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43篇
  免费   1855篇
  国内免费   2361篇
林业   2299篇
农学   1484篇
基础科学   1280篇
  2843篇
综合类   14135篇
农作物   1941篇
水产渔业   864篇
畜牧兽医   4292篇
园艺   2043篇
植物保护   1178篇
  2024年   199篇
  2023年   569篇
  2022年   1306篇
  2021年   1308篇
  2020年   1154篇
  2019年   1190篇
  2018年   788篇
  2017年   1338篇
  2016年   868篇
  2015年   1235篇
  2014年   1356篇
  2013年   1626篇
  2012年   2369篇
  2011年   2412篇
  2010年   2285篇
  2009年   2084篇
  2008年   2188篇
  2007年   1983篇
  2006年   1654篇
  2005年   1284篇
  2004年   803篇
  2003年   524篇
  2002年   502篇
  2001年   561篇
  2000年   462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7篇
  1962年   6篇
  1956年   1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分析了春玉米在播种期、苗期、拔节吐丝期和灌浆期降水保证率分别为75%、50%和25%情况下水分需求盈亏,以及各生长发育期的干旱强度和干旱气候风险。结果显示,在各发育期保证率为75%的情况下,东北大部地区降水不能满足玉米水分需求,4个发育期的亏缺量分别为10~40、10~80、10~130 mm和10~130 mm;在保证率为50%的情况下,东北地区西部玉米4个发育期水分亏缺量分别为0~30、0~50、0~80 mm和0~80 mm,且拔节吐丝期和灌浆期在黑龙江东部也存在0~30 mm的水分亏缺;在保证率为25%的情况下,仅播种期和灌浆期在吉林西部、黑龙江松嫩平原西南部和辽宁西部局地存在0~50 mm的水分亏缺。1981—2016年,东北地区西部和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在玉米4个发育期最大干旱强度均可达到4级,强度值分别为10.01~17.20、7.83~24.70、5.81~17.50和5.76~18.70;2000年玉米拔节吐丝期辽宁西部和黑龙江西部的部分地区干旱强度达10.01~17.40。2014年玉米播种期黑龙江松嫩平原西北部、吉林白城西部以及辽宁部分地区干旱强度达10.01~15.60。东北地区西部玉米4个发育期干旱风险都相对较高,且黑龙江东部在播种期、拔节吐丝期和灌浆期也会出现较高干旱风险。根据上述分析,可将东北地区玉米干旱防灾减灾工作分为四级区域,按照不同生长阶段水分盈亏特点和干旱风险合理安排玉米生产管理。  相似文献   
882.
正雀麦花叶病毒(brome mosaic virus,BMV)为正义单链RNA病毒。BMV寄主范围广泛,在波兰等地均有发现(Trzmiel et al.,2015),大多危害禾本科、豆科、茄科等植物,感病植株常表现出褪绿、轻微花叶症状。因此,为减轻BMV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丰富BMV的检测方式,本研究拟构建BMV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表达BMV的外壳蛋白,制备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的抗血清,以期用于BMV的有  相似文献   
883.
为进一步了解田间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群体中AVR-Pia基因的分布及变异,利用水稻单基因系IRBLa-C水稻品种对自云南省13个市(州)采集分离得到的471株稻瘟病菌菌株进行抗性基因Pia有效性测定;利用无毒基因AVR-Pia特异性标记对471株稻瘟病菌菌株进行PCR检测和测序,并分析稻瘟病菌群体中无毒基因AVR-Pia的分布及DNA结构变异;利用有效性结果和PCR检测结果对471株菌株进行反应型划分,筛选鉴定菌株;利用鉴定菌株对云南省112份地方稻种进行Pia基因鉴定。结果表明,在471株稻瘟病菌菌株中,对含有Pia基因的水稻单基因系IRBLa-C表现为抗病和感病的菌株数分别为139株和332株,所占比例分别为29.5%和70.5%;在471株稻瘟病菌菌株中,分别有244株和227株菌株含有无毒基因AVR-Pia和不含有无毒基因AVR-Pia,所占比例分别为51.8%和48.2%,无毒基因AVR-Pia主要为完全缺失变异;在471株稻瘟病菌菌株中,A-和V+反应型菌株数分别为56株和161株,共217株,占总菌株数的46.1%,在13个市(州)稻瘟病菌群体中,A-和V+反应型菌株所占比例差异较大,其中在普洱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昭通市、玉溪市4个市(州)的比例较大,分别为77.8%、57.1%、52.1%和50.0%;在112份云南省地方稻种质资源中,有20份地方稻品种含有抗性基因Pia,主要分布在9个市(州)中。表明云南省13个市(州)绝大部分水稻产区水稻Pia基因已丧抗性,含Pia基因的水稻种质在云南省分布较广。  相似文献   
884.
