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5篇
  免费   327篇
  国内免费   482篇
林业   489篇
农学   437篇
基础科学   311篇
  638篇
综合类   2496篇
农作物   369篇
水产渔业   229篇
畜牧兽医   711篇
园艺   316篇
植物保护   278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216篇
  2021年   230篇
  2020年   257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238篇
  2016年   188篇
  2015年   254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315篇
  2012年   413篇
  2011年   417篇
  2010年   409篇
  2009年   353篇
  2008年   378篇
  2007年   362篇
  2006年   287篇
  2005年   292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闽东柳杉人工林经营密度与生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以闽东柳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31年生柳杉人工林不同经营密度与生长之间的关系规律,具体探讨了不同密度与林分平均胸径、树高、立木单株材积、优势高以及蓄积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对一系列不同的生产模型,采用单纯形法等数学方法进行拟合,选择出存在显著或者极显著关系的模型,并且从中寻求适合于闽东地区柳杉人工林生长的最优生产模型,从而为当地林业生产中的密度管理和林分生产力的预测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2.
目的探讨I、AVL、V5、V6导联Q波消失对急性下壁伴右室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观察73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结果 35例急性下壁伴右室梗死患者中有18例I、AVL、V5、V6导联Q波同时消失,占51.42%,而38例不伴右室梗死患者,仅有1例I、AVL、V5、V6导联Q波消失,占2.63%,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01).以I、AVL、V5、V6导联Q波消失作为急性下壁伴右室梗死的诊断指标的敏感性为51.42%,特异性为97.36%.结论I、AVL、V5、V6导联Q波同时消失对急性下壁伴右室梗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3.
计算机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网络资源共享、人工智能、3S技术、自动化控制、电子商务、计算机模拟、辅助设计等方面综述了计算机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204.
运用熵值法构建乡村地域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评价安徽省乡村地域功能水平,对其乡村地域类型进行识别,进而分析乡村地域功能空间分异的形成机制.经过数据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安徽省的乡村地域空间呈现集聚性较强、分异性明显的特点,皖南和皖北地区的乡村地域功能指数较低,发展较慢,皖中地区各项功能指数均发展较好;安徽省的乡村地域功能类型主要分为单一型、交叉型和综合型,单一型和综合型居多,其中弱综合型最多;影响乡村地域功能空间分异主导因素为经济基础和国家政策,基础建设、产业结构、区位条件和自然因素等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乡村地域功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5.
[目的]雷公藤甲素是雷公藤主要药用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肿瘤、免疫抑制和抗炎等多种作用.应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雷公藤甲素具有重要意义,而诱导子是提高植物细胞培养中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通过探究非生物和生物诱导子对雷公藤悬浮细胞中雷公藤甲素积累的影响,以期提高雷公藤甲素产量,为雷公藤悬浮细胞规模化生产雷公藤甲素等药用活性物质提供基础.[方法]以水杨酸(SA)、LaCl3以及雷公藤内生真菌NS-5、NS-17作为诱导子,研究不同类型及不同浓度诱导子添加对雷公藤悬浮细胞中雷公藤甲素积累及细胞活力、细胞生长、总糖消耗、PAL活性的影响.[结果]SA、LaCl3和内生真菌NS-5、NS-17诱导子均可促进雷公藤悬浮细胞培养物中雷公藤甲素的积累.非生物诱导子的效应大小受其浓度的影响,0.1 mg/L的SA诱导作用最好,可提高细胞活力,促进细胞生长,总糖消耗增加,升高PAL活性,雷公藤甲素产量最高是对照的3.5倍.随着浓度的降低,LaCl3对雷公藤甲素的诱导作用增强,20 mg/L LaCl3诱导下的最高含量是对照的2.0倍,同时20 mg/L LaCl3也提高了PAL活性和总糖消耗,但对细胞活力和细胞生长影响不大.内生真菌诱导子的效应大小即与诱导子种类和添加时间有关.细胞培养第4天添加NS-5、NS-17菌丝体提取物,第8天添加任一内生真菌诱导子均提高了雷公藤甲素的积累,其中NS-5菌丝体提取物的诱导效果相对最强,细胞培养第8天添加时雷公藤甲素产量最高,是对照的2.4倍,但雷公藤甲素的积累与细胞生长及PAL活性无明显的关联.[结论]诱导子的添加能够提高雷公藤悬浮细胞中雷公藤甲素的积累,诱导效应的大小与诱导子种类、添加浓度及添加时间有关.本研究中的0.1 mg/L SA、20 mg/L LaCl3及内生真菌NS-5菌丝体提取物显示了良好的诱导效果,在利用细胞培养技术进行雷公藤甲素生产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6.
