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34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10篇
  20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71.
担子菌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担子菌遗传转化目前主要采用电激法和PEG法。本文着重介绍自第一例担子菌的遗传转化开始,担子菌中转化系统的构建和转化的一般特点;并列出了截止到1996年9月报道的一些实例,说明了担子菌遗转传化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2.
在大尺度气候梯度上研究森林凋落物生产分解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对于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寒温带的黑龙江呼中、温带的吉林长白山、暖温带的北京东灵山、北亚热带的湖北神农架、中亚热带的四川都江堰和浙江古田山,选择典型地带性成熟林,设置72个样地。观测和研究各地点森林凋落物的产量、凋落动态和分解速率,分析三者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气候带森林生态系统凋落物年产量为亚热带森林>暖温带森林>温带森林>寒温带森林。随纬度的增加,凋落物产量逐渐减少,凋落物产量与森林类型极显著相关,与年均温显著相关,而与年均降水关系不显著。凋落物生产动态表现为亚热带地区3个类型森林生态系统为双峰型,暖温带、温带、寒温带3个类型森林生态系统为单峰型。凋落物分解速率k表现出了与凋落物产量相似的变化趋势,即随着纬度的增加,分解速率k值逐渐降低,分解速率与年均温极显著相关,与年均降水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3.
Alpine and tundra grasslands constitute 7% world terrestrial land but 13% of the total global soil carbon (C) and 10% of the global soil nitrogen (N). Under the current climate change scenario of global warming, these grasslands will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the changing global C and N cycles.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controlling factors on soil N cycling in these ecosystems. To evaluate climate effects on N cycling, soil N mineralization and nitrification rates (0–15 cm) were measured using an in situ closed-top tube incubation across altitudes and positions from 2006 to 2008 in alpine meadows. The data indicated that soil N mineralization and nitrification rates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altitude, but only significantly (P < 0.05) between the lowest and the two higher altitudes. Soil N mineralization and nitrification rates of south-facing slopes were higher than north-facing slopes at each altitude. This suggests that soil temperature and soil water content (WC) were the controlling factors for soil N mineralization and nitrification rates across altitude with soil WC being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over positions. Soil nitrification rate depended on soil N mineralization rate, and both rates may increase in response to regional warming of the alpine meadow.  相似文献   
74.
道地春砂仁产业发展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道地产区春砂仁产业发展的困境,在文献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道地产区的实际情况,提出道地春砂仁产业发展的策略,为该产业的政策制定和科研方向提供参考。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促进道地春砂仁产业发展:(1)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科技支撑,走产学研发展的道路;(2)依靠科技,解决春砂仁生产中的关键技术,提高单位产量;(3)改善阳春砂生长环境,提高阳春砂栽培技术;(4)多方位进行产品开发,扩大市场容量;(5)进一步阐明春砂仁道地性的本质,保护道地产区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75.
北京地区草莓灰霉病菌的转座子及其分布频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佳  张晓歌  张璨  张国珍 《植物保护》2016,42(2):177-181
为了解北京地区草莓灰霉病菌的转座子类型及其分布,本研究用转座子Boty和Flipper的特异性引物对北京地区2012-2013年从12个草莓园采集和分离的60株草莓灰霉病菌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北京地区草莓灰霉病菌群体中共存在3种转座子类型:transposa型、Boty型和Flipper型。其中,以transposa型菌株最多,占供试菌株的63.3%,Boty型菌株占供试菌株的28.3%,Flipper型菌株最少,仅占8.4%,未检测到vacuma型菌株。选取属于不同转座子类型的18株菌株测定其对草莓叶片的致病力,结果显示Boty型菌株所致病斑的平均直径显著大于Flipper型。草莓灰霉病菌转座子类型与致病力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转座子类型的检测为进一步研究灰葡萄孢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变异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6.
