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26篇
  免费   1891篇
  国内免费   2330篇
林业   2299篇
农学   1484篇
基础科学   1277篇
  2840篇
综合类   14132篇
农作物   1938篇
水产渔业   864篇
畜牧兽医   4292篇
园艺   2043篇
植物保护   1178篇
  2024年   187篇
  2023年   569篇
  2022年   1306篇
  2021年   1308篇
  2020年   1154篇
  2019年   1190篇
  2018年   788篇
  2017年   1338篇
  2016年   868篇
  2015年   1235篇
  2014年   1356篇
  2013年   1626篇
  2012年   2369篇
  2011年   2412篇
  2010年   2285篇
  2009年   2084篇
  2008年   2188篇
  2007年   1983篇
  2006年   1654篇
  2005年   1284篇
  2004年   803篇
  2003年   524篇
  2002年   502篇
  2001年   561篇
  2000年   462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7篇
  1962年   6篇
  1956年   1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921.
氮磷钾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进一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简要综述了氮磷钾对马铃薯生长发育过程及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以及马铃薯对其吸收、积累和分配的规律,并总结了影响氮磷钾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因素及肥料类型、合理配比与施肥时期。  相似文献   
922.
桑树轮纹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6~8月,通过对桑树轮纹病病原菌分离、田间致病性测定、病原菌形态观察,将该病原菌鉴定为桑膝节霉,并对此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配方、温度、酸碱度、碳源、氮源、光照对桑树轮纹病病原菌菌丝的生长有一定影响,菌丝生长的最适宜培养基是理查培养基,最适温度是25℃,最适pH值是7.0,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光照对菌丝生长无显著性差异,菌丝的致死温度和时间分别为85℃和10 min。对该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为云南首次报道,对桑树轮纹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23.
利用遮阳网产生的不同光照强度(100%、70%、50%和20%的自然光照),研究了中国沙棘克隆生长对不同光照强度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当光照强度从20%逐渐增加到100%时,种群生长量、生物量积累与分配、地下克隆器官参数等增幅均呈二次抛物线变化,相对光照强度为50%~70%是其克隆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2)种群生长量、种群及各器官生物量、子株数量及萌蘖根生长量增幅最大时的光强分别为48.0%~61.7%、52.8%~53.6%、55.6%~57.6%,且分株生长量和种群生物量、萌蘖根生长量和子株数量之间具有协同作用,而营养生长和克隆繁殖之间存在权衡关系。(3)在适宜的光照强度下,种群以分株比较高大且分布相对密集为特征,生长格局倾向于集团型;在光照强度过大或过小的情况下,种群以分株比较矮小且分布相对稀疏为特征,生长格局倾向于游击型。当光照强度由低到高变化时,生长格局将由游击型到集团型再到游击型,形成一个觅养对策连续体。  相似文献   
924.
采用实地调查统计的方法对郑州市各大公园及路边广场的地被植物及其特点、选择标准、养护管理等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地被植物品种单一,种植面积较小,且多单独种植,混合应用较少,较多地段没有地被植物覆盖,后期管理粗放。建议充分利用每种地被植物不同时期的观赏特点,种植时合理搭配,及时管理,以大大提高观赏价值,从而提高地被植物的造景水平。  相似文献   
925.
[目的]研究铬胁迫下薏米对含铬污水的净化作用及铬胁迫对薏米生理生化的影响,为人工湿地净化含铬污水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开展桶栽模拟人工湿地试验,以薏米为材料,定期浇灌不同浓度的Cr(Ⅵ)生活污水(0、5、20、40、60mg/LK2Cr2O7),定期测定进出水的化学需氧量(COD)和总磷(TP),并检测薏米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指标.[结果]薏米对含铬污水中COD的去除率随Cr(Ⅵ)浓度增大而降低,5mg/L的Cr(Ⅵ)处理在对总磷的去除率在90%以上,并随Cr(Ⅵ)浓度的升高而下降;薏米叶中的MDA含量随Cr(Ⅵ)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叶片SOD、POD活性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论]薏米能耐受一定浓度的Cr(Ⅵ)胁迫,且对水质净化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26.
