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25篇
  免费   1830篇
  国内免费   1384篇
林业   1033篇
农学   749篇
基础科学   888篇
  1800篇
综合类   8349篇
农作物   1158篇
水产渔业   588篇
畜牧兽医   3293篇
园艺   1412篇
植物保护   869篇
  2025年   9篇
  2024年   398篇
  2023年   413篇
  2022年   889篇
  2021年   837篇
  2020年   785篇
  2019年   776篇
  2018年   562篇
  2017年   811篇
  2016年   559篇
  2015年   832篇
  2014年   873篇
  2013年   1013篇
  2012年   1449篇
  2011年   1434篇
  2010年   1459篇
  2009年   1324篇
  2008年   1289篇
  2007年   1150篇
  2006年   910篇
  2005年   726篇
  2004年   422篇
  2003年   266篇
  2002年   307篇
  2001年   300篇
  2000年   219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8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移动床生物膜变形工艺原位处理水产养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炳泉  郭志涛  蒋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270-7271,7277
通过改造的移动床生物膜工艺(MBBR),结合微孔增氧技术,对某鱼塘废水进行了原位净化处理研究。采用这种组合工艺净化此类废水,COD、NH3-N浓度可以分别降到20.0、0.6 mg/L左右;溶解氧浓度可以达到6.1 mg/L左右。试验证明,该原位处理装置处理此类废水是高效且经济可行的。  相似文献   
92.
富锦国家湿地公园植物资源调查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3.
针对一例以呼吸道症状和多发性关节炎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传染病,依据病史、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和细菌学检查,诊断为副猪嗜血杆菌所致,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案,疫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94.
黑土区短期免耕对大豆田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作和施肥是影响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2个重要因素,为探讨免耕和长期单施化肥对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影响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以海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内的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了施用化肥+传统耕作(NP+CT),施用化肥+免耕(NP+NT),无肥+传统耕作(CK+ CT),无肥+免耕(CK+NT)对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影响.短期免耕(3 a)后显著地增加黑土水稳性团聚体的稳定性,表现在与传统耕作相比水稳定性大团聚体(>0.25 mm)的含量、平均重量直径和平均几何直径分别提高9.03%,10.90%和20.39%.耕作和施肥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没有显著的交互作用,但是与施肥相比,耕作方式能够解释更多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的变异.免耕显著增加了0~10 cm土层土壤的容重,减少了土壤总孔隙度、饱和含水量、毛管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施肥仅对0 ~10cm土层土壤毛管含水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耕作和施肥对0~ 10 cm土层土壤的容重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同时与施肥相比,耕作能够解释更多的0~ 10 cm土层土壤的容重、总孔隙度、饱和含水量、毛管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的变异.耕作和施肥对10 ~ 20 cm土层土壤的水分物理性质影响不显著.因此,在研究区域内耕作是影响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一个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5.
本探讨了蓝鳃太阳鱼(Lepomis macrochirus)在高寒地区的生长成活状况。实验结果表明,在东北地区蓝鳃太阳鱼夏季养殖成活率可以达到85%(单养)和65%(混养),6-8月生长速度较好,混养比单养生长速度快,冰下可以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96.
油松专用肥对苗木生理特性及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是华北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合理施肥可有效提高油松体内的养分和抗性。在4种不同施肥处理下,对3年生油松幼苗的叶绿素、根系活力、电导率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测定,以探讨施肥对苗木生理特性及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油松各种生理特性有明显影响;除树液流动期外,不同施肥处理能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且效应由大到小排序为多元肥NPK肥N肥;施肥能显著提高根系活力,施用多元肥对根系活力呈现极显著差异的正效应;不同施肥处理对油松电导率的影响程度没有明显的规律。  相似文献   
97.
