析法和显微镜成像法对所制得的烯丙孕素包合物进行表征,并用溶解度法对包合物进行溶解度测定。以包合物的收率和包合率为评价指标,筛选最优的包合物制备条件。结果显示:经筛选,包合物的最佳制备条件:在55℃,ALT与SBE-β-CD的投料摩尔比为1:6,包合时间为5 h,溶液pH为8,溶剂量为15 mL(当以ALT投药量为0.1 g时计);以最优制备条件制备所得的包合物中ALT的平均包合率为(90.90±1.80)%(n=3),平均载药量为(4.30±2.30)%(n=3),包合物的收率为(93.19±1.67)%。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热重分析法和显微镜成像法对所制得的包合物进行表征,可证实成功制得包合物。溶解度法试验结果表明,形成包合物后,其溶解度较烯丙孕素原药提高了988.86倍,且该包合物稳定性好,可满足不同剂型的要求。磺丁基-β-环糊精对烯丙孕素原药具有较好的增溶作用,达到了增加药物溶解度的目的,且该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温和,易于产业化生产,有利于烯丙孕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3.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花生壳对育肥猪生产性能、胴体性状、肉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用100头50 kg左右、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对照组饲喂玉米—浓缩料型基础日粮,试验1~4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发酵花生壳、20%发酵花生壳、30%发酵花生壳、15%发酵玉米秸秆的试验日粮,试验期66 d。结果表明,对照组及试验2、3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试验1、4组(P<0.05),对照组和试验3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试验1、4组(P<0.05),各组间料重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1、2、3、4组腹泻频率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各组间胴体质量、屠宰率、背膘厚度、眼肌面积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2组瘦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P<0.05);各组间大理石纹、肉色、嫩度、肌内脂肪、失水率及熟肉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试验1、2、3、4组失水率低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根据经济效益分析表明,在育肥猪从50~90 kg阶段,对照组每头猪平均盈利47.60元,试验1、2、3、4组每头猪平均盈利分别为56.40、60.40、78.80、58.80元,其中试验3组最优。综合上述的分析结果可知,发酵花生壳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肉品质无不良影响,且能有效地降低育肥猪的腹泻频率,提高猪肉的系水力,适当的添加可有效地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究郭岩山不同海拔天然栲树林土壤硅形态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关系,进一步揭示亚热带地区土壤硅形态含量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 方法 本研究以郭岩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天然栲树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在郭岩山自然保护区海拔600、700、800、900 m分别设置标准地,采集不同海拔各土层(0~20、20~40、40~60 cm)的土样,测定土壤不同硅形态含量,分析环境变化对土壤中硅形态的影响。 结果 (1)高海拔土壤有效硅(258.26 mg·kg−1)、水溶性硅(155.69 mg·kg−1)、活性硅(388.97 mg·kg−1)及无定形硅(1 561.97 mg·kg−1)含量均显著高于低海拔土壤有效硅(93.16 mg·kg−1)、水溶性硅(78.38 mg·kg−1)、活性硅(231.84 mg·kg−1)及无定形硅(832.24 mg·kg−1)。深土层(40~60 cm)的土壤有效硅含量(227.53 mg·kg−1)显著高于0~20 cm(120.79 mg·kg−1)及20~40 cm(171.37 mg·kg−1)土层;(2)土壤有效硅含量与活性硅及水溶性硅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活性硅是有效硅增加最重要的直接贡献形态,而水溶性硅是土壤硅转化过程中重要的过渡性形态;(3)土壤有机质和土壤pH值对各土壤硅形态含量的影响最显著,解释率分别达14.1%和9.2%,其中,土壤有机质与无定形硅及水溶性硅呈正相关,与土壤活性硅及有效硅呈负相关,而土壤pH值与有效硅、活性硅呈正相关,与无定形硅呈负相关。 结论 海拔引起的环境及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可改变土壤硅形态含量。研究结果为天然栲树林有效利用土壤硅及调控土壤硅形态提供了参考依据,对天然栲树林的保护具有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5.
