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66篇 |
免费 | 149篇 |
国内免费 | 27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84篇 |
农学 | 152篇 |
基础科学 | 155篇 |
449篇 | |
综合类 | 1280篇 |
农作物 | 182篇 |
水产渔业 | 92篇 |
畜牧兽医 | 512篇 |
园艺 | 255篇 |
植物保护 | 1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9篇 |
2023年 | 74篇 |
2022年 | 137篇 |
2021年 | 178篇 |
2020年 | 136篇 |
2019年 | 149篇 |
2018年 | 95篇 |
2017年 | 157篇 |
2016年 | 105篇 |
2015年 | 148篇 |
2014年 | 128篇 |
2013年 | 139篇 |
2012年 | 247篇 |
2011年 | 266篇 |
2010年 | 243篇 |
2009年 | 196篇 |
2008年 | 201篇 |
2007年 | 187篇 |
2006年 | 177篇 |
2005年 | 124篇 |
2004年 | 65篇 |
2003年 | 39篇 |
2002年 | 47篇 |
2001年 | 46篇 |
2000年 | 44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2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62年 | 2篇 |
195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长期施肥对水稻根系有机酸分泌和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研究以江西省红壤研究所水稻土长期定位试验田(始于1981年)为对象,分析了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有机无机配施(NPKM)3种施肥措施对水稻根系有机酸分泌速率及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NPK和NPKM处理水稻根系分泌有机酸总量均显著高于CK处理(P0.05,下同),其中NPKM处理最高,提高了54.78%;相对于CK处理,NPK处理水稻根系酒石酸分泌速率显著增加,提高了82.63%,NPKM处理的草酸与苹果酸分泌速率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了69.93%、110.98%,而NPK和NPKM处理的柠檬酸分泌速率分别降低了36.57%与40.57%。与CK处理相比,NPKM处理土壤有机碳、颗粒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与可溶性有机碳均显著增加,而NPK处理却无显著变化;可溶性有机碳结构的进一步分析表明,NPKM处理促进了可溶性有机碳中类胡敏酸和类富里酸物质的累积,在可溶性有机碳中所占比例分别为31%、44%,NPK处理可溶性有机碳结构无明显变化;CK和NPK处理中可溶性有机碳的有机物来源主要是植物与微生物的混合源,而NPKM处理主要是微生物代谢所分泌的产物。 相似文献
52.
为了给叶片颜色特征参数与全氮的预测模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生长关键期烟叶的颜色特征参数RGB,同时测定叶片全氮,采用线性拟合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烤烟旺长期叶片全氮含量估算模型,并对其精度进行了评价和验证。结果表明:RGB颜色系统的G、B可以作为叶片全氮含量估算的主要颜色特征参数,全氮含量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决定系数为R2=0.649(P〈0.01);直线斜率为1.022 9,接近1,模型精度高,预测可靠。进而为烟株氮素快速诊断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3.
小麦收获期对麦套棉田捕食性天敌和棉花苗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2005年在冀南棉区研究了小麦收获期对麦套棉田中捕食性天敌和棉花苗蚜的影响。小麦收获期共设3个水平,分别是6月5日、6月10日和6月15日收获小麦。结果表明:2004年3个时期收获小麦对棉田的益害比(天敌和棉蚜的比值)无显著影响(t>0.05);2005年6月5日收获小麦,显著增加了棉田的益害比(t<0.05),6月10日和6月15日收获小麦对棉田的益害比无显著影响(t>0.05)。说明在麦套棉田中,麦田天敌到棉田的有效转移受麦蚜-天敌-棉蚜三者发生高峰期的影响,不同年份天敌的转移情况有所不同。麦蚜发生高峰期早则小麦天敌向棉田转移早,并能有效控制苗期蚜虫的危害,在麦熟期收获小麦,对棉田天敌的数量影响不大;反之,若麦蚜发生高峰期晚,麦田天敌发生期也会相应延后,在麦熟期收获小麦则会引起棉田天敌的增加。因此,棉田天敌数量变化受小麦收获期的影响,但与麦蚜和麦田天敌的发生动态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54.
