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728篇 |
免费 | 544篇 |
国内免费 | 1008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658篇 |
农学 | 527篇 |
基础科学 | 467篇 |
990篇 | |
综合类 | 5351篇 |
农作物 | 630篇 |
水产渔业 | 296篇 |
畜牧兽医 | 2106篇 |
园艺 | 781篇 |
植物保护 | 47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5篇 |
2023年 | 188篇 |
2022年 | 510篇 |
2021年 | 464篇 |
2020年 | 458篇 |
2019年 | 414篇 |
2018年 | 367篇 |
2017年 | 486篇 |
2016年 | 369篇 |
2015年 | 567篇 |
2014年 | 572篇 |
2013年 | 692篇 |
2012年 | 958篇 |
2011年 | 925篇 |
2010年 | 940篇 |
2009年 | 885篇 |
2008年 | 905篇 |
2007年 | 715篇 |
2006年 | 542篇 |
2005年 | 427篇 |
2004年 | 222篇 |
2003年 | 145篇 |
2002年 | 123篇 |
2001年 | 111篇 |
2000年 | 136篇 |
1999年 | 56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62年 | 4篇 |
1957年 | 2篇 |
1956年 | 4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基因外显子3和外显子4在松辽黑猪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研究该基因对松辽黑猪部分重要生长、胴体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3对引物中,只有p3的扩增片段存在多态性。p3的扩增片段在松辽黑猪中检测到AA、AB和BB 3种基因型;测序分析发现BB型与AA型相比在IGF-Ⅱ基因(AY044828)第21585 bp处有G→C突变,松辽黑猪AA、AB和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6956、0.2609和0.0435。AA基因型对瘦肉率(P<0.05)、日增重(P<0.05),BB基因型对平均背膘厚(P<0.01)有正遗传效应,对其他性状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72.
73.
运用微卫星标记对中国地方绵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30对微卫星引物,以中国西部7个地方绵羊(Ovi saries)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基因频率、平均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及有效等位基因数目(Ne),并根据共祖遗传距离矩阵进行UPGMA聚类分析,评估其品种内和品种间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在30个座位中,共检测到239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座位等位基因数为8个;品种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9~3.4个,座位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9~5.3个;座位平均杂合度为0.320~0.818,品种平均杂合度在0.656~0.719之间,座位平均PIC为0.388~0.786,品种平均PIC在0.590~0.666之间。聚类分析表明各绵羊品种聚类结果与其来源、育成史和地理分布基本一致,其中有争议之处仍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4.
杂交狼尾草作为能源植物的产量和品质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2006~2009年在北京地区进行田间试验,研究杂交狼尾草作为草本能源植物的适应性、生物质产量和品质特性。结果表明:在北京地区杂交狼尾草不能越冬,其干物质产量可达40.14~48.54t/hm2,热值为17.02MJ/kg,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分别为36.15%、21.01%和8.92%,碳、氢、氮元素含量分别为41.86%、5.62%和1.52%,C/N为27.54∶1,灰分含量为9.26%,灰熔点的变形温度、软化温度、半球温度和流动温度分别为942.0℃、980.8℃、1010.3℃和1054.8℃。杂交狼尾草适宜作为草本能源植物在北京及周边地区推广应用,但存在不能越冬和生物质含水量下降速率慢的缺点。 相似文献
75.
基于土地利用/覆盖的甘肃省景观生态风险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景观类型丰富多样,在中国西部地区的生态安全中起关键性作用,也为当地发展提供着重要的物质基础和生态服务。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活动的影响,甘肃省部分地区生态环境的安全与稳定遭到严峻挑战。本研究基于欧洲航空局全球土地利用/覆盖数据(CCI-LC),利用动态度、转移矩阵方法分析了2005-2019年甘肃省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特征;通过构建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并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分析了景观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2005-2019年间,裸地面积减少最多,变化率1.88%,耕地次之,变化率2.31%;草地面积增加最多,变化率1.83%,建设用地次之,变化率191.08%。2)所有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中,建设用地的动态度最高且在整个研究时期内变化速率都保持在较高水平,综合动态度最大的时期为2010-2019年。3)土地利用/覆盖转移矩阵主要表现为耕地、林地、草地、裸地之间的转入与转出以及其他土地类型向建设用地的转入。4)2019年整体的生态风险值较2005年明显上升。其中低风险区和较低风险区面积最多,转化最频繁;中等风险区、较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面积虽然较少,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增长。... 相似文献
76.
