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820篇 |
免费 | 528篇 |
国内免费 | 90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552篇 |
农学 | 551篇 |
基础科学 | 443篇 |
1022篇 | |
综合类 | 4665篇 |
农作物 | 495篇 |
水产渔业 | 398篇 |
畜牧兽医 | 1848篇 |
园艺 | 778篇 |
植物保护 | 50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6篇 |
2023年 | 255篇 |
2022年 | 569篇 |
2021年 | 511篇 |
2020年 | 462篇 |
2019年 | 427篇 |
2018年 | 328篇 |
2017年 | 487篇 |
2016年 | 342篇 |
2015年 | 462篇 |
2014年 | 501篇 |
2013年 | 604篇 |
2012年 | 755篇 |
2011年 | 851篇 |
2010年 | 808篇 |
2009年 | 702篇 |
2008年 | 714篇 |
2007年 | 575篇 |
2006年 | 460篇 |
2005年 | 414篇 |
2004年 | 273篇 |
2003年 | 162篇 |
2002年 | 157篇 |
2001年 | 132篇 |
2000年 | 134篇 |
1999年 | 56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1年 | 4篇 |
1962年 | 2篇 |
195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肉牛育肥主要指专用肉牛品种一次性肥育,是肉牛养殖的核心,主要决定于品种、牛舍建设、饲料、饲养管理等关键环节,本文从肉牛品种的选择、标准化牛舍的建设、饲料配方的组成、饲养管理等方面详细总结了西北地区肉牛育肥的成功技术,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2.
提出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是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产业链各成员之间利益生成和分配的合作与博弈过程,产业链是否稳定决定于利益分配是否合理,产业链各成员是否实现了个体利益分配的最优化,从而实现产业链效益的最大化。指出广东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产业链利益生成和分配机制的不断优化,离不开市场的导向作用、法律制度的完善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3.
本研究利用血凝抑制试验(HI)、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基因测序等方法,对广东省某活禽交易市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获得的两株非H5、H9亚型禽流感病毒65株和C7株进行了亚型鉴定。结果表明这两株病毒均具有血凝活性,且能被抗H6亚型禽流感病毒标准阳性血清特异性抑制。用针对禽流感病毒的M基因、H6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N2亚型禽流感病毒NA基因特异性鉴定引物对65株和C7株进行RT-PCR扩增,分别获得特异性目的片段。测序及BLAST分析表明两株分离株与H6N2亚型禽流感广东分离株的HA基因和NA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均高达95%以上。将该两分离株鉴定为H6N2亚型禽流感病毒,并命名为A/Chicken/Guangdong/65/2009、A/Chicken/Guangdong/C7/2009。 相似文献
94.
对王不留行的命名、植物形态、区域分布、药材鉴定、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及其主要功能、临床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以期为王不留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并有利于王不留行的深入探讨和研究,从而为壮大祖国中药医学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5.
载畜率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载畜率下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种群的盖度对载畜率的响应不同,无芒隐子草盖度在轻度放牧区最大,栉叶蒿盖度在7月份、8月份分别以中度放牧区和轻度放牧区最大;短花针茅、冷蒿、阿氏旋花、细叶葱、木地肤随载畜率增大高度下降明显,猪毛菜高度在四个载畜率下差异均不显著;随着载畜率的增大,植物群落生物量呈下降趋势,且重度放牧与不放牧、轻度放牧有显著差异;随着载畜率的增大,建群种、优势种地位改变不明显,但一年生的猪毛菜重要值增大,在重度放牧区达到最大并占据优势地位;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均以轻度放牧区最大,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均为轻度放牧>中度放牧>重度放牧>不放牧,且不放牧与轻度放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6.
