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386篇 |
免费 | 4644篇 |
国内免费 | 254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361篇 |
农学 | 1404篇 |
基础科学 | 1623篇 |
3903篇 | |
综合类 | 21500篇 |
农作物 | 3327篇 |
水产渔业 | 2153篇 |
畜牧兽医 | 5472篇 |
园艺 | 3244篇 |
植物保护 | 158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0篇 |
2024年 | 822篇 |
2023年 | 918篇 |
2022年 | 1917篇 |
2021年 | 1810篇 |
2020年 | 1738篇 |
2019年 | 1596篇 |
2018年 | 1110篇 |
2017年 | 2053篇 |
2016年 | 1199篇 |
2015年 | 2003篇 |
2014年 | 2110篇 |
2013年 | 2629篇 |
2012年 | 3555篇 |
2011年 | 3691篇 |
2010年 | 3274篇 |
2009年 | 3069篇 |
2008年 | 2976篇 |
2007年 | 2769篇 |
2006年 | 2331篇 |
2005年 | 1766篇 |
2004年 | 1123篇 |
2003年 | 683篇 |
2002年 | 701篇 |
2001年 | 706篇 |
2000年 | 599篇 |
1999年 | 188篇 |
1998年 | 37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1篇 |
1981年 | 10篇 |
1973年 | 1篇 |
1965年 | 2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10篇 |
1957年 | 1篇 |
1956年 | 15篇 |
1955年 | 4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CHEN Jing-chao HUANG Hong-juan WEI Shou-hui ZHANG Chao-xian HUANG Zhao-feng 《农业科学学报》2015,14(5):919-925
Goosegrass is a worst grass weed in orchards and turf.The increased use of glyphosate for goosegrass control has led to the occurrence of many resistant populations.Although glyphosate has been used to control weeds for the past 30 years in China,few reports are available on glyphosate-resistant(GR) googegrass.In this study,we determined the GR level of 14 goosegrass populations from Chengdu and Guangzhou,China.Glyphosate only controlled 3.1 and 25.0%of the populations SL5 and SL1,respectively,at the dose of 1 680 g acid equivalent(ae) ha~(-1) at 14 days after treatment(DAT).In contrast,the susceptible population(XD1) was completely(100%) controlled.The resistant index(Rl) of SL5 and SL1 were 5.1 and 4.5,and the Rl for SL2,SL3 and ZC1 were 4.2,3.2 and 2.6,respectively.The Rl for other populations was range from 1.8 to 2.5.Under the dose of glyphosate at 1 640 g ae ha~(-1) at 10 DAT,shikimate accumulation in susceptible population XD1 was 17.6 and 16.4 times higher than SL5 and SL1,respectively.And the chlorophyll content in the plant leaf of populations SL1,SL2 and SL5 were decreased slightly ranging from 22.6 to 28.0.These results confirmed that the SL1,SL2,SL3,ZC1 and SL5 populations had evolved moderate resistance to glyphosate.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for the GR goosegrass populations confirmed in Chengdu,China. 相似文献
42.
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T+Pm)toxA基因序列(AF240778)设计1对引物,从猪源D型T+Pm中扩增出toxA基因片段(3858 bp),再根据toxA基因序列设计3对引物,分别扩增出ZQ(1084 bp)、ZH(1092 bp)、HM(906 bp)3个分段基因,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转入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融合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分析,发现ZQ、HM基因的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大小分别为75、50 kDa,ZH基因不表达。动物试验结果表明,HM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反应原性及一定的生物学活性,而ZQ重组蛋白没有免疫原性、反应原性及生物学活性。通过间接ELISA的方法检测抗毒素的阳性猪血清,结果表明,HM重组蛋白较天然蛋白具有更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43.
福木假尾孢菌Pseudocercospora elaeodendri的转录间隔区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PCR扩增福木假尾孢菌的转录间隔区序列(ITS)并测序,获得的基因序列长度为581bp,相似性分析发现其与假尾孢属不同种之间的ITS序列相似度极高。进一步对相似度高的不同种、属菌的ITS序列采用Neighbor-joining法构建系统进化树。遗传距离分析结果发现,试验菌株仅与同源性为100%的未知种名的假尾孢菌聚为一类。比较不同种的ITS碱基序列,结果表明,试验菌株与其它种之间的差异碱基分布于ITS1和ITS2区域,说明ITS能够体现假尾孢属的种间变异。 相似文献
44.
为测定花生中脂肪氧化酶(Lipoxygenases,LOXs;EC 1.13.11.12)活性,本研究在已有作物脂肪氧化酶LOX3 β-胡萝卜素耦合比色法基础上进行优化,建立了花生LOX3活力定量测定方法,确定最适取样量8mg,最适测定时间为反应开始后10~70s。利用该方法研究214份花生种质资源的LOX3活性分布,表明材料间酶活差异极显著(P<0.01)。对其中LOX3活力高低差异明显的24份材料进行扩繁,并在自然条件下进行18个月仓储试验,结果表明,花生LOX3活力与其种子活力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984,P<0.01), 高LOX3活力花生种子储藏寿命也较长。该结果为进一步探讨脂肪氧化酶与花生种子储藏特性的相关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5.
