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78篇
  免费   1817篇
  国内免费   3147篇
林业   1936篇
农学   1773篇
基础科学   1445篇
  2987篇
综合类   14533篇
农作物   2248篇
水产渔业   1080篇
畜牧兽医   5271篇
园艺   2310篇
植物保护   1459篇
  2024年   213篇
  2023年   662篇
  2022年   1541篇
  2021年   1455篇
  2020年   1336篇
  2019年   1361篇
  2018年   977篇
  2017年   1425篇
  2016年   1017篇
  2015年   1558篇
  2014年   1614篇
  2013年   1906篇
  2012年   2653篇
  2011年   2653篇
  2010年   2504篇
  2009年   2277篇
  2008年   2242篇
  2007年   2014篇
  2006年   1596篇
  2005年   1255篇
  2004年   796篇
  2003年   416篇
  2002年   488篇
  2001年   428篇
  2000年   407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9篇
  1956年   11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61.
为了揭示还田玉米秸秆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的腐解及养分释放特征,在马铃薯田间定位试验中,设置了6个不同施氮水平(T1:0 kg·hm~(-2);T2:75 kg·hm~(-2);T3:150 kg·hm~(-2);T4:225 kg·hm~(-2);T5:300 kg·hm~(-2); T6:375 kg·hm~(-2)),研究其对还田玉米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还田玉米秸秆的腐解主要发生在前90 d,在此期间玉米秸秆腐解较快,T1~T6处理的玉米秸秆腐解率分别为37.3%、40.3%、44.8%、45.0%、50.8%、48.4%,以T5处理为最高,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同时,T1~T6处理的玉米秸秆碳、氮释放率分别为48.2%~56.6%、33.8%~44.4%,T5处理下秸秆的碳、氮释放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而秸秆磷、钾的释放率分别为43.1%~49.2%、90.5%~93.0%,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还田150 d后,玉米秸秆的腐解率为52.7%~55.8%,养分释放表现为KCPN。综上所述,连续施氮可以显著促进还田玉米秸秆前期的腐解及碳氮的释放,但对磷钾的释放无明显影响,当施氮量为300 kg·hm~(-2)时还田玉米秸秆的腐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62.
为探明不同氮水平下秸秆、生物质炭添加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酸解有机氮组分的影响,2014年在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镇布设的不同氮水平下秸秆、生物质炭添加定位试验(共9个处理),利用Bremner分级法,对该试验2018年收获后的土壤有机氮组分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在0~30 cm土层(0~5、5~10、10~30 cm土层),各处理酸解总有机氮、酸解氨态氮、酸解氨基酸态氮、酸解未知态氮含量均随土层的加深而降低,酸解氨基糖态氮含量随土层的加深而增加;较之无炭处理(CN0、CN50、CN100处理的均值),生物质炭添加(BN0、BN50、BN100处理的均值)处理可提升酸解总有机氮含量10.12%、9.14%、7.61%(土层由上至下),提升酸解氨态氮含量15.02%、16.25%、17.19%(土层由上至下),提升酸解氨基酸态氮含量13.31%、11.84%、8.74%(土层由上至下),其中BN100处理下对其提升效应最显著;较之无炭处理(CN0、CN50、CN100处理的均值),秸秆添加处理(SN0、SN50、SN100处理的均值)可提升酸解氨基糖态氮含量26.46%、26.51%、25.78%(土层由上至下),其中SN100处理下对其提升效应最显著;不同处理下,有机氮各形态的分布趋势为酸解氨基酸态氮酸解氨态氮酸解未知态氮酸解氨基糖态氮。总之,BN100处理对酸解氨基酸态氮、酸解氨态氮提升效应最显著,进而增加土壤供氮潜力,可筛选为该区春小麦栽培的合理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963.