韩英 《水产学报》2008,32(4):566-571
采用分步沉淀法提纯虹鳟卵黄蛋白,以同发育期二倍体虹鳟为对照,用免疫组化法对不同发育阶段的三倍体虹鳟性腺、肝脏、血液和肠道进行卵黄蛋白原(Vg)的细胞化学定位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所纯化蛋白为与卵黄蛋白原具有相似免疫原性的卵黄脂磷蛋白,呈雌性特异性.性腺发育Ⅲ~Ⅴ期的二倍体雌性虹鳟,血液和肝细胞呈卵黄蛋白原阳性,Ⅳ~Ⅴ期卵巢呈卵黄蛋白原阳性,各发育期肠组织呈卵黄蛋白原阴性;性腺发育至Ⅰ~Ⅴ期的三倍体雌雄虹鳟及雄性二倍体虹鳟,其性腺、肝脏、血液和肠道组织呈卵黄蛋白原阴性.二倍体虹鳟外源性卵黄蛋白原在肝细胞内合成,经血液运送至卵巢,最终在卵母细胞中形成卵黄颗粒.由于三倍体雌性虹鳟卵巢发育受阻,无滤泡细胞分化,生殖细胞与体细胞的互作缺失,不能分泌足量的17β-E2以诱导Vg的合成,因而肝脏的Vg阴性并不能说明肝脏不具备合成Vg的能力,从卵黄发生的角度分析,卵黄蛋白原的缺乏不是导致三倍体虹鳟雌性不育的原因,而是其卵泡败育的结果.  相似文献   
98.
论述了科技文献开放存取产生的背景和中文科技文献开放获取的现状,分析了水产科技文献开放获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中文开放获取科技文献的发布形式主要有电子版科技期刊、e-印本文献网站和专业机构数据库,其中电子科技期刊数量最多。根据在因特网上的搜索结果,截至2007年11月,通过因特网可免费查阅全文的中文科技期刊有475种,与上一年的搜索结果相比增加了80种;以《2007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收录的1723种核心期刊为基础,将其中与水产科学相关的期刊进行分类统计,对开放获取期刊和非开放获取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开放获取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明显高于非开放获取期刊。认为水产科技文献信息的出版发布应该积极采取开放获取的策略,此举对促进国内水产科技文献交流共享,提升水产科技期刊影响力和渔业科技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
简要介绍了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危害,对室内饲养灰飞虱、人工接种与鉴定玉米粗缩病作了系统阐述,并就该技术体系在筛选抗玉米粗缩病种质资源和培育抗性品种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0.
湘浙部分茶园氟质量分数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湖南省砖茶产区及浙江省名优绿茶产区部分茶园氟的调查显示,湖南省土壤氟的质量分数上下土层(0~20 cm和20~40 cm)分别为(383.83±79.24) mg·kg-1 和(347.44±115.95) mg·kg-1 ,低于全国水平(440 mg·kg-1 ),但高于世界水平(200 mg·kg-1 ).从上下土层看,上层土水溶性氟的质量分数高于下层土,且水溶性氟只占到全氟量的0.03%~0.06%.浙江省茶园土壤氟质量分数同样较低.统计分析显示,湖南省茶叶中氟质量分数(y)与土壤水溶性氟质量分数(x)之间呈显著线性正相关:y=306.94x 139.31(n=35,r=0.34,P<0.05),成熟叶氟质量分数(y)与新梢氟质量分数(z)之间存在极显著性正相关:y=4.91z 371.38(n=35,r=0.72 ,P<0.01).由此可见茶叶对氟具有极强的累积作用.湖南省和浙江省茶园茶树新梢氟质量分数分别为(168.26±83.73) mg·kg-1 和(81.58±27.20) mg·kg-1 ,属于较低的氟水平,但成熟叶氟质量分数分别为(1 197.09±569.95) mg·kg-1 和(1 212.72±342.28) mg·kg-1 ,属于较高的氟水平.同时对茶园土与生荒土的氟质量分数作了比较分析,显示茶园土水溶性氟质量分数比非茶园土略低,但没有达到显著差异.表6参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