人工林早已被人们所熟悉。在我国,有人工栽植树木,可追溯到1600年前;有成型的人工林时代,也有600年历史了。然而,世人热衷于人工林,主要还在于工业时代的到来,特别是近200年来。现在的人工林问题,已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这大致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环境问题,一个是利益问题。可是,至今为止,人工林非森林问题,并没有得到我们大家的接受,亦或我们的公众并不知道,人工林并不是森林。基于人工林问题的至关重要性,笔者认为,有必要通过讨论,达成共识,以便于对人工林的种种问题,有一个理性的、较早的觉醒。  相似文献   
207.
杉木与七种阔叶树混交造林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7种优良乡土阔叶树种与杉木混交林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杉阔混交林提高了林分蓄积量,促进杉木和阔叶树种成林、成材。混交林中的杉木普遍比杉木纯林生长好,只有杉檫混交林例外。杉木和木兰科观光木、乳源木莲、壳斗科红锥、格氏栲以及樟科的檫树、樟树混交造林,有利于发展珍贵阔叶树种种群规模,具有推广应用前景。处理好种间关系是营造混交林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8.
2007年5月,在杭州城市住宅小区中选择不同建设年代和风格、有代表性的13个小区进行实地典型调查,结果为:有绿化植物67科119属145种,其中木本植物119种,占总种数的82.1%,乡土植物84种,占总种数的57.9%.在科的区系组成中,世界分布、热带-亚热带分布和温带分布分别占26.87%、44.78%和26.86%,中国特有分布科为银杏科.在属的区系组成中,世界分布、热带-亚热带分布、温带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分别占2.52%、38.65%、55.47%和3.36%.分析表明,杭州城市住宅小区绿化植物的多样性偏低,乡土植物比例偏少,热带成分相对偏高而温带成分相对偏低.  相似文献   
209.
利用2006年春栽植在浙江省淳安县富溪林场龙门里苗圃的三尖杉1年生苗和2年生苗营造的幼林分别开展施肥实验,施肥处理采用3因素4水平正交设计,结果表明,在土壤肥力中下,N、P及有机质含量稍低的情况下. N、P、K适当配比施肥能显著促进三尖杉生长,但过量施肥,则会抑制其生长.N、P、K不同配比施肥对三尖杉幼林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当年抽梢长度、当年地径年生长量、次年抽梢长度、次年地径年生长量和次年分枝数指标,蒯9巴处理的1年生苗造林幼林分别比不蒯吧的对照高23.51%、25.00%、50.05%、28.79%和22.67%,2年生苗造林幼林则分别比不施肥的对照高60.10%、7.41%、18.50%、55.39%、41.67%和8.94%.多数生长性状的N×P互作效应显著,配比施用N、P能显著促进三尖杉幼林生长.根据抽梢长度和地径生长量指标得出的三尖杉幼林最佳N、P2O5和K2O的配比蒯吧量为6.0、6.0和1.5 g,株.  相似文献   
210.
[目的]本研究有助于了解EXP基因家族的基本特征,为深入研究其功能搭建平台。[方法]本研究对从巨桉(Eucalyptus grandis Hill)中筛选出35个EXP基因家族成员(Egr EXP1 Egr EXP35),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基因特征与表达模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巨桉EXP基因分布在8条染色体之上,EXP蛋白均定位在细胞质膜上发挥作用,大多数的家族成员具有信号肽。巨桉EXP编码的蛋白质由α-螺旋、延伸链、无规卷曲、β-转角组成。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巨桉EXP蛋白与毛果杨(Populus trichocarpa) EXP蛋白的进化关系接近。35个巨桉EXP基因在巨桉未成熟木质部、成熟叶片、韧皮部、茎尖、木质部以及幼叶组织中表达模式存在显著差异。[结论]EXP基因家族各成员的表达模式不同,Egr EXP17、Egr EXP18可能在巨桉木材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