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3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75篇
林业   72篇
农学   51篇
基础科学   44篇
  103篇
综合类   467篇
农作物   95篇
水产渔业   48篇
畜牧兽医   205篇
园艺   81篇
植物保护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不同地区克氏原螯虾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3种多元统计方法,对江苏、安徽、山东和湖北4个不同地区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野生群体的13个形态比例参数进行比较研究.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山东和江苏2个克氏原螫虾群体之间的形态最为接近,而与湖北和安徽群体间趋异程度逐渐增大.主成分分析中,雌性群体贡献率分别是主成分1为46.104%、主成分2为25.375%、主成分3为10.830%,累积贡献率为82.309%;而雄性群体贡献率分别是主成分1为50.611%、主成分2为26.365%、主成分3为8.623%,累积贡献率为85.599%.判别分析中,雌体准确率P1为70.6%~100.0%,P2为52.9%~100.0%,综合判别率为87.6%;雄体准确率P1为66.7%~100.0%,P2为66.7% ~ 100.0%,综合判别率为92.1%.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克氏原螯虾群体间已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形态差异,且主要表现在头胸甲部和腹部的性状上,但这些差异尚未达到亚种水平,需多项参数综合分析才能进行不同群体间的辨别.  相似文献   
992.
改性渔用乙纶单丝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HDPE树脂、VERSIFYTM 6002弹性体合格品、松节油助剂等为原料采用特殊纺丝工艺生产出改性渔用乙纶单丝,并将其与普通渔用乙纶单丝进行拉伸力学性能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改性渔用乙纶单丝比普通渔用乙纶单丝断裂强度提高13.1%,结节强度提高3.6%,结强损失率提高15.7%,断裂伸长率降低34.0%.改性渔用乙纶单丝结强损失率稍高和断裂伸长率较低的不足在渔业实际应用中均可以通过强度优势进行弥补.改性渔用乙纶单丝在渔业生产上推广应用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3.
实验利用线粒体COI基因和Cytb基因的片段序列分析比较了黑锦鲤(Cyprinus carpio Karasugoi Koi)、三色锦鲤(C.carpio Taisho Sanshoku Koi)、红白锦鲤(C.carpio Kohaku Koi)、黄金锦鲤(C.carpio Kigoi Koi)、全白锦鲤(C.carpio Platinum Ogon Koi)和全红锦鲤(C.carpio Higoi Koi)6个锦鲤(Cyprinus carpio Koi)养殖品系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关系。结果显示:基因序列分析得到的单倍型数分别为7、6。6个品系均具有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指数。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Fst、遗传距离和AMOVA等结果显示品种间变异高于品种内变异,黑锦鲤和黄金锦鲤间、红白锦鲤和三色锦鲤间不存在显著遗传差异,其余品系间差异显著。根据COI和Cytb基因单倍型构建的品系间NJ系统进化树得到相同结果,黑锦鲤和全红锦鲤遗传关系较近,聚为一支。三色锦鲤、红白锦鲤和黄金锦鲤遗传关系较近,聚为一支。全白锦鲤与其他品系的亲缘关系均较远,单独形成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994.
采用M199培养基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吻端组织进行体外培养研究,继代培养细胞传至第8代。实验结果显示:吻端组织接种培养3~5 h,细胞迁移伸展,6 d后生长细胞集落汇合,每4~6 d递次进行继代培养,培养生长的细胞呈纤维样。比较继代细胞在不同温度(15、27、37℃)和血清浓度(0、10%、20%)条件下的生长,27℃、10%血清的培养条件最适宜吻端细胞的增殖。通过染色体组型分析,证明离体吻端细胞为正常的二倍体细胞。研究结果表明,黄颡鱼离体吻端细胞对温度等培养条件有很强的适应性,培养细胞增殖迅速,具有建立连续细胞系的潜力。  相似文献   
995.
