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10篇
  免费   1838篇
  国内免费   2592篇
林业   1838篇
农学   1516篇
基础科学   1315篇
  2690篇
综合类   13726篇
农作物   2010篇
水产渔业   1148篇
畜牧兽医   4445篇
园艺   2029篇
植物保护   1223篇
  2024年   209篇
  2023年   578篇
  2022年   1237篇
  2021年   1298篇
  2020年   1167篇
  2019年   1139篇
  2018年   825篇
  2017年   1337篇
  2016年   881篇
  2015年   1321篇
  2014年   1412篇
  2013年   1715篇
  2012年   2419篇
  2011年   2435篇
  2010年   2267篇
  2009年   1899篇
  2008年   2034篇
  2007年   1856篇
  2006年   1543篇
  2005年   1285篇
  2004年   827篇
  2003年   422篇
  2002年   501篇
  2001年   465篇
  2000年   432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5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5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番茄与黄瓜远缘嫁接愈合口形成过程的组织解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番茄/黄瓜远缘嫁接不亲和时愈合口的形成过程,为后期砧穗间信息互作的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以黄瓜‘新泰密刺’、黑籽南瓜和番茄‘中杂9号’为试材,采用下胚轴斜靠接方法远缘嫁接番茄/黄瓜(接穗/砧木),嫁接组合黄瓜/南瓜、黄瓜/黄瓜作为嫁接亲和性的对照。观察嫁接后第2、5、8和15天嫁接苗生长形态变化并统计成活率,对比分析黄瓜的近缘及远缘嫁接的嫁接口愈合过程。结果表明:1)嫁接接口处石蜡切片结果显示,对照黄瓜自嫁接和黄瓜与南瓜的嫁接均经历了相同的愈合过程,并最终成功地建立了形成层与输导组织,得以正常生长;2)分别用经木质部运输的品红溶液、经韧皮部运输的HPTS染料标记嫁接苗,结果显示远缘的番茄与黄瓜嫁接后,砧木与接穗虽然可以各自分化出愈伤组织,但二者愈伤组织的薄壁细胞无法真正地融合,机械性地对接在一起的木质部可以运输水分,使得番茄接穗不萎蔫,但韧皮部并未连通,无法进行其光合及同化产物运输、维持其生命活动,初步解释了远缘嫁接不亲和的解剖学过程。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双酰胺类杀虫剂四唑虫酰胺对斜纹夜蛾的室内生测和田间药效试验。【方法】采用人工饲料混药法测定四唑虫酰胺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毒力,采用机率值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用SAS统计分析系统计算毒力回归方程和LD50。用喷洒药剂悬浮液的方法进行田间试验,使用邓肯新复极差法(DMRT)对不同处理防治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四唑虫酰胺对斜纹夜蛾的LD50为0.58 μg/g,氯虫苯甲酰胺对斜纹夜蛾的LD50为1.12 μg/g,四唑虫酰胺的杀虫活性较高,但与氯虫苯甲酰胺的差异不显著。药后3 d,18%四唑虫酰胺悬浮剂7.5和10 mL/667m2处理对斜纹夜蛾的防效分别为85.00%和87.87%,显著高于5.0 mL/667m2 药剂处理,与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45 mL/667m2处理差异不显著。药后7 d,18%四唑虫酰胺悬浮剂 3个浓度处理对斜纹夜蛾的防效与5%氯虫苯甲酰胺 45 mL/667m2处理差异不显著。药后 14 d,18%四唑虫酰胺悬浮剂10 mL/667m2处理的防效显著高于5.0和7.5 mL/667m2药剂处理,但与5%氯虫苯甲酰胺 45 mL/667m2处理差异不显著。【结论】18%四唑虫酰胺悬浮剂对斜纹夜蛾具有良好的的防治效果,且随着浓度增高其防效增大。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明确不同生态位风景游憩林的优势树种和结构特征,可揭示风景游憩林构建的规律和存在的问题。  方法  采用群落生态学的方法,以900 m2样方为单元,分别在佛山千灯湖公园(20个样方)、文华公园(40个样方)、平洲公园(20个样方)设置风景游憩林群落样地,结合高分遥感影像,进行每木调查。先对径级、高度级和冠面积划分等级,再进行不同类型风景游憩林的差异分析。  结果  ①千灯湖公园的大径级、大高度级和大冠面积等级的主要树种为非洲楝Khaya senegalensis,均比文华公园和平洲公园单一;②在3个样地的有林地和建筑旁林地中,中径级乔木占相对优势明显,大径级乔木占比最少,疏林地和亲水林地小径级乔木占相对优势明显,大径级乔木占比最少;③在3个样地的有林地和建筑旁林地中,中层乔木占比最多,上层乔木占比最少,疏林地和亲水林地下层乔木相对优势明显,上层乔木占比最少;④在3个样地的风景游憩林中,中冠面积等级乔木占比最多,大冠幅等级占比最少。  结论  3个样地森林群落均具备热带或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植物区系特征。3个样地的有林地和疏林地(核心林地)、亲水林地和建筑旁林地(边缘林地)内部径级分布均表现出差异。风景游憩林所在位置由城市核心区、次核心区、城郊的过渡,其高度级分布差异逐渐变小。由于树冠是受人为干扰影响最强的生长指标,须开展长期的动态冠面积监测才能反映真实的分布趋势。图3表4参20  相似文献   
994.