应用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单色光对产蛋期蛋鸡脾脏组织结构及脾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白光条件下饲养的蛋鸡,各周龄脾小体直径间差异不显著(P>0.05),37周龄脾动脉周围淋巴鞘面积比29周龄减小13.34%(P<0.05).29周龄和37周龄蓝光组脾小体直径比白光组分别极显著增加20.94%和20.27%(P<0.01),29周龄和37周龄蓝光组脾动脉周围淋巴鞘面积比红光组分别极显著增加42.01%和36.46%(P<0.01).蓝光组29周龄和37周龄脾小体直径均极显著高于20周龄和52周龄脾小体直径(P<0.01);蓝光组29周龄脾动脉周围淋巴鞘面积极显著高于其他周龄(P<0.01).红光组脾小体直径在20周龄到37周龄期间随着周龄的增加而增加,37周龄到52周龄无显著变化(P>0.05);脾动脉周围淋巴鞘面积虽然在37周龄时下降,但在52周龄时有所同升.各光组蛋鸡脾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细胞率均随着周龄的增加而极显著下降(P<0.01).在蛋鸡29周龄和37周龄时,蓝光组脾细胞增殖程度比白光组分别显著增加11.47%和11.55%(P<0.05).试验结果表明:在白光条件下饲养的蛋鸡,其产蛋期脾细胞免疫功能及脾细胞增殖都随着周龄的增加而下降.蓝光在产蛋高峰期(29~35周龄)显著提高了蛋鸡脾细胞免疫功能和脾细胞增殖,而红光在产蛋后期可提高蛋鸡脾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7.
氮磷配比对旱地紫花苜蓿产量构成因子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限量施氮条件下4个氮磷不同配比施肥对8年生旱地紫花苜蓿产量构成因子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施氮相比,NP配施能显著增加苜蓿植株高度和节间数,植株生长高度增加幅度10.63%~11.91%,增长7.63~8.25cm,增加节间数1.4~2.4个/枝,并能增加植株分枝数,提高叶茎比.不同NP配施能极显著提高苜蓿鲜干草产量,以N 30kg/hm2+P2O5 120kg/hm2施肥处理最为经济,较不施肥干草增产达46.5%,较纯施氮干草增产达26.5%,NP配施极显著提高了苜蓿蛋白质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显著增加苜蓿植株生物磷的含量.1∶4的NP配比施肥(N30kg/hm2+P120kg/hm2)处理能同时提高苜蓿蛋白质含量、降低其粗纤维含量. 相似文献
98.
为了探讨西南"旱三熟"(小麦/玉米/大豆)套作种植模式下农田土壤团聚体的分布特征及有机碳含量变化情况,进而估算该模式下的土壤固碳潜力,在重庆北碚西南大学试验农场对传统耕作(traditional tillage,T)和传统耕作+秸秆覆盖(traditional tillage+straw mulching,TS)2种处理下的土壤团聚体进行筛分和测定。结果表明,3种作物种植下的2mm粒径与2~0.25mm粒径团聚体含量此消彼长,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985,P0.05)。土壤团聚体结构对不同作物的响应不同,水稳性大团聚体(0.25mm粒径)含量在小麦和大豆种植后高达90%左右,玉米种植后约为80%,说明种植玉米有利于土壤水稳性微团聚体的形成。2~0.25mm粒径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最高,而水稳性微团聚体的两个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相差不大,有机碳含量在团聚体中的分布规律不受种植作物和耕作方式的影响。秸秆覆盖显著提高了0~5cm和5~10cm土层的本土及各个粒径中的有机碳含量,且5~10cm土层团聚体有机碳受秸秆覆盖的影响较大。通过估算固碳潜力发现,玉米条带的土壤固碳潜力显著大于小麦-大豆条带,在耕作处理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对农作物的响应不同。因此,在西南"旱三熟"地区,农田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和不同粒径有机碳含量受到耕作措施和种植作物的双重影响,土壤固碳潜力主要由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固碳能力决定,水稳性大团聚体更易受到耕作措施和种植作物的影响,在实践中通过秸秆还田提高土壤固碳外,合理安排农作物也有助于提高土壤的固碳能力。 相似文献
99.
为探究从广东省清远的鹅体内采集的蛔虫(Ascaridia anseris)的种类,对临床采集的鹅蛔虫样品,在形态观察的基础上,用保守引物NC5和NC2扩增鹅蛔虫的ITS rDNA基因片段,将扩增产物经克隆测序后,获得大小为1 009bp的鹅蛔虫ITS rDNA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KC905082)。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鹅蛔虫5.8SrRNA基因与GenBank收录的鸡蛔虫(登录号为AJ001508)同源性为96%,而与不同地理株的鸽蛔虫的同源性在91%~96%之间;禽蛔科的鸡蛔虫、鸽蛔虫和鹅蛔虫同一进化分支,鹅蛔虫、鸡蛔虫和鸽蛔虫处于各自的独立进化分支。上述证明,鹅蛔虫是不同于鸽蛔虫的一个独立有效种,在系统发生关系上与鸡蛔虫更亲近。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