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9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314篇
林业   260篇
农学   167篇
基础科学   175篇
  496篇
综合类   1558篇
农作物   215篇
水产渔业   110篇
畜牧兽医   618篇
园艺   293篇
植物保护   139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312篇
  2011年   318篇
  2010年   296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75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通过对四季竹立竹构件因子和地上生物量的调查,分析了立竹地上现存生物量分配格局及立竹构件因子与构件生物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地上现存生物量分配格局1年生立竹为竹秆>竹叶>竹枝,2年生立竹为竹叶>竹秆>竹枝,2年生立竹竹秆和竹叶生物量分配比例较1年生立竹分别极显著减少和增加,而竹枝生物量分配比例不同年龄立竹间无显著变化。2年生立竹各构件因子与构件生物量间大多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立竹全高、枝下高、枝盘数是立竹胸径的从属因子,立竹胸径对立竹构件生物量和地上部分总生物量起着决定作用,两者具有极显著的三次曲线函数关系。四季竹在资源分配时对竹叶构件的倾斜有利于种群对已占领生境的巩固和新生境的开拓。  相似文献   
82.
薄壳山核桃品种亲缘关系分析与指纹图谱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基于荧光SSR标记结合高通量毛细管电泳技术,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稳定、准确的薄壳山核桃基因分型体系,用以分析各品种间亲缘关系并构建指纹图谱,旨在为薄壳山核桃品种鉴定与新品种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也为薄壳山核桃种质资源评价、品种选育与推广提供有益参考。 方法 选取薄壳山核桃及其近缘种54对SSR引物进行初筛,最终确定10对标记合成荧光引物用于后续分析。基于毛细管电泳技术对25个薄壳山核桃品种进行基因分型,利用软件统计位点数据并计算各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A)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利用SSR标记间的相互组合构建薄壳山核桃不同品种的指纹图谱。通过等位片段的转化对薄壳山核桃品种进行聚类,并分析其亲缘关系。 结果 10对荧光SSR标记共扩增出68条等位片段,平均为6.8个;位点Cc19最多,有12个等位基因,位点BFU-Jr19最少,有3个等位基因。多态信息含量(PIC)变化范围为0.2910~0.8435(平均为0.5883)。优选的4对核心引物Cc19、PM-GA31、PM-CIN4和PM-GA41组合能完全区分25个薄壳山核桃品种。25个品种遗传相似系数在0.62~0.99之间,并聚类成2个大的类群,部分亲缘关系较近的品种聚类在一起,部分品种聚类不能与遗传背景完全对应。 结论 与传统的显性标记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型技术相比,荧光SSR标记结合毛细管电泳技术构建薄壳山核桃品种指纹图谱切实可行,通量大且速度快,结果稳定可靠,通过标记组合可有效的对不同品种进行区分。在品种亲缘关系分析中,建议增加杂交亲本数量,并在全基因组范围内选取一定数量效率更高的标记,以便最大程度地揭示薄壳山核桃品种间亲缘关系的真实水平。  相似文献   
83.
章古台固沙林更新造林中天然更新的结合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章古台固沙林经过经营疏伐与块状采伐以后,通风透光条件改善,促进了天然下种更新。天然更新强度,在采伐迹地为690株·hm^-2,人工更新造林地为575株·hm^-2,油松和赤松林下松树为181株·hm^-2,其他树种295株·hm^-2。通过采取保护1年生樟子松幼树越冬,抚育油松、赤松幼树等措施,促进针叶树天然更新。在更新造林中,沙丘下部与丘间低地营造杨树,利用行间天然更新树木形成阔叶树混交林,沙丘中上部营造针叶树,利用行间天然更新灌木,形成乔灌混交林。  相似文献   
84.