55.
2010年上半年11省市规模猪场疫病监测与剖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解近期发病猪场几种病毒性疫病的流行状况,采用RT-PCR和PCR方法,对2010年1月至6月期间,来自11省(市) 50个猪场共147份病料进行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伪狂犬病毒(PR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检测,并采用ELISA方法对其中26个猪场458份血清样品进行伪狂犬gE野毒抗体检测。结果表明,PCV2阳性率最高,为75.3%(70/93);PRRSV阳性率次之,为57.4%(78/136),HP-PRRSV阳性率为43.5%(54/124);CSFV和PRV的阳性率分别为37.7%(52/138)和21.0%(21/100);伪狂犬gE野毒抗体阳性率为16.4%(75/458)。同时检出2种及2种以上病毒的样品占46.9%(69/147),其中以HP-PRRSV+PCV2、CSFV+PCV2及CSFV+HP-PRRSV+PCV2三种形式最为常见。PRRSV(50.0%)是猪场繁殖障碍性疾病中的最常见病原;CSFV(56.0%)和PCV2(48.0%)是断奶前后仔猪腹泻的常见病原;HP-PRRSV(53.5%)、CSFV(50.7%)和PCV2(48.0%)是保育猪发生高热症的常见病原。该检测结果为猪场疫病的诊断与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研究固氮功能菌株的生长特性,探索适地适菌原则。[方法]本研究以103株固氮功能细菌为研究对象,以p H值及培养温度为考量指标,分别研究了8个温度梯度、10个p H值梯度对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检测,含有nif H基因的菌株有103株;菌株的最适生长条件为温度28℃、p H=7,各菌株的温度适宜生长区为20、28、37℃,大量菌株生长的适宜p H值为4、5、7、8;在低温、碱性土中的适用菌株为6003,在高温、碱性土中的适用菌株有09ul27、1010、2024、2029、7002、lk2-1c(2)和zk3-1,在酸性及碱性土中均适宜生长的菌株为1012和2025。根据菌群不同生长特性,对所有菌株进行非层次聚类,使用SSI算法得出最优分类为9类,其中,第5类和第7类全部属于伯克霍尔德属,第2类基本为芽孢杆菌属,其它类别中各菌属没有出现明显的聚类现象,且生长条件分类与菌种的初步鉴定分类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固氮功能菌株的适宜生长环境较一致,最适宜的生长条件为温度28℃、p H=7。筛选出适合在特殊环境生长的固氮功能细菌10株,各菌株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巨大芽胞杆菌、Chitinophaga pinensis、Burkholderia xenovorans、Burkholderia phymatum、Burkholderia bannensis。通过生长条件聚类分析及所有菌株的16S r DNA鉴定比对得出,菌株的生长特性与其生物学特征不完全相关。 相似文献
58.
硒是动物生产中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该文综述了硒的存在形式、机体内的代谢过程以及硒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为其今后的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60.
土壤性能和土壤微生物是再生水灌溉对环境安全效应评价的重要指标。通过模拟试验,以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生产的再生水浇灌大豆为例,分析了收获期土壤理化特性及微生物类群变化。结果表明,再生水灌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肥力,表现为有机质和有效磷显著增加;土壤重金属铅、镉含量相对清水和土壤本底无明显增加,但土壤溶液电导值(EC)增加显著,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盐度累积。在土壤微生物方面,再生水灌溉使土壤细菌数量相对清水灌溉处理增加;二级再生水和三级再生水灌溉处理间的放线菌数量差异显著,且明显高于清水对照;再生水灌溉对真菌数量影响不大。再生水灌溉使大豆根际土壤脲酶活性增加,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含量之间呈显著相关关系,可作为评价土壤肥力和土壤环境质量的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