[目的]了解奶水牛乳汁体细胞计数(SCC)与抗氧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乳汁质量监控和奶水牛健康养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南宁某牛场奶水牛139头,同步采集乳样与血样,乳汁SCC采用FOSS体细胞仪测定,血浆和乳清的总抗氧化能力(TAC)采用FRAP法(血浆铁还原力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采用TBA法(硫酸巴比妥法)测定.[结果]被检的139头奶水牛中,乳汁SCC≥50.00万/mL(隐性乳房炎诊断标准)的样本占被检总数的12.23%,乳汁SCC<50.00万/mL的样本占被检总数的87.77%;奶水牛血浆和乳清的TAC分别为2.44±1.04和3.78±1.68 U/mL,MDA含量分别为2.07±0.48和1.55±0.52 nmol/mL,其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乳清TAC随乳汁SCC的升高而呈下降趋势,二者间呈显著负相关(r=-0.168,P<0.05);血浆MDA与乳清MDA间呈显著正相关(r=0.189,P<0.05),而血浆MDA与血浆TAC(r=0.391)、乳清MDA与血浆TAC(r=0.315)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乳清TAC可作为检测奶水牛乳房健康及其乳汁质量的备选指标.  相似文献   
927.
利用单因素与正交设计试验,对影响观光木cpDNA-PCR扩增的主要因子进行优化,建立了观光木cpDNA-PCR最适反应体系(20μL),为:50 ng模板DNA、1×PCR buffer、0.2μmol·L-1引物、2 mmol·L-1MgCl2、0.3 mmol·L-1dNTP以及1 U Taq DNA聚合酶;筛选出了适合观光木分子谱系地理学研究的非编码区序列引物,为rpl32-trnL、psbJ-petA、3′rps16-5′trnK、atpI-atpH、petL-psbE。  相似文献   
928.
林分因子和气象因素对欧美杨溃疡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林分和气象因素对欧美杨溃疡病田间发生状况的影响,为拟定病害防治措施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杨树不同品种发病状况不同,中林46杨的发病率和发病指数高于107杨;树龄和林分密度影响病害发生的程度,不同树龄和不同株行距欧美杨林中,溃疡病的平均发病株率和发病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在8年生以下树龄的林分中,随树龄增大,病情加重;密度越大,发病率越高。欧美杨溃疡病的发生与4~9月的降水量(R)、日平均气温(T)、日最高气温(A)、日最低气温(a)、日平均相对湿度(HRH)及日平均风速(W)呈显著相关关系。即:欧美杨溃疡病的发生情况随着降水量(R)、日平均气温(T)、日最高气温(A)、日最低气温(a)和日平均相对湿度(HRH)变大而逐渐变重,随着日平均风速(W)的减小而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929.
主要对所研发的植物纤维多层复合板材进行了纤维含量对性能的影响的实验和分析,结果表明:当复合材料中纤维含量在30%时,各项指标性能均能达到较优,产品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和环境学特性,达到室内家具使用要求,可代替普通人造板使用,同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均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可降解,符合绿色环保材料要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30.
以东南沿海防护林6种相思树种为研究对象,通过跟踪测定其不同季节叶绿素荧光参数,进一步评价各树种对沿海沙地气候环境的适应能力。结果显示:卷荚相思夏季和冬季PSⅡ最大光能转化率和潜在活性均低于春季和秋季,表明夏季高温干旱和冬季低温均会制约其生长;大叶、厚荚及马占相思冬季PSⅡ最大光能转化率和潜在活性较小,生长状况较差;肯氏相思和纹荚相思的Fv/Fm及Fv/Fo值冬季相对较高,其中季节更替对肯氏相思Fv/Fm及Fv/Fo,值变化影响最小,整体生长状况较好。结合林分生长情况可知,大叶、厚荚及马占相思对东南沿海沙地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肯氏相思和纹荚相思能够适应沿海防护林的复杂环境,具有较高的推广种植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