大学生旅游客源市场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8年4月到5月对大学生客源市场特征(包括出游的基本特征、消费行为特征及旅游动机等)的问卷调查结果,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总结出大学生旅游的总体特征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旅游业开发有针对性的大学生旅游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尾巨桉与马占相思P-RC APMP工艺制浆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尾巨桉和马占相思为原料,采用经化学预处理的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P-RCAPMP)制浆工艺对比研究两者的制浆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相同的H2O2用量(4.0%)和NaOH用量(3.5%)条件下,2种原料制得纸浆的白度相近,均可达75%左右;马占相思原料制浆得率比尾巨桉约高3%左右,物理强度性能远优于尾巨桉浆,相同的250mL加拿大标准游离度(CSF)下,尾巨桉纸页的抗张强度仅为20.1N·m/g,而马占相思纸页的抗张强度可达到26.0N·m/g以上.制得相近CSF的纸浆,马占相思制浆所需的磨浆电耗比尾巨桉略高;2种原料制浆废水的化学耗氧量(COD)和生物耗氧量(BOD)发生量相近,而尾巨桉的制浆废水中固体悬浮物(SS)及总固形物(TS)含量远高于马占相思废水.  相似文献   
86.
为从生理特征揭示早熟禾品种适应干旱的机理,以引进的4个具有不同生长性状的草地早熟禾品种为试材,进行了干旱胁迫下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干旱时间延长,不同生长类型的草地早熟禾品种游离脯氨酸的积累都增加;游离脯氨酸的积累量与胁迫强度成正相关;随着干旱强度增加,不同生长类型的草地早熟禾品种体内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淀粉含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7.
会同第二代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生物量分布及动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会同第2代杉木人工林速生阶段林下地被物生物量进行了2a的定位研究,探讨了杉木林林下灌木层、草本层的生物量动态变化。结合幼林期林下地被物生物量的特征,分析了第2代杉木林林下活地被物生物量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3年生林分中灌木层生物量为521.89kg·hm-2,草本层为1429.71kg·hm-2;14年生林分中灌木层生物量为372.69kg·hm-2,草本层为897.10kg·hm-2,2a中,灌木层各组分生物量大小顺序都为根茎叶;草本层生物量的大小顺序为地下部分地上部分。在杉木14a的生长过程中,林分5年生时,活地被物生物量最大,为3089.62kg·hm-2,14年生时最小,为1269.79kg·hm-2。  相似文献   
88.
科尔沁沙地针叶树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认为科尔沁沙地针对树育苗适于排水良好的沙质、中性或微酸性土壤,pH值为6.5-7.0,不超过7.5,粘重土质或pH值超过7.5都不适宜。圃地使用草炭或河泥改良土,针叶树苗期管理的重点是防治立枯病;留床切根育苗可提高苗木质量,降低育苗成本;提高针叶树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是使苗木根系保持湿润,不被风干。采用容器苗造林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幼树越冬,埋上防寒,可提高幼林保存率10%左右。引种针叶树,增加新造林树种,提高针叶树造林技术,改善樟子松林的生长状况,防治枯梢病等对加强科尔沁沙地造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9.
采用SWOT分析法阐述我国实施木质结构材产品认证适应性,分析在我国实施木质结构材产品认证具有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会与威胁。分析表明:在我国实施木质结构材产品认证制度,符合我国认证体制要求和木结构产业发展趋势,为顺利实施认证制度,需增强产品认证信用保证功能,建立结构材产品使用准入机制,提升木质结构材生产企业管理和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90.
辽宁省章古台樟子松固沙林更新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章古台樟子松固沙林 ,是建国初期在东北西部与内蒙古东部防护林工程建设中营造的试验示范林。樟子松固沙林发挥了显著的生态效应与经济效应 ,它改善了沙地土壤与小气候条件 ;樟子松林的生物产量比较高 ,为 2 .7~ 3.4t/ (hm2 ·a)。樟子松固沙林提早更新的原因 ,主要由于引种地区跨越的纬度大 ,土壤气候条件差异大 ,引起树木自身生育规律的变化 ,生育期提前且缩短。另外 ,由于营造单纯林 ,林分密度高 ,水分亏缺 ,以及感染枯梢病等 ,使生育期更加缩短 ,章古台樟子松更新的林龄为 4 0~ 4 5a。更新的目标是 ,营造结构合理且稳定性比较高的乔灌草型、利用与治理相结合的新模式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