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4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297篇
林业   171篇
农学   164篇
基础科学   117篇
  289篇
综合类   1295篇
农作物   243篇
水产渔业   103篇
畜牧兽医   624篇
园艺   121篇
植物保护   8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255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195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本文叙述了2010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考察队对四川及藏东南荞麦资源的详细调查结果.考察队共调查了40个乡镇的120个村,360余个村小组,共获得荞麦资源88份,其中苦荞资源64份,甜荞资源20份,野生荞麦资源4份.当地少数民族认知有价值的荞麦资源分别是长锥大粒型资源、短锥皮薄型资源、抗病资源、抗虫资源、抗旱资源和抗寒资源等.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水肥调控对水稻结实期叶片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6个早衰型和非早衰型杂交稻组合为试验对象,以常规水肥管理为对照,抽穗后对其进行限水胁迫(土壤水势限制在-25kPa左右)和增施氮肥(限水的同时增施10%N素粒肥)处理,分析水分亏缺和增加氮肥条件下,不同杂交稻组合叶片的衰老速率及抗衰老生理响应。[结果]水分亏缺加速叶片衰老,早衰型品种中优838、天优998和隆平601受水分亏缺影响较大,限水处理叶绿素衰减率比其他3个组合提高了6%~8%;增施N肥能提高叶绿素含量,延缓叶绿素降解。水分亏缺诱导叶片ABA含量上升,不同组合上升的幅度存在明显差异;各组合ABA含量对增施N肥反应不一致,中优838表现下降,其余组合表现不同幅度上升。不同组合的抗氧化酶活性对水分亏缺的响应存在差异;在限水的同时增施N肥,各抗氧化酶活性变化不尽相同。水分亏缺增加了各组合叶片MDA的积累。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绿素含量与各抗氧化酶活性均表现极显著正相关;叶片SOD活性与ABA含量正相关。[结论]该研究表明水稻叶片衰老速率、抗衰老生理活性以及对水分亏缺的响应存在品种差异;抗氧化酶活性不完全受ABA诱导升高;SOD活性可作为水稻逆境抗性指标;后期增施N肥对延缓叶片衰老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3.
红壤旱地芝麻防早衰叶面调控剂筛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速效肥料、生长调节剂及抗病药剂对保持芝麻生长中后期的正常生长都能起到积极作用。"磷酸二氢钾+硝酸铵+腐植酸+赤霉素"配制能有效防控红壤旱地芝麻早衰,在此配方基础上,添加代森锰锌能对防控芝麻叶部及茎部病害起到一定的作用,从而增强了红壤旱地上芝麻的抗早衰能力。  相似文献   
24.
萎凋是红茶、乌龙茶等发酵茶加工的重要工序之一,对茶叶感官品质影响明显。萎凋过程中,随着水分的不断散失,鲜叶的呼吸作用持续进行,内质成分发生剧烈变化,促使萎凋叶物理特性发生改变,为后续工序和品质形成提供特定的物质和叶形基础。文章对萎凋过程中鲜叶的物理特性和生化成分变化规律,以及目前萎凋工艺关键参数的调控技术等进行了系统综述。可精准调控环境温度、湿度、光照、通气状况等参数的设施萎凋技术是今后萎凋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5.
“概论”课理论性、现实性很强,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和改革攻坚深刻影响人们思想的形势下,如何讲好“概论”课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技能和知识结构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笔者在认真分析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方法改革和实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讲好讲活理论;采取互动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多的参与教学;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实践教学促进课堂教学;举办多种专题讲座,拓展学生思维和视野.  相似文献   
26.
