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11篇
  免费   523篇
  国内免费   952篇
林业   618篇
农学   469篇
基础科学   461篇
  895篇
综合类   4705篇
农作物   566篇
水产渔业   310篇
畜牧兽医   1926篇
园艺   626篇
植物保护   410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190篇
  2022年   481篇
  2021年   442篇
  2020年   417篇
  2019年   383篇
  2018年   348篇
  2017年   433篇
  2016年   317篇
  2015年   461篇
  2014年   500篇
  2013年   616篇
  2012年   826篇
  2011年   808篇
  2010年   785篇
  2009年   743篇
  2008年   748篇
  2007年   632篇
  2006年   517篇
  2005年   419篇
  2004年   237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The last step of ethylene biosynthesis in higher plants is to convert 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 (ACC) to ethylene by ACC oxidase (ACO). In our investigation, a cross-introns genomic DNA gene encoding ACC oxidase, PsgACO, was isolated from Paeonia suffruticosa. It revealed that PsgACO (FJ855434) has 1281 bases, containing four exons and three introns, encoding 312 amino acids. The four exons stretched from 1 to 105, 217 to 434, 592 to 925 and 1000 to 1281 bases. A splicing junction sequence of all the exon-introns conformed to the GT-AG rule in the cross-intron genomic DNA sequence of the ACO gene. PsgACO showed high homology to many characterized ACC oxidases both at the nucleic acid and amino acid levels. As well, twelve amino acid residues were conserved among many ACOs from other species. A phylogenetic tre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amino acid of ACOs is quite conserved among the different eudicots. The phylogenetic tree showed that both the tree peony and herbaceous peony are quite isolated taxa. Bioinformatic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ACO is 35.29 kD, with a theoretical pI of 5.25. It is a non-secrete, stable hydrophilic protein, located in the cytoplasm.  相似文献   
52.
以甲醛为固化剂,盐酸为催化剂,固化处理木材液化物初纺纤维后得到木质碳纤维原丝.利用FT-IR考察了盐酸浓度、固化时间、升温速率对固化后木质碳纤维原丝化学结构变化的影响,并分析了原丝的固化增强机理.结果表明:随盐酸浓度和固化时间的增加,原丝1610~1510、1455、900~650 cm-1处吸收峰强度都逐渐降低;随升温速率的增加,原丝3423、2925 cm-1处吸收峰逐渐减弱,1610~1510、1454 cm-1处吸收峰强度先减弱后增强,1101、900~650 cm-1处吸收峰强度却明显增加.固化过程中原丝结构上的芳环与固化液中的+CH2OH离子发生的交联反应,以及酚羟基之间、酚羟基与固化液中+CH2OH离子之间发生的脱水缩合反应,促使了原丝内部网状交联结构的形成,提高了原丝的强度.  相似文献   
53.
为了探寻氮限制条件下作物光能截获特征的变化规律,为黄淮海平原一年两熟农作制中夏播作物配置策略调整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在河南省获嘉县采取裂区设计,主区为常规施氮和不施氮2种施氮水平,副区为玉米、大豆、花生3种不同夏播作物,分析限氮处理条件下3种作物的光能截获和干物质量相关性状的关系.在作物生育期中共选取5个时间点,测量叶...  相似文献   
54.
2006~2009年,从野生桂华鲮人工驯化培育入手,开展了桂华鲮的性成熟周期和个体生殖力等繁殖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野生桂华鲮可在池塘人工培育条件下性腺发育成熟,初次性成熟年龄为3冬龄;繁殖盛期为3月底至5月初,每年产卵1次,产沉性卵;成熟卵径为1.60~1.80 mm,吸水膨胀后为2.00~2.30 mm;3~5冬龄的桂华鲮绝对生殖力为1.31~3.12万粒,相对生殖力为18.6~23.0粒/g;绝对生殖力与体重、体长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使用鲤鱼脑垂体(PG)、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和地欧酮(DOM)3种药物混合对成熟亲鱼注射催产,催产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55.