采用全红体色日本彩鲫( Carassius auratus)与青灰色建鲤( Cyprinus carpiovar Jian)杂交,对所获得鲤鲫F1(建鲤♀×彩鲫♂)和鲫鲤F1(彩鲫♀×建鲤♂)两个杂交群体的个体及其父母本的外形特征进行研究,从而了解建鲤与彩鲫正反交后代的形态特征。试验分别从大学实验室随机取样50尾,对体型指数、可量性状、可数性状和肥满度分析比较。在体型指数体长/全长中,鲫鲤F1偏向母本,而在体高/体长中,鲤鲫 F1偏向母本;头高/体高、头高/头长、尾柄长/尾柄高都偏向建鲤,头长/体长这一体型指数处于亲本之间,属于杂交性状。进而推测生长性能出现离散现象,控制体色的基因来自母本。  相似文献   
996.
研究了不同整枝方式下(双干整枝、三干整枝、四干整枝),日光温室彩色甜椒不同叶位叶片光合、蒸腾作用参数的变化及 其植株不同器官干物质的分配规律。结果表明,3种整枝方式下,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气孔限制值(Ls)、蒸 腾速率(Tr)和单叶水分利用效率(WUE)随叶位的降低而下降,其中Pn的下降是非气孔限制的结果。与双干整枝相应叶位比较,三 干整枝、四干整枝的上位叶、中位叶具有较高的Tr和较低的WUE;三干整枝、四干整枝的下位叶的Tr小于双干整枝下位叶,但WUE高于 双干整枝。3种整枝方式下全株中果实的干物质分配比例均为最高,达50.88 %~60.26 %,其次为茎和叶,向根的分配比例最低。三干 整枝和四干整枝的单株产量和单果质量显著高于双干整枝。  相似文献   
997.
试验选用14个番茄品种进行种子萌发期、幼苗期耐盐性评价。对种子萌发期的相对发芽势和相对发芽率进行聚类分 析,14个番茄品种分为耐盐性强的品种5个和耐盐性弱的品种9个;对幼苗期的盐害指数、相对电导率、相对茎粗、相对茎叶 干质量、相对根干质量5项指标进行聚类分析,14个番茄品种分为耐盐性强的品种4个和耐盐性弱的品种10个。结果表明:14 个番茄品种两个发育阶段的耐盐性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998.
选用4种不同规格的保温材料,研究覆盖后对小拱棚内辣椒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保温材料对辣椒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同,在茄子幼苗前期,在株高、茎粗、叶片数、叶绿素、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总鲜重等性状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开展度、地上干重、地下干重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茄子幼苗中期,在株高、开展度、叶片数、叶绿素、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地上部干重等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在茎粗、地下部干重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茄子幼苗后期,在株高、叶绿素、叶片数、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地上部干重、总鲜重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开展度、茎粗、地下部干重、总干重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综合来看,40 g/cm2加膜无纺布对辣椒子幼苗生长发育最有利,4种保温材料对幼苗期生长发育表现的有利顺序为:A2>A1>A4>A3.  相似文献   
999.
土壤水分含量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及土壤的机械性能,在农业、工程、生态等方面具有重要 的研究意义。基于近红外反射光谱特性的土壤水分的快速测量研究对作物栽培、农田灌溉、生态环境等 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近红外光谱土壤水分测量方法的特点,概述了其测量原理与方法。通过搜集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对主要仪器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近红外反射光谱测量土壤水分含量 方法由研究逐步向商用化发展,测量装置小型化,测量精度不断提高;此外,该测量方法不需要与土壤 接触,不破坏土壤结构,测量精度高,可快速测量土壤水分含量,能够满足科学研究和生产活动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水肥一体化技术延长糖料蔗宿根年限效果,为解决糖料蔗宿根年限短、产量低的问题提供技术参考。【方法】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新植糖料蔗筛选最优肥料配比应用到糖料蔗宿根田管,研究其宿根年限与效益。【结果】糖料蔗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最优肥料配比为尿素450 kg/hm~2、钙镁磷肥1 500 kg/hm~2、硫酸钾180 kg/hm~2、复合肥270 kg/hm~2、有机肥1 350 kg/hm~2,化学肥料施用量比常规施肥减少20%,且宿根蔗发株率、株高、有效茎数、蔗茎重和蔗茎产量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对照,宿根年限达到4 年,增加收入43 437元/hm~2。【结论】糖料蔗田管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延长宿根年限2年,减少化学肥料施用量,增加经济收入,可作为提升宿根蔗田管质量、产量,延长宿根年限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