为探明不同氮水平下秸秆、生物质炭添加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酸解有机氮组分的影响,2014年在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镇布设的不同氮水平下秸秆、生物质炭添加定位试验(共9个处理),利用Bremner分级法,对该试验2018年收获后的土壤有机氮组分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在0~30 cm土层(0~5、5~10、10~30 cm土层),各处理酸解总有机氮、酸解氨态氮、酸解氨基酸态氮、酸解未知态氮含量均随土层的加深而降低,酸解氨基糖态氮含量随土层的加深而增加;较之无炭处理(CN0、CN50、CN100处理的均值),生物质炭添加(BN0、BN50、BN100处理的均值)处理可提升酸解总有机氮含量10.12%、9.14%、7.61%(土层由上至下),提升酸解氨态氮含量15.02%、16.25%、17.19%(土层由上至下),提升酸解氨基酸态氮含量13.31%、11.84%、8.74%(土层由上至下),其中BN100处理下对其提升效应最显著;较之无炭处理(CN0、CN50、CN100处理的均值),秸秆添加处理(SN0、SN50、SN100处理的均值)可提升酸解氨基糖态氮含量26.46%、26.51%、25.78%(土层由上至下),其中SN100处理下对其提升效应最显著;不同处理下,有机氮各形态的分布趋势为酸解氨基酸态氮酸解氨态氮酸解未知态氮酸解氨基糖态氮。总之,BN100处理对酸解氨基酸态氮、酸解氨态氮提升效应最显著,进而增加土壤供氮潜力,可筛选为该区春小麦栽培的合理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885.
以39份玉米自交系为材料,2017—2018年在甘肃省张掖市设置田间自然抗旱鉴定试验,筛选抗旱鉴定指标,综合评价玉米自交系的抗旱性。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39份玉米自交系的粉丝间隔时间延长了0~3 d,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干重、籽粒干重、出籽率及百粒重均降低,其中,穗干重、籽粒干重和出籽率3个指标分别为正常灌水处理的81.5%、79%和88.5%。穗干重、籽粒干重和出籽率与平均抗旱系数呈显著正相关,可作为玉米自交系抗旱鉴定的主要指标。利用加权抗旱系数法综合评价筛选出强抗旱玉米自交系10份,其中自交系E28、DH351、陇1222、浚92-8和黄早四,抗旱性达到极强。本研究所筛选到的抗旱自交系可在选育抗旱新品种中加强利用。  相似文献   
886.
在盆栽条件下,以耐冷性不同的2个小豆(Vigna angularis)品种龙小豆4号(耐冷型)和天津红(冷敏型)为材料,于苗期在人工气候室进行低温(4℃,持续12 h)及预喷施外源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处理,旨在研究苗期低温胁迫下外源ABA对小豆叶片逆境生理指标(H22O22、丙二醛(MDA)、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物质)和产量因子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幼苗期低温处理12 h后,龙小豆4号和天津红小豆叶片H22O22含量分别提高34.82%和27.10%;MDA含量分别提高65.56%和83.79%;SOD和POD活性分别提高6.67%和18.48%、45.53%和102.44%;脯氨酸含量分别提高33.12%和24.41%。低温处理导致龙小豆4号百粒重下降2.58%,与喷施清水相比,低温处理12 h后天津红的单株荚数和百粒重分别下降18.55%和10.61%(P<0.05)。喷施外源ABA具有抵御低温的作用,外源ABA促进龙小豆4号和天津红叶片脯氨酸含量提高9.13%和19.76%;H22O22含量降低7.63%和8.36%;MDA含量降低10.18%和20.27%;SOD和POD活性分别提高9.06%和13.57%、8.26%和28.51%,同时百粒重分别提高8.56%和8.92%。低温胁迫下,不同品种小豆的生理应激存在显著差异;喷施外源ABA能够有效缓解低温胁迫对小豆的伤害。  相似文献   
887.
为探讨栽培模式对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确定适应该地区马铃薯生产的最佳栽培模式,以青薯9号马铃薯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对比分析露地平作(A1)、露地单垄单行(A2)、露地单垄双行(A3)、半膜单垄双行(A4)、全膜单垄双行(A5)5种栽培模式下马铃薯抗氧化特性及产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起垄覆...  相似文献   
888.
壳聚糖包膜缓释钾肥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壳聚糖和KC l为主要原料制备壳聚糖包膜KC l的微球,测定了微球在25℃水中浸泡后K+的释放速率,并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浸泡前后微球表面膜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壳聚糖对K+的包埋率达到97.08%;K+释放量增量表现为,1-4 d快速上升,5-59 d稳定上升,60 d后开始减缓。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微球浸泡前表面膜结构密实;浸泡73 d后微球表面膜形成大量突起、均匀的小孔。24和28 d包膜微球在水中的释放量均符合缓释肥料标准。  相似文献   
889.
为了研究四川地方猪的种质特性,本试验测定了成华猪、雅南猪、青峪猪、内江猪、丫杈猪和凉山猪6个纯种地方猪的肥育性能、胴体性能、肉质常规理化指标和代谢组(滋味物质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相关肉质指标.结果:丫杈猪的日增重、料重比、屠宰率和眼肌面积均显著或极显著地优于成华猪(P<0.01或P<0.05),油酸+亚油酸和己醛+壬醛含...  相似文献   
890.
茄子资源苗期田间青枯病抗性鉴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浸根接种法对23份茄子资源进行苗期田间青枯病抗性鉴定,结果有3份资源对青枯病表现为高抗,3份资源表现为抗病。这些抗病资源具有较好的农艺性状,可以作为今后茄子抗青枯病新品种选育的抗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