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99篇
  免费   421篇
  国内免费   809篇
林业   471篇
农学   411篇
基础科学   388篇
  755篇
综合类   3805篇
农作物   506篇
水产渔业   237篇
畜牧兽医   1662篇
园艺   533篇
植物保护   361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175篇
  2022年   449篇
  2021年   394篇
  2020年   389篇
  2019年   349篇
  2018年   318篇
  2017年   395篇
  2016年   284篇
  2015年   393篇
  2014年   417篇
  2013年   493篇
  2012年   652篇
  2011年   608篇
  2010年   609篇
  2009年   599篇
  2008年   601篇
  2007年   485篇
  2006年   412篇
  2005年   325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QFM合剂麻醉剂量对犬肝、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QFM合剂是一种新型的犬用复合麻醉制剂。本试验旨在研究其对犬肝、肾功能的影响。试验用7条犬肌肉注射QFM合剂0.15~0.2mL(每千克体质量),观察比较了注药前、后犬血清GOT、GPT、AKP活性和尿素氮、肌酐含量的变化。结果证明:注药前、后犬血清GOT、GPT、AKP活性和尿素氮、肌酐含量的变化差异不显著,在正常生理范围内。说明QFM合剂应用于犬的麻醉,时犬的肝、肾功能无明显不良影响,进一步证明了QFM合剂应用于犬的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32.
为探讨硒缺乏对鸡空肠中肥大细胞(MC)的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将10只鸡随机分成低硒试验组(饲喂低硒日粮0.032 mg/kg)和正常对照组,在75日龄时断头处死立即取出空肠,进行甲苯胺蓝、长时间甲苯胺蓝、阿利新蓝-藏花红染色、阿利新蓝-高碘雪夫氏反应和醛品红-阿利新蓝5种染色并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采用不同染色方法所获得的MC数量、大小、形态、颜色及颗粒的黏多糖成分均不相同.电镜下,MC细胞胞浆内充盈大量的特征性颗粒,颗粒内容物呈均质状,电子密度高低不等,核圆形或椭圆形,胞质中可见高尔基复合体和较多的线粒体;试验组可见MC数量显著增加并与变性细胞紧密相邻,异染色质增多,核偏位或固缩,胞质稀疏,同时可见MC内颗粒内容物释放后的空隙或空泡.因此,组化染色提示肥大细胞存在不同亚型;试验组MC数量明显增加,这提示MC是重要的免疫细胞之一,在机体的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3.
为了研究猪圆环病毒2型(PCV2)核酸疫苗在小鼠攻毒试验中的免疫保护效果,以PCV-2 GXWZ-1株为模板,扩增出ORF2基因及其截短基因8个片段(A(ORF2)、B(51-100aa)、C(101-150aa)、D(181-235aa)、E(151-200aa)、F(51-150aa)、G(101-235aa)、H(51-235aa)),将其插入到pcDNA3.0载体中,构建出真核表达质粒,并将其转染至PK-15细胞,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其瞬时表达情况。将试验小鼠随机分成9组,其中免疫组7组,阴阳性对照各1组,将纯化的真核表达质粒对小鼠进行组合免疫;二免后,用经处理过的PCV-2 GXWZ-2株阳性病料悬液腹腔注射免疫组和非免疫对照组小鼠,阴性对照组用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其后进行体重记录、病理切片制作及PCR检测。结果表明:共有6个真核表达质粒成功在PK-15细胞中表达。在攻毒后的3周内,阳性对照组小鼠PCR诊断均为阳性;免疫组中,部分组小鼠在攻毒后第1周或在第2周为阳性,到第3周时各免疫组小鼠全部为阴性;阴性对照组始终为阴性。免疫组在病理保护学方面明显优于非免疫对照组,非免疫对照组的体重增长速率略低于免疫组和阴性对照组。由此可见猪圆环病毒2型核酸疫苗在小鼠攻毒试验中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4.
"龙桑1号"不同部位中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龙桑1号"不同部位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含量。结果:不同部位中DNJ含量差异很大,其中桑根皮中含量最高,为0.624%;秋采桑叶中含量最低,为0.074%。  相似文献   
35.
