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25篇
  免费   1830篇
  国内免费   1384篇
林业   1033篇
农学   749篇
基础科学   888篇
  1800篇
综合类   8349篇
农作物   1158篇
水产渔业   588篇
畜牧兽医   3293篇
园艺   1412篇
植物保护   869篇
  2025年   9篇
  2024年   398篇
  2023年   413篇
  2022年   889篇
  2021年   837篇
  2020年   785篇
  2019年   776篇
  2018年   562篇
  2017年   811篇
  2016年   559篇
  2015年   832篇
  2014年   873篇
  2013年   1013篇
  2012年   1449篇
  2011年   1434篇
  2010年   1459篇
  2009年   1324篇
  2008年   1289篇
  2007年   1150篇
  2006年   910篇
  2005年   726篇
  2004年   422篇
  2003年   266篇
  2002年   307篇
  2001年   300篇
  2000年   219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8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了解10年来中国冬小麦育成品种(系)的面筋强度、黄色素含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以及1BL·1RS易位相关基因的分布情况,利用Dx5、By8、YP7A、PPO18和H2O特异性功能标记对266份冬小麦品种(系)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面筋强度相关基因 Dx5和 By8的分布频率分别为32.0%和28.9%,PPO活性相关基因 Ppo-A1a和 PPo-A1b的分布频率分别为54.1%和45.9%,黄色素含量相关基因 Psy-A1a和 Psy-A1b的分布频率分别为76.3%和23.7%,1BL·1RS易位基因型的分布频率为45.9%。不同省份之间品质相关基因分布差异较大,1BL·1RS易位在江苏、河南和陕西品种(系)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分别为81.3%、57.2%和35.7%,而在河北、山东和北京品种(系)中出现的频率较低,分别为15.0%、8.7%和8.3%; Dx5和 By8在河北、山东品种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分别为60.9%、65.2%和45.0%、45.0%; Ppo-A1b和 Pys-A1a在山东、北京、河北品种(系)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分别为95.7%、83.3%、75.0%和...  相似文献   
22.
为了有效监控永兴岛危险性害虫发生与危害,本研究对永兴岛可调查的所有陆地区域野生盐生植物、园林绿化植物、耐盐果蔬和绿色固沙植物害虫进行系统性普查及风险评估。普查结果表明:8种野生盐生植物上害虫(螨)19种,其中5种外来入侵害虫和11种世界危险性害虫普遍严重发生与危害;57种园林绿化植物上害虫(螨)33种,其中9种外来入侵害虫和17种世界危险性害虫普遍严重发生与危害;31种耐盐果蔬害虫(螨)36种,其中7种外来入侵害虫和20种世界危险性害虫普遍严重发生与危害;22种绿色固沙植物害虫(螨)15种,其中5种外来入侵害虫和5种世界危险性害虫普遍严重发生与危害。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木瓜秀粉蚧(Paracoccus marginatus)、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的综合风险值(R)均为2.09,在永兴岛均属于高度危险有害生物,椰子织蛾(Opisina arenosella)、波氏白背盾蚧(Diaspis boisduvalii)、新菠萝灰粉蚧(Dysmicoccu neobrevipes)、烟粉虱(Bemisia ...  相似文献   
23.
氮肥运筹对钵苗机插优质食味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江苏优质食味水稻代表性品种南粳9108和南粳5055为材料,采用新型栽培技术钵苗机插移栽,在大田常用量总施氮270 kg hm~(–2)条件下,设置10∶0、9∶1、8∶2、7∶3、6∶4、5∶5、4∶6七种基蘖肥与穗肥比例的处理。比较研究不同处理对钵苗机插优质食味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结果表明,当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为6∶4时,产量最高,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均随着基蘖肥比例的降低而逐渐增加;直链淀粉和胶稠度含量随着基蘖肥比例的降低而逐渐减小,但蛋白质的含量变化趋势相反,后期施氮量大时蛋白质含量增大。两品种的垩白率和垩白度均随着基蘖肥比例的降低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以6∶4处理显著大于其他处理,而垩白大小逐渐增加。食味品质中除了完整性随着基蘖肥所占比例的降低而增加外,香气、光泽、味道、口感以及食味值均呈现递减趋势。各处理的稻米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和最终黏度,除对照不施氮肥处理最大外,均随基蘖肥比例的降低而逐渐减小,而消减值的变化呈现相反的趋势。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为6∶4的氮肥运筹方式能显著提高钵苗机插优质食味水稻的产量;适当增加穗肥比例能有效改善稻米的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增大稻米粒长和粒宽,但降低了稻米的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  相似文献   
24.