995.
天蚕5龄中期幼虫经保幼激素类似物methoprene,蜕皮激素类似物-ecdysone处理后,幼虫期 卵巢发育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化蛹第1日的雌蛹用methoprene和蜕皮激素20-hydroecdysone处理 的结果表明,蜕皮激素促进蛹期卵巢发育,而保幼激素则反之,5龄中期幼虫经methoprene处理似能提 高成虫怀卵量,而蜕皮激素则反之。还讨论了这两种激素在天蚕制种中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96.
从抗肿瘤、抗衰老、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三方面对工蜂幼虫、蛹的药理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明,工蜂幼虫、蛹对小鼠S180肿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瘤率分别达60.92%和64.37%,荷瘤小鼠的生命延长率分别达80. 65%和81. 74%;工蜂幼虫、蛹能提高大鼠脑、肝脏和血液中SOD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提高小鼠脑组织中RNA和蛋白质的含量;工蜂幼虫、蛹能提高小鼠T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碳廓清指数和胸腺指数,具有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工蜂幼虫、蛹的药理作用与蜂王幼虫相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97.
对中华虎凤蝶杭州种群与南京种群间主要生物学特征作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群除在各龄幼虫历期及取食量上有一定差异外,在卵孵化时间分布、幼虫存活率、幼虫总历期与总取食量、蛹历期及化蛹时间分布、羽化进度等生物学特征上并无明显差异。可见,中华虎凤蝶各种群间主要生物学特征极为相似。作者建议当某地种群濒危成数量急剧减少时,可通过引进异地种群加以补充。  相似文献   
998.
福建省花生青枯病菌致病型及生物型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采自福建 10个县 (市 )花生青枯病株标样中 ,分离出花生青枯病原菌菌株 72个 .对其中有代表性的15个菌株进行致病型测定 ,2 9个菌株进行生理生化测定 .供试菌株在鉴别寄主上的致病反应表明 ,福建省的花生青枯病菌属于致病型 和 ,其中以致病型 为主 .对乳糖、麦芽糖、纤维二糖、甘露醇、山梨醇和甜醇的利用能力以及对硝酸盐的还原作用表明 ,除晋江菌株的硝酸盐还原作用不产生气泡 ,定为生物型 - 4 ,同安菌株由于不利用三糖而利用三醇定为生物型 外 ,供测的其他菌株都属于生物型  相似文献   
999.
小麦根系生理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大量阅读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小麦根系生理研究的意义、历史和现状,并对其研究前景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000.
水稻籼粳亚种间F1抽穗期与RFLPs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5个籼稻和6个广亲和粳稻品种,按5×6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30个组合, 计算杂种F1抽穗期杂种优势;并采用113个RFLP标记,检测11个亲本间的RFLP多态性,计算籼粳亚种间F1的基因型杂合度,分析杂种F1的抽穗期及其杂种优势与基因型杂合度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籼粳亚种间F1的抽穗期呈负向优势,F1的抽穗期及其杂种优势与基因型的杂合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