辽西半干旱区不同林龄大扁杏人工林的水分利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稳定氧同位素技术,测定辽西地区不同林龄(5,11,17a)大扁杏枝条木质部水分、土壤水、降雨的雨水和井水的δ18 O值,结合其根系分布特征,分析不同林龄大扁杏人工林主要利用的水分来源;测定叶片δ13C值,分析不同林龄大扁杏人工林的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大扁杏人工林利用土壤水的深度不同,5年和11年生大扁杏人工林主要利用0—30cm深度的土壤水,与其吸水根(d≤1mm)分布的土层深度一致,二者输导根分布在20—50cm土层深度;17年生大扁杏人工林主要利用0—20cm和50—70cm深度的土壤水,其吸收根分布在0—30cm土层深度,输导根分布在10—70cm土层深度;δ18 O值表明,3个林龄大扁杏人工林利用的土壤水均来自降雨的雨水和地下水;5年生大扁杏林的水分利用效率为-24.1‰,显著高于11年生和17年生大扁杏林(P0.05)。大扁杏人工林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因其根系分布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水分利用特征,有助于其更好地适应辽西地区的半干旱环境。  相似文献   
77.
为摸清宁夏设施葡萄上蓟马种群消长规律和空间分布,于2011年进行了调查研究。从各项聚集度指标、空间分布型适合度卡方(χ2)检验及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析看,蓟马在设施葡萄上均呈聚集分布,棚内北、南间差异极显著,虫口分布具有北侧聚集的特点。以虫态来说,在整个葡萄生育期除3月下旬一次大量孵化时期以若虫为害为主外,其他时期均以成虫为害为主,尤其在种群稳定阶段,3月17日左右成虫虫口数量达到高峰,若虫也在3月24日左右急剧增加达到高峰;4月初之后若虫消退,以少量成虫为害。从虫口量比例看,蓟马种群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在大棚北侧、中上层居多的特点。  相似文献   
78.
黄军凯  张国珍 《植物保护》2014,40(4):107-111
为了促进草莓炭疽病菌在人工培养基上快速、大量地产生分生孢子,本研究在PDA培养基中添加不同量的酵母提取物,并结合涂断气生菌丝的方法,测定了不同处理对草莓炭疽病菌分生孢子产生的影响。结果发现,在PDA培养基中添加0.1%酵母提取物最适合草莓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theobromicola)的产孢。将培养3 d菌落上的气生菌丝涂断,2 d后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因此,PDA培养基中添加0.1%酵母提取物,结合菌丝涂断的方法,可显著提高草莓炭疽病菌的产孢量。该方法所用营养成分简单,用时短,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79.
采用134对SSR引物对11个云南粳稻和10个韩国粳稻进行遗传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12对引物具有多态性,共检测到370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检测到2-7个等位基因,平均为3.3个,SSR多态信息量(PIC)分布范围为0.091-0.807,平均为0.466。韩国粳稻比云南粳稻反映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10个韩国粳稻有96对引物具有多态性,共检测到273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检测到2-5个等位基因,平均为2.84个,SSR多态信息量(PIC)分布范围为0.180-0.780,平均为0.482,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66-0.93,平均为0.79;11个云南粳稻有93对引物具有多态性,共检测到235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检测到2-5个等位基因,平均为2.53个,SSR多态信息量(PIC)分布范围为0.165-0.744,平均为0.406,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73-0.98,平均为0.85。聚类分析表明,云南和韩国粳稻的遗传差异较大,在今后的云南粳稻品种选育中,利用韩国粳稻拓展云南粳稻的遗传基础和改善稻米品质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0.
天香3号是用金山黄瓜(V05A0115)和黄瓜(V05A1412)为亲本杂交育成的杂交新品种。2013 — 2014年参加甘肃省多点区域试验,2 a 10点(次)前期平均折合产量25 101.9 kg/hm2,较对照品种白地黄瓜增产20.5%;总平均折合产量73 694.3 kg/hm2,较对照品种白地黄瓜增产20.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0 g/kg,维生素C含量7.3 g/100 g,可溶性糖含量29 g/kg,干物质含量57.4 g/kg。对黄瓜霜霉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均表现为抗病。该品种是春季早熟品种,生长势强,回头瓜多,瓜条商品性好,口感香脆,品质好,单瓜重120 g左右。适宜在春秋保护地或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