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879篇 |
免费 | 4694篇 |
国内免费 | 255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428篇 |
农学 | 1415篇 |
基础科学 | 1633篇 |
3944篇 | |
综合类 | 21756篇 |
农作物 | 3352篇 |
水产渔业 | 2170篇 |
畜牧兽医 | 5555篇 |
园艺 | 3276篇 |
植物保护 | 159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0篇 |
2024年 | 826篇 |
2023年 | 919篇 |
2022年 | 1925篇 |
2021年 | 1820篇 |
2020年 | 1753篇 |
2019年 | 1614篇 |
2018年 | 1116篇 |
2017年 | 2068篇 |
2016年 | 1207篇 |
2015年 | 2021篇 |
2014年 | 2134篇 |
2013年 | 2658篇 |
2012年 | 3602篇 |
2011年 | 3752篇 |
2010年 | 3323篇 |
2009年 | 3097篇 |
2008年 | 3020篇 |
2007年 | 2819篇 |
2006年 | 2365篇 |
2005年 | 1810篇 |
2004年 | 1135篇 |
2003年 | 690篇 |
2002年 | 710篇 |
2001年 | 707篇 |
2000年 | 607篇 |
1999年 | 191篇 |
1998年 | 37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1篇 |
1981年 | 11篇 |
1973年 | 1篇 |
1965年 | 2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10篇 |
1957年 | 1篇 |
1956年 | 15篇 |
1955年 | 5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根据文库载体序列与原组织蛋白酶表达序列标签(EST)设计引物,以大片吸虫cDNA文库为模板,进行Touchdown PCR与梯度PCR相结合的扩增反应,扩增产物克隆人pMD18-T载体。经鉴定后测序,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序列进行开放阅读框(ORF)、编码氨基酸序列、蛋白质同源性比较、二级、三级结构等分析;结果所获序列全长990bp,编码330个氨基酸,分子量36771.2u,等电点5.44;具有较明显的螺旋、片层和无规卷曲等二级结构,α螺旋占17.3%,β折叠占27.0%,无规卷曲占55.8%;具有2个较明显的跨膜区和2个疏水区,未发现明显的信号肽和糖基化位点;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对显示其属于半胱氨酸家族;三级结构同源建模预测显示其与组织蛋白酶K(PDB number 2f7dA)有49%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构建禽流感双价或多价DNA疫苗的可行性,本研究以本实验室前期研制的禽流感DNA疫苗p CAGGopti HA5为基础[其中含有禽流感病毒(AIV)A/Goose/Guang Dong/1/96(H5N1)的HA基因],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报告基因作为第二个目的基因,利用双启动子启动、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介导以及通过蛋白Linker编码序列连接融合表达两个目的基因的形式,构建了双启动子重组表达质粒pH5-eGFP、IRES介导的重组表达质粒pHIE以及融合表达重组质粒pH6E。并采用脂质体介导将这3种重组质粒分别转染293T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A和eGFP这两种目的蛋白的瞬时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这3种重组质粒均能够正确表达AIV的HA蛋白和eGFP。其中pH5-eGFP表达出两个独立的目的蛋白,而且互相不影响各自的表达和细胞定位;pH6E则以融合形式表达两种目的蛋白,由于HA蛋白具有膜定位信号,所以融合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膜上。本研究结果表明,双启动子表达质粒和双目的蛋白融合表达质粒适合用于构建AIV以及其他相关病原的双价DNA疫苗。 相似文献
13.