为探究放牧和降水变化对植物功能群的影响,本文以内蒙古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野外控制试验。试验设置围封和适度放牧,分别进行模拟降水处理(减少降水量50%、自然降水、增加降水量50%、增加降水量100%),并在每年8月观测植物群落组成。结果表明:减水会降低植物功能群多样性、生物量和物种数量,增水有利于植物功能群多样性的提高。多年生丛生禾草多样性随降水量的增加而升高。同时,对降水梯度和功能群多样性进行拟合分析发现,降水量低于年降水量16%则不利于除灌木、半灌木外其他功能群植物的生长。围封草地增水67%~79%时,功能群的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值均较高,功能群多样性较高;由于放牧提高了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放牧地各指数在增水26%~50%时较高,功能群多样性较高。综上,适度的放牧及水分补充有利于提高植物功能群多样性。 相似文献
77.
为更好地利用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野生资源,本研究从我国青藏高原、西北、华北、东北地区以及国外部分地区共采集了1 723份野生披碱草属种质资源,通过表型特征观测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共鉴定出了990份野生老芒麦种质,246份垂穗披碱草种质,并测得老芒麦的DNA含量在5.86~7.30 Gb之间,平均DNA含量为6.66 Gb;垂穗披碱草材料的DNA含量在9.50~10.36 Gb之间,平均DNA含量为9.97 Gb。研究结果显示,在西北、华北以及东北地区的部分野生老芒麦材料在苗期基部叶鞘出现了绒毛,分析发现该表型出现的概率与经度和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海拔、年年均气温以及年平均降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表明老芒麦苗期基部叶鞘绒毛的有无与环境因子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可能是老芒麦种质应对不同环境类型的适应性机制之一。本研究为老芒麦的形态鉴定提供了新的依据,为老芒麦种质资源挖掘和育种应用提供了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究适宜的高寒矿区生态恢复措施。【方法】通过有机肥改良土壤的方法在青海木里矿区设置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探究不同有机肥施用量(低、中、高)和3种播种方式(条播、穴播、撒播)对高寒矿区植物群落的生长特征和土壤养分的影响,并对其投入和产出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低有机肥施用量与撒播相结合(Y1F3)的方式,其植物群落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均最优;2)高有机肥施用量与撒播相结合(Y3F3)的方式,其土壤营养成分整体较佳;3)基于主成分分析,高有机肥施用量(羊板粪33 m3/667 m2+商品有机肥1.5 t/667 m2)+微播处理的土壤养分和植物生长综合效果最好,但成本高;(4)基于熵权TOPSIS法得出低有机肥施用量(羊板粪11 m3/667 m2+商品有机肥0.5 t/667 m2)+撒播处理最接近最优方案,指标相对接近度为0.704,其投入产出效率最高。【结论】从投入和产出的综合角度看,低有机肥施用量+撒播的经济效益最好,同时对植物群落生长、土壤改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9.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丽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3,(6):57-59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是胰岛素类激素家族中的成员之一,是一种在分子结构上与胰岛素类似的多肽蛋白物质。IGF-I在人体及动物体内具有极其重要并且丰富的生物学功能,如促生长、促分化、参与糖代谢、蛋白质代谢和脂肪代谢等,并对消化系统、泌乳及生殖有一定的影响。文章就IGF-I的来源,分子结构及生物学功能作一简单概述。 相似文献
80.
芽孢杆菌属细菌在芽孢状态下,对外界环境及理化因素具有高度抵抗力。适宜的温度、湿度及营养条件能促进芽孢萌发,影响其对常规灭菌方法的抵抗力。本试验选取蜡样芽孢杆菌作为研究对象,在适宜培养条件下使其形成芽孢,通过研究萌发后芽孢对温度、H2O2及含氯消毒剂等条件的抵抗力,证实了适当的条件(温度37 ℃、湿度40%、pH 7.4、30 min)能有效促进蜡样芽孢杆菌芽孢萌发,致使芽孢对高温(80 ℃、2 h)、H2O2(1.5 mol/L、2 h)及含氯消毒剂(有效氯含量约800 mg/L、2 h)等常规灭菌方法抵抗力明显降低,并能被有效杀灭和灭活,相对有效杀灭率分别达98.4%、98.9%及99.1%,有效杀灭率分别为88.3%、88.7%及88.9%,这对进一步研究芽孢杆菌属细菌的杀菌消毒条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