草地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碳汇潜势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本研究用综合顺序分类法(CSCS)分析了1950-2000年和2001-2050年期间的草原类型演替及碳汇动态。证明中国草地的碳汇主体依次是冻原和高山草地、温带湿润草地、斯泰普草地和半荒漠草地大类,占中国潜在草地总面积的85.52%,年碳汇潜力占中国潜在草地年碳汇潜力的93.29%。全球草地的碳汇主体是萨王纳、冻原和高山草地大类,两者的面积和占全球潜在草地总面积的48.50%,年碳汇潜力占全球潜在草地年碳汇潜力的72.22%。在全球气候暖干化的强(A2a)、弱(B2a)情景下,与当前(1950-2000年)情景相比,中国将呈现草地面积减少,林地面积增加的态势;与中国的趋势相反,全球将呈现草地面积增加,林地面积减少的态势。在全球暖干化的A2a和B2a模式下,草地年碳汇潜力,中国将分别提升14.6%和18.5%,全球将分别提升17.3% 和16.8%。但两者的增长方式不同,全球是以温带湿润草地大类年碳汇潜力大幅增加为特征,而中国是以负增长为特征。我国的暖干化趋势在草地年碳汇潜力上的反映较之全球更强烈。尽管造成全球气候暖干化的自然因素远非人力所能控制,但系统问题只能靠系统综合的办法治理。这是草地工作者当前的使命。  相似文献   
36.
从某迪卡猪场1998年5月到2000年年初的1234窝产仔记录中,分别对A、B、C、E、F每个纯系和AB、CD、EF、ABCD杂交组合中母猪的繁殖性能进行了统计,计算了不同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率,从育种的角度分析了迪卡猪商品代具有很高生产性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37.
绞股蓝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绞股蓝为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其主要药效成分为绞股蓝皂甙,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可以降低血脂、提高免疫力、抑制肿瘤、防止衰老、保护心脏和肝脏、降低血糖、镇静止痛及抗溃疡等.绞股蓝已被开发为产品大量用于药品、食品、饮料、保健茶和化妆品.文章介绍了近几年绞股蓝的研究情况,包括其主要成分、药理作用、应用现状以及开发前景,并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8.
奶牛无浆体病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边缘无浆体(Anaplasma marginale)高度保守的msp5基因,建立了奶牛无浆体病PCR诊断方法。特异性试验表明与牛巴贝斯虫、双芽巴贝斯虫、温氏附红细胞体、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牛白细胞DNA无交叉反应;敏感性试验表明可检测到约200个感染红细胞。利用该方法对黑龙江省西部多个养牛场送检的140份血样进行检测,其中曾出现过高热、气喘、流涎和贫血等临床症状的"无名高热"奶牛血样95份、无临床症状奶牛血样45份,结果有上述临床症状奶牛PCR血样阳性率为44.2%,无症状奶牛血样PCR阳性率为13.3%。从而证实无浆体是引起奶牛"无名高热"的病原之一。  相似文献   
39.
2000-2014年宁夏草地蒸散时空特征及演变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蒸散是水文-生态过程耦合的纽带,对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十分重要,研究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草地生态系统蒸散变化特征对于区域农牧业发展、生态恢复与重建和构建生态屏障意义明显。基于2000-2014年MOD16地表蒸散数据,利用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和重新标度极差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宁夏草地近15年的蒸散时空分布格局与演变规律,并讨论了可能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0-2014年,宁夏草地蒸散量介于177.51~274.43 mm,平均值为228.03 mm;受降水的年际波动影响,全区草地蒸散量在近15年呈不显著的上升趋势(P>0.05),不同类型草地的年蒸散量和月蒸散变化动态差异明显;从空间上来看,宁夏草地的多年平均蒸散量存在较强的空间异质性,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北部最低为135.84 mm,南部最高可达732.12 mm,但波动性不强;近15年,宁夏北部草地的蒸散以下降为主,降幅自北向南递减,中部和南部以上升为主,增幅自北向南递增,但大部分区域的蒸散变化幅度较小,总体变化不显著;未来,全区草地蒸散的正向特征显著,趋势发生反转的草地比例较小;降水量是决定全区草地蒸散空间分布格局和年际波动的主要因素,人类生产活动主导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局部蒸散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0.
通过对紫花苜蓿田杂草种类及发生规律的调查研究,表明通辽地区紫花苜蓿田有13科31种杂草,以一年生杂草为主;优势杂草藜、酸模叶蓼、打碗花、稗、反枝苋等呈集群分布;主要杂草发生时间在紫花苜蓿播种后10d左右进入出苗高峰期;一年生杂草大量发生时间在5~6月份,二年生和多年生杂草易常年发生;以禾本科稗草,阔叶类杂草藜、反枝苋、酸模叶蓼、打碗花发生最为普遍,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