酶制剂在鸡饲料中的科学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外近年来有关酶制剂在改善饲料利用效率、提高家禽生产性能、减少疾病和改善禽舍环境等方面的实验结果。结合我国养鸡生产实际,从配合饲料的原料学特性、主要营养素的含量、鸡群的生理状况以及饲料的加工调制方法等方面阐述了提高酶制剂使用效果的原理和方法,对国内养鸡生产中合理使用酶制剂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金莲花产量抽样调查的样地最小面积与形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抽样调查是植物资源调查的一种重要方法,样地的面积与形状是抽样调查的基础,影响着调查的效率与精度。为确定野生金莲花产量抽样调查的最适样地面积与形状,设计了边长或半径逐步增大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3种样地,选择了Generalized Mitscherlich方程、Richard方程与Logistic方程拟合变异系数-面积的变化趋势。提出了以变异系数的变化率与调查费用最小为判据,确定样地最小面积的2种方法,并对不同形状的样地进行比较以确定适合的样地形状。结果表明,3种变异系数-面积曲线的拟合效果均较好,相关指数均达到0.94以上,但以Logistic方程最为稳定。以变化率确定的最小面积,同一样地形状表现为Richard方程>Logistic方程>Generalized Mitscherlich方程;采用同一个回归方程,样地最小面积表现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正方形与长方形较为接近。基于最小费用研究表明,同一样地形状采用不同回归方程所得最小费用相近,但最小面积各不相同;对于同一回归方程,样地最小面积同样表现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正方形与长方形相近的趋势。最后,综合确定正方形样地的最小样地面积为36 m2(6 m×6 m),长方形为32 m2(8 m×4 m),圆形为78.5 m2(半径5 m)。不同形状的样地,从所能达到的最小变异系数、相同面积与精度时的调查费用与不同回归模型反映的稳定性来说,长方形样地最好,正方形次之,但二者相差不大,圆形最差。 相似文献
16.
旨在制备抗猪细小病毒(PPV)非结构蛋白共有氨基酸的NS多肽多克隆抗体。根据GenBank(MK993540)公布的PPV基因组序列,克隆其非结构蛋白NS1、NS2共有基因序列(NS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进而将NS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重组质粒pET-32a-NS,转化至大肠埃希菌Rosetta(DE3)中进行诱导表达,利用镍柱亲和层析技术纯化表达的重组多肽,用重组多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结果显示,PPV杨凌株NS基因长258bp,编码86个氨基酸的多肽,是具有亲水性的非跨膜NS多肽,具有大量的B细胞线性表位。NS多肽在37℃、0.8mol/L IPTG条件下,诱导6h有大量的可溶性表达。免疫印迹试验结果显示,该多肽具有较好的抗原性。用纯化NS多肽免疫小鼠后获得鼠抗NS多肽的血清抗体效价为1∶12800。用制备的NS多克隆抗体检测纯化的NS重组多肽及真核表达的NS1蛋白,均能检测出相应特异性条带,为进一步研究NS蛋白在PPV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18.
为探究河北坝上地区饲草与作物对水资源的利用程度,本研究在河北省察北管理区种植3种一年生饲草(燕麦Avena sativa L.、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玉米Zea mays L.)和4种主要农作物(莜麦Avena chinensis Metzg.、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胡麻Linum usitatissimum L.、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通过种植试验比较一年生饲草和农作物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差异,得出以下结论:一年生饲草产量高于农作物,其平均水分利用率(52.93%)比农作物水分利用率(36.33%)高出16.60%,玉米产量(63.92 t·hm-2)最高,水分利用率最高(141.80%),马铃薯(19.53%)水分利用率最低;一年生饲草水分利用率由植株磷含量、植株钾含量、温度、细胞间CO2浓度、鲜干比共同解释;农作物水分利用率由茎叶比、植物氮含量和细胞间CO2浓度共同解释。 相似文献
19.
五指山猪H—FABP基因不对称PCR—SSCP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南五指山猪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对称PCR-SSCP和测序相结合技术,对海南五指山猪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第3内含子(intron 3)进行多态检测,并分析其与生长性状(体重、体高、体长、胸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五指山猪H-FABP基因intron 3中发现了3种基因型,分别命名为AA、AB、BB,对其中的纯合子AA、BB进行测序,发现intron 3的第335位点处发生了突变,都是由碱基A→G的转换造成.AA、AB、BB三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3.5%,18.2%,18.2%,A、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3%和27%.不同基因型个体各生长性状的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基因型之间的生产性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