热误差是影响机床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主轴的热变形是机床总的热变形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在分析数控铣齿机主轴热源的基础上,计算发热量,确定边界条件,并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主轴系统的温度场模型并进行了数字模拟仿真,为主轴系统的进一步热变形控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46.
47.
农艺措施和保水剂对土壤蒸发和夏玉米
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研究黄淮海地区免耕夏玉米栽培节水问题,于2011年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农艺措施(播后镇压、秸秆覆盖)和保水剂对土壤蒸发和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玉米整个生育期平均,处理A(播后镇压)、B(播后镇压+秸秆覆盖)、C(播后镇压+保水剂)和处理D(播后镇压结合秸秆平茬覆盖和保水剂)比处理E(播种后覆土)在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增加了4.78%、7.96%、5.50%和11.08%,水分蒸发减少了16.33%、103.78%、28.37%和128.77%,产量提高了9.68%、17.60%、11.78%和24.01%,水分利用效率也增加了9.64%、17.55%、11.71%、23.96%,效益增加了1 536.34、2 516.42、801.74、2 553.10元/hm2.这种作用在夏玉米的生长前期更明显,拔节前的土壤水分比较,处理A、B、C、D比E增加了8.74%、15.81%、10.48%和20.28%,水分蒸发减少了17.81%、164.68%、40.35%和209.43%.处理D集成了镇压、秸秆覆盖、保水剂的作用,能够充分提高土壤水分含量和抑制水分蒸发.建议在黄淮海区夏玉米实行播后镇压结合秸秆覆盖等农艺措施,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再结合增加保水剂的应用. 相似文献
48.
为探究不同温度对云南盘鮈(Discogobio yunnanensis)仔稚鱼生长及存活率的影响,实验设置14、17、20、23和26℃五个温度梯度,以刚出膜且发育正常的云南盘仔鱼为实验对象,定期观察仔稚鱼的生长发育情况并统计死亡数量,测定全长、体长、体重等生长参数。结果显示:温度显著影响云南盘鮈仔稚鱼的生长发育及存活。随着温度的升高,发育进程加快;实验结束时,23℃组云南盘鮈口吸盘最早发育完整,20℃组云南盘鮈存活率最高。在整个实验过程中,20、23和26℃组间全长和体重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这几个温度对云南盘的全长、体重生长产生的效应大致相同。综合多种因素考虑,建议在实际生产中,以20~26℃作为云南盘的养殖温度。 相似文献
49.
瘤背石磺的生态习性观察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2003年4~7月,作者对江苏射阳河口滩涂的瘤背石磺作了生态调查,并在室内进行温箱试养,观察其运动、呼吸、消化、生殖及对刺激物的反应等。结果表明,瘤背石磺栖息在潮上带滩涂,其每千克土壤中含N 0.325g、P 0.020g、K 0.521g、Cl 0.084g、有机质7.68g,土壤pH值9.43,含盐量1.615;在温度20~28℃,湿度接近100%时瘤背石磺才出来活动和摄食;在人工饲养下,瘤背石磺喜食螺旋藻。从解剖上看,它用呼吸腔呼吸,外套膜切片中有钙质颗粒,说明该物种是腹足纲动物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类型,体现了肺螺亚纲的特征。 相似文献
50.
探究珍珠龙胆石斑鱼 (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 ♀×E. lanceolatus ♂) 最佳暂养温度,可为该鱼的保活流通提供理论依据。以0.5~1.0 ℃·h−1的速率将石斑鱼的暂养水温降至24、20、18和16 ℃,观察降温过程中石斑鱼的生理反应,测定暂养过程中的水质变化及鱼体保活时间、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等指标。结果显示,在24~16 ℃时石斑鱼的存活时间随暂养温度的降低呈上升趋势,水温维持在16 ℃时,水体中总氨氮 (TAN) 质量浓度增速较缓,鱼体存活时间最长 (109 h)。不同水温下暂养48 h后,鱼体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能力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与暂养前相比,16 ℃组石斑鱼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中补体蛋白3 (C3)、球蛋白 (GLB) 和总蛋白 (TP) 质量浓度显著上升,其余指标均无显著变化;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和过氧化氢酶 (CAT) 活性显著升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Px) 活性显著降低,但明显高于其他温度组,丙二醛 (MDA) 水平显著低于其他温度组。16 ℃暂养不仅能保持较好的水质,同时也能降低鱼体代谢水平,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从而降低氧化应激反应造成的损伤,适合作为珍珠龙胆石斑鱼的暂养和运输温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