有机肥对酿酒葡萄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施用不同有机肥对土壤有机质、酶活性和微生物以及酿酒葡萄产量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设计,以5 a生赤霞珠酿酒葡萄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有机肥对土层0~20、20~40 cm和40~60 cm中土壤有机质、酶活性和微生物的影响。以不施用有机肥为对照(CK),设置沼渣(BR)、羊粪有机肥(SMOF)、牛粪有机肥(CMOF)、猪粪有机肥(PMOF)、牛粪+沼渣有机肥(CMOF+BR)5个处理进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有机肥施用后与CK相比,土壤有机质增加6.79%~44.97%,土壤微生物碳增加19.78%~91.53%,微生物氮增加2.22倍~3.93倍,碱性磷酸酶增加57.78%~512.55%,过氧化氢酶增加53.45%~240.48%,增产15.12%~46.89%。不同土层施用牛粪有机肥相对于其它有机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增长8.49%~33.29%;土壤中微生物碳、氮的含量分别增加5.30%~42.46%和6.12%~49.65%;碱性磷酸酶增大8.01%~184.63%,过氧化氢酶增加5.14%~84.27%,脲酶提高25.58%~410.70%,蔗糖酶升高6.00%~107.65%;微生物总数增多5.99%~56.56%。施用牛粪有机肥相比较其它有机肥增产7.08%~27.60%。说明在宁夏地区施用有机肥可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增加微生物的数量,增加土壤酶活性,促进酿酒葡萄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其中以牛粪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64.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的关中冬小麦面积时空变化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关中地区为研究区,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根据冬小麦生育期内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序曲线和物候特征,采用NDVI重构增幅算法和光谱突变斜率,构建了关中地区冬小麦提取模型并实现了冬小麦种植面积的提取。用农业统计面积验证提取结果表明:在市级和县级尺度上,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2和0.62,一致性指标d分别为0.95和0.84,提取结果与实地调查数据的空间一致性精度为93.4%。结果显示:关中地区冬小麦主要分布在中部关中平原,冬小麦种植面积在2011—2017年呈下降趋势,减少了83.22×10~3 hm~2(8.47%)。综合考虑冬小麦NDVI时序曲线的"峰""谷"特征,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可为大面积连续年份冬小麦种植面积时空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5.
植物显微表型主要是指植物组织、细胞和亚细胞水平的表型信息,是植物表型组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传统籽粒显微性状检测方法效率低、误差大且指标单一等问题,本研究利用Micro-CT扫描技术对5种类型11个品种玉米籽粒开展显微表型精准鉴定研究.基于对CT序列图像的处理解析,共获取籽粒、胚、胚乳、空腔、皮下空腔、胚乳空腔和胚...  相似文献   
966.
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对益母草、蒲公英、车前、紫苏种子进行辐照处理,测定这4种药用植物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指标,了解60 Co-γ射线辐照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为这4种药用植物的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60 Co-γ射线对4种药用植物种子具有较强的诱发突变能力,辐照剂量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  相似文献   
967.
从广州的13种观赏植物寄主上采集的30份样品中,初步鉴定出8个属的花卉寄生线虫,分别为螺旋属、平滑垫刃属、长针属、剑属、沼泽垫刃属、滑刃属、肾状属和短体属,其中螺旋属和长针属的寄主范围较宽,是广州花卉的重要寄生线虫。并提出了线虫病害的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968.
广州地区节瓜枯萎病菌专化型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广州地区节瓜枯萎病病原菌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特征观察和专化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引起广州地区节瓜枯萎病的病原菌属于美丽组尖镰孢菌黄瓜专化型。  相似文献   
969.
优质高抗水稻新品种华航丝苗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航丝苗是利用航天育种特优质新种质H-61与胜巴丝苗系列中间材料杂交选育而成的感温型优质高抗籼稻新品种,其米质达到国标优质一级,高抗稻瘟病,米粒晶莹剔透,饭香浓郁,食味极佳。该品种2006年5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广东省各稻作区早、晚造种植。  相似文献   
970.
为探究异花授粉对柚果实内裂的影响机制,以琯溪蜜柚为父本、早香柚为母本进行异花授粉,统计种子数与果实内裂的关系,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C-MS)分析果实汁胞代谢物组分.结果表明,早香柚自花授粉果实裂瓣数多为2或3瓣,且裂瓣多处于对称位置,说明果实横向生长拉力是中心柱开裂的直接原因;异花授粉后,果实内裂率与种子数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