测定黄连与黄连须、黄连茎叶主要生物碱含量并建立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分析其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采用HPLC分析比较黄连及黄连须、黄连茎叶中小檗碱、表小檗碱、药根碱、黄连碱、巴马汀含量差异并建立指纹图谱,通过羟自由基(·O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体外清除试验与总还原力试验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差异,应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HPLC指纹图谱与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结果发现小檗碱、巴马汀含量为黄连>黄连茎叶>黄连须;药根碱、黄连碱和表小檗碱含量为黄连>黄连须>黄连茎叶;总还原力为黄连>黄连茎叶>黄连须,·OH、DPPH、ABTS·+自由基清除力为黄连茎叶>黄连>黄连须;总还原力与各峰均有较强相关性,·OH、DPPH、ABTS·+自由基清除力与4号峰相关性较强。说明黄连茎叶体外抗氧化活性较强,黄连须与黄连茎叶均有一定药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27.
试验通过分析饲粮不同赖氨酸水平对云岭红肉鸡生长性能、氮沉积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确定云岭红肉鸡饲粮赖氨酸的适宜需要量。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将180只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1日龄云岭红肉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5组试验鸡饲喂的饲粮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85%、0.95%、1.05%、1.15%、1.25%。结果表明:赖氨酸水平对试验鸡的期末体重、全期增重、平均日增重及料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当赖氨酸水平为1.15%时期末体重最大739.21 g,全期增重最大701.66 g,平均日增重最大24.19 g,料重比最低1.68。不同赖氨酸水平对丝氨酸、甘氨酸和组氨酸的表观代谢率影响显著(P<0.05)。对血清总氨基酸和血清尿素氮影响显著(P<0.05)。研究表明,0~4周龄云岭红肉鸡适宜赖氨酸水平最适量为1.15%。  相似文献   
28.
为加快奶牛养殖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促进奶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助力新疆“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笔者所在团队对新疆8 个地州、35 个县、85 家规模化奶牛场进行了实地查看走访、数据采集,重点对牛群结构及生产技术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大部分奶牛场的牛群结构都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共性问题,影响了奶牛场的经营效益与长期发展。本文对问题进行了汇总,并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措施,旨在引起奶牛场经营者的重视,同时也为日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人工驯养野生动物是获取野生动物产品的重要手段,但是非法盗猎的野生动物产品以人工饲养的名义进入市场,就会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形成挑战。因此,准确鉴别市场上的动物产品是来自养殖场还是野外,是保护野外种群,维持养殖业正常秩序的关键。本研究以北美水貂(Neovison vison)为例,基于颧骨内侧空间(ZAS)、颧宽(ZAA和ZBA)、颅基长(BSL)、下颌长(MDL)、眶后收缩(POC)和最大面部宽度(GFB)等量度,建立了9个头骨形态计量学指标:POC/GFB、POC/BSL、POC/MDL、ZAS SQRT/BSL、ZA SSQRT/MDL、ZBA×BSL/2ZAS、ZBA×MDL/2ZAS、ZBB×BSL/2ZAS和ZBB×MDL/2ZAS。野生组(n=32,9雄23雌)和饲养组(n=45,35雄10雌)的比较表明,除POC/GFB外,所有指标对于在两组样品之间均有显著差异,整体判别正确率为73.2%—85.5%。在性别已知的情况下,雄性的整体正确率为82.4%—93.8%,雌性为41.7%—85.7%。为此,应针对不同性别、不同来源的动物建立相应的参考数据,利用似然比进行鉴别。本研究的结果不仅可用于北美水貂的鉴别,也为其他小型食肉动物的鉴别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30.
为调查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在东北地区的流行病学情况和耐药性,本研究对来自东北地区3个大型奶牛场采集的330份奶样进行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耐药表型的检测,并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离株的亲缘性分析,对表皮葡萄球菌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同时应用PCR扩增分离株中携带的相关耐药基因。研究结果表明,在330份奶样中共分离到表皮葡萄球菌32株(9.7%),腐生葡萄球菌34株(10.3%);PFGE分析共获得9种不同谱型的表皮葡萄球菌和11种不同谱型的腐生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两种菌对青霉素(70%)、苯唑西林(60%)和林克霉素(55%)的耐药率较高,主要耐药基因为lnu(B)(40%)、erm(B)(30%)和mec A(25%)。本研究结果揭示了东北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的耐药谱和流行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奶牛乳房炎的防控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