DNA疫苗在动物疾病预防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NA疫苗的出现是疫苗研究史上重大事件,被誉为疫苗研究的第三次革命。DNA疫苗既能激发机体的细胞免疫,也能诱导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在预防和治疗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性疾病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DNA疫苗预防动物疾病是DNA疫苗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在一些重大动物疾病预防研究上取得许多突破。可以肯定,随着人们对DNA疫苗免疫机制深入理解以及提高其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水平经验的积累,DNA疫苗定会在预防动物各种疾病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25.
新疆野苹果与栽培苹果挥发性香气物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1种新疆野苹果和5个栽培品种果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方法,测定了果实的香气成分及含量,并进行亲缘关系计算和主成分分析,旨在研究新疆野苹果与现有栽培品种在苹果驯化中对香气改良的作用,更好地利用香气资源育种。结果表明:试验共鉴定出6类67种挥发性香气物质,物质的量浓度高于阈值的有19种,其中2-己烯醛等10种为所有苹果共有,苯甲醛等3种为新疆野苹果特有,2-甲基丁酸丁酯等6种为栽培品种特有。经分析‘秦冠’拥有与新疆野苹果最低的相似性以及最高的香气质量。综合表明,新疆野苹果以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以及特有挥发性香气物质,‘秦冠’以优质的香气质量可能成为培育香气丰富和浓郁新品种的较好亲本资源。  相似文献   
26.
为揭示河口区陆基养虾塘可溶性有机碳(DOC)、营养盐、叶绿素a时空动态变化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在福建省闽江河口鳝鱼滩选择3个陆基养虾塘作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5-10月原位测定养虾塘水温、pH、盐度、溶解氧指标,并采集不同深度水样,实验室测定DOC、可溶性无机氮(DIN)、磷酸盐(PO43--P)、叶绿素a浓度,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养虾塘水体中DOC、DIN、PO43--P和叶绿素a质量浓度分别介于5.73~16.79 mg·L-1、0.04~1.80 mg·L-1、0.03~0.16 mg·L-1和15.02~443.08μg·L-1,均存在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养虾塘水体DOC、营养盐、叶绿素a浓度受到养殖水体水环境参数、人为活动、养殖生物的共同影响;养虾塘水体碳(C)、氮(N)、磷(P)营养元素组成与植物、土壤之间具有相似性,并且表现为碳盈余和氮限制。在养殖过程中,加强对养虾塘水体营养盐和叶绿素a的动态变化监测,通过人为方式调节养虾塘水体C、N、P比率,对于防止养虾塘水体富营养化,促进养虾塘生态系统绿色可持续生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7.
国内外利用藻类技术处理废水、净化水体研究现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论述了利用藻类处理废水和净化富营养化水体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利用藻类处理废水、净化富营养水体 ,既能保护环境 ,又能节约资源 ,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未来藻类处理废水、净化水质应和生物基因技术、藻菌体、驯化微生物技术、人工神经网络及生物控制技术相结合 ,充分利用食物链中能流和物质转化关系。  相似文献   
28.
韩新才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8):1614-1616
系统介绍了Bt的生理特征、杀虫机理以及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Bt防治效果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9.
采用三段式烘烤工艺,研究特色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不同部位叶片烘烤过程中蛋白酶、淀粉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在烘烤过程中呈上升→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多酚氧化酶活性则随着烘烤时间的推移总体呈下降趋势。从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变化规律看,通过适当延长烘烤变黄时间、调控变黄相对湿度,有望达到适当降低烤后烟叶淀粉含量及上部叶蛋白质含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0.
利用分子标记提高筛选普感水稻抗病突变体的准确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丽江新团黑谷(LTH)是一个云南地方粳稻普感品种,对全球近2 800多个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均表现为感病表型。本研究为利用60Co-γ射线辐照处理LTH种子,分单株收获M1代种子。对M2和M3代植株分别进行稻瘟病的自然诱发筛选和人工喷雾接种筛选,以期从LTH中筛选获得抗性提高的突变体。在突变体筛选过程中,我们发现突变体的遗传背景受到零星异交或混杂干扰,这种情况在其他本底抗性水平较高的抗性突变体筛选中往往容易被忽略。为了确保突变体遗传背景的真实性,我们利用分布在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在粳稻LTH与籼稻品种间存在多态性的In/Del标记,分析候选抗性植株是否为LTH纯合背景,以排除杂合假抗性个体。通过两种不同的筛选策略,最终从M3代植株中分别鉴定出1份和4份抗性突变体,为进一步研究LTH普感特性奠定基础。将其中一个LTH抗病突变体分别与野生型LTH和籼稻普感品种CO39进行杂交,获得的F2群体人工喷雾接种稻瘟病菌后调查抗、感植株的分离情况,分析结果显示,该突变体性状符合单个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规律。另外,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稻诱变育种工作中,不仅要做到充分隔离,还需借用分子标记辅助剔除零星意外串粉造成的杂合假突变体,以提高水稻突变体筛选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