15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卵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浸卵法测定了15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卵的毒力,并比较了不同杀虫剂的毒力水平。结果表明:100 mg/L处理后48 h,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和灭多威对草地贪夜蛾卵孵化抑制率最高,达到100%,其LC 50分别为12.67 mg/L和16.95 mg/L;而200 mg/L的氯虫苯甲酰胺、多杀霉素、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虱螨脲、辛硫磷和杀螟丹分别处理后72 h对草地贪夜蛾卵的孵化抑制率次之,在69.6%~87.65%之间,其LC 50分别为44.1、50.9、78.37、79.0、98.15、126.8 mg/L和137.7 mg/L。依据毒力测定的结果和高效低毒类杀虫剂优先选用的原则,推荐选择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多杀霉素、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作为防治草地贪夜蛾卵的主要药剂。  相似文献   
56.
目的:建立无创伤的血瘀痛经小鼠模型。方法:雌性昆明种小鼠240只,连续灌胃己烯雌酚12 d,第11天背部皮下注射角叉菜胶,后动物饲养环境温度保持在8-10℃24 h,末次灌胃己烯雌酚1 h后,腹腔注射缩宫素,观察并记录小鼠扭体潜伏期、扭体次数与尾部血栓形成长度百分率及血小板聚集值。数据采用X±S表示,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分析,筛选血瘀痛经小鼠模型建立条件。结果:模型建立方法为灌胃己烯雌酚2 mg/kg,连续12 d,第11天背部皮下注射角叉菜胶300 mg/kg,后将动物饲养环境温度保持在8-10℃24 h,第12天腹腔注射缩宫素25 u/kg,小鼠痛经扭体现象出现,尾部血栓形成明显。结论:小鼠血瘀痛经模型是一种造模方法易于掌握,造模成功后体征表征明显,便于观察,在活血调经药效筛选中可以节约实验动物的模型建立方法。  相似文献   
57.
通过奶牛生产性能(dairy herd improvement,DHI)测定体细胞数,探究奶牛的胎次及其不同泌乳阶段对其乳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和乳损失量的影响。通过对某养殖场泌乳期奶牛DHI的测定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体细胞评分(somatic cell score,SCS)随奶牛胎次的增加而增加,但SCS在不同胎次的不同泌乳阶段表现有所不同。一胎牛SCS随着泌乳期的延长而增加,前期、中期与后期的SCS呈显著性差异(P<0.05);二胎牛与三胎牛SCS呈现相同变化规律,泌乳前期的SCS较泌乳中期高,而泌乳后期SCS显著高于前2个泌乳阶段(P<0.05)。乳损失量随胎次的增加整体呈现增加趋势,且泌乳早期和泌乳后期乳损失量高于泌乳中期。  相似文献   
58.
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中国北京分离株牛流行热病毒JB76H基因组RBA中扩增出主要保护性抗原糖蛋白G的cDNA。采用Sanger’s双脱氧末端终 止法测定cDNA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并推导出氨基酸序列。G基因全长为1872个碱基,单一的开放阅读框架阅读框架编码623个氨基酸的多肽。将测得的序列与澳大利亚六个分离株进行比较,发现我国分离株与渊大利亚分离株间同源性为91%,低于澳大利亚各分  相似文献   
59.
 将生物学接种和RT-PCR检测水稻植株体内的水稻齿叶矮缩病毒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发现结果基本趋于一致,但总体上RT-PCR检测阳性率稍高于生物学接种的发病率。将生物学接种检测褐飞虱介体内水稻齿叶矮缩病毒方法与RT-PCR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发现RT-PCR方法可以检测单头褐飞虱体内的水稻齿叶矮缩病毒,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60.
农业是新疆水资源消耗最大的产业。本研究应用水足迹理论对新疆83个县市主要农作物的生产水足迹进行研究分析,比较不同作物之间生产水足迹的差异,探讨新疆农业生产水足迹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全疆2014年主要农作物生产水足迹总量为355.47×108m3,其中主要为蓝水足迹,所占比例高达91.31%;绿水足迹极低,所占比例仅为8.69%。7种主要作物生产水足迹由高到低分别是棉花,向日葵,小麦,水稻,玉米,苜蓿以及甜菜。水足迹空间分布在不同区域差异显著,南疆以及伊犁地区的生产水足迹总量相对较高,二者总量为243.46×108m3,东疆和北疆地区水足迹总量相对较低,二者总量为112.01×108m3,总体呈现出西南高东北低的分布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