中国6种犬科动物直针毛的扫描电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扫描电镜对我国分布的6种犬科动物背部和腹部直针毛的鳞片花纹类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种犬科动物直针毛鳞片花纹类型主要有杂波型、长瓣型、杂瓣型、扁平型和方瓣型,毛鳞片形态在属间和种间存在差异,同一种类身体不同部位毛的鳞片形态也有差异,同一根毛的不同部位也存在差异.依据本项研究,笔者探讨了利用犬科动物毛鳞片花纹进行物种识别的可行性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不同水、氮用量对不同棉花品种籽棉产量的影响及其差异.[方法]采用三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三因素指品种(V)、氮(N)和水(W).[结果]随着氮肥用量和灌水量的增加,2个棉花品种籽棉产量均显著增加,但过大的灌水量会使产量有所下降,各处理中产量最大值出现在N2W2处理(N2:360 kg/hm2;W2:4 500 m3/hm2);品种间籽棉产量标杂A1显著高于新陆早33号,在低水低氮和高水低氮处理(N1W1、N1W3)2品种籽棉产量差异不显著,其他各处理品种间籽棉产量都达到显著差异水平.[结论]针对不同棉花品种采用适宜的水肥调控措施,能够显著提高产量和水肥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7.
为探讨雌激素和雄激素对鸡胚额骨成骨细胞(OB)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及其受体mRNA转录的影响,用雌激素(17β雌二醇)和雄激素(十一酸睾酮)单独以及联合处理鸡胚额骨成骨细胞,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荧光定量PCR检测成骨细胞中雌激素受体(ER)及雄激素受体(AR)mRNA的转录。结果显示:一定浓度的雌激素或雄激素在24h内均能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促进成骨细胞的细胞周期进程,但对细胞凋亡无明显作用。雌激素单独或联合雄激素作用能上调ERmRNA的转录,对ARmRNA的转录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58.
通过膜下滴灌条件下海岛棉多水平氮肥试验,分析了海岛棉倒四叶叶柄硝酸盐浓度、生物量、植株全氮和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海岛棉倒四叶叶柄硝酸盐浓度能够快速、灵敏地反映作物的氮营养状况,可用作海岛棉的氮素营养诊断及氮肥需要量的测算指标.用一元二次模型模拟氮肥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得到经济氮量为206 kg/hm2,相应产量为1 182 kg/hm2,棉株花期叶柄硝酸盐浓度与施氮量和产量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以此为依据建立海岛棉植株硝酸盐诊断的氮肥推荐模型,并计算出花期时不同硝酸盐测试值所对应的氮肥追肥用量.  相似文献   
59.
以甘薯品种济薯21和徐薯18的茎尖为材料,采用不同激素配比,对甘薯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及高效植株再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济薯21和徐薯18较适宜的茎尖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分别为MS+0.5 mg/L 6-BA+2.2 g/L KC l+2.0 mg/L 2,4-D和MS+2.0 mg/L 2,4-D;济薯21胚性细胞团在MS+1.0 mg/L ABA+1.0 mg/L GA3培养基上植株再生率最高,达到96%,徐薯18胚性细胞团在MS+1.0 mg/LABA培养基上的植株再生率最高,达到91%。  相似文献   
60.
抗白粉病小偃麦异附加系的选育及细胞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源于中间偃麦草的八倍体小偃麦TAI7047为供体、感白粉病的普通小麦优质品种晋太170为受体,通过杂交、回交,从其BC1F4杂种后代中选育出小偃麦种质系CHadd7001和CHadd7002。形态学、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它们的主要形态性状介于双亲之间,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分别为2n=44。白粉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中间偃麦草,CHadd7001,CHadd7002及其供体亲本TAI7047对白粉病均免疫,而受体亲本晋太170则高感白粉病,说明其抗性可能均来源于中间偃麦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