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46篇
  免费   1813篇
  国内免费   3147篇
林业   1932篇
农学   1770篇
基础科学   1441篇
  2991篇
综合类   14445篇
农作物   2238篇
水产渔业   1083篇
畜牧兽医   5248篇
园艺   2304篇
植物保护   1454篇
  2024年   240篇
  2023年   662篇
  2022年   1544篇
  2021年   1452篇
  2020年   1335篇
  2019年   1359篇
  2018年   977篇
  2017年   1419篇
  2016年   1014篇
  2015年   1553篇
  2014年   1610篇
  2013年   1890篇
  2012年   2633篇
  2011年   2638篇
  2010年   2499篇
  2009年   2264篇
  2008年   2218篇
  2007年   2002篇
  2006年   1582篇
  2005年   1240篇
  2004年   790篇
  2003年   416篇
  2002年   488篇
  2001年   428篇
  2000年   406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9篇
  1956年   11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筛选葡萄离体茎段和叶片的最适表面消毒条件、离体培养基和接种方法,建立生防菌株E26防治葡萄根癌病效果的离体检测方法。【方法】通过比较6种表面消毒方法,4种培养基和2种接种方法,建立最优的E26生防效果离体检测方法;并通过与温室、大田生防效果的比较以及瘤组织切片观察、冠瘿碱纸电泳检测验证该离体检测方法的准确性。【结果】 在1/2 B5培养基的基础上改良出适合于葡萄离体茎段培养用的MSC 1/2B5培养基;筛选出葡萄离体茎段的最佳消毒条件和接种方法,建立了检测E26生防效果的离体茎段接种法。该方法的检测结果与葡萄活体植株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能够快速准确地反映E26的防效;并且,瘤组织切片观察和冠瘿碱纸电泳检测结果证实了该离体检测方法的可靠性。叶圆片法检测时,根癌瘤只能在葡萄叶圆片的叶脉处形成,瘤组织较小,难以准确反映E26的生防效果。【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离体茎段检测E26的生防效果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离体检测E26生防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稻米加工品质的分子遗传基础,为遗传改良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有用信息。【方法】利用Asominori为遗传背景具有IR24染色体片段的置换系(CSSL)群体,在4个环境下对稻米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进行QTL定位和稳定性分析。【结果】结果共检测到30个QTL与稻米加工品质相关,其中qMR-6、qMR-8、qHR-3和qHR-6在4个环境中都能被重复检测到,影响精米率的qMR-6和qMR-8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1.1%和22.2%;与整精米率相关的qHR-3和qHR-6,平均贡献率分别为34.6%和22.3%;且qMR-6、qMR-8、qHR-3和qHR-6对应的置换系与背景亲本Asominori在4个环境中相应性状的表现型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qMR-8、qBR-8b和qHR-8共定位在第8染色体R727-G1149区间的QTL簇上,在笔者以前的研究中发现该QTL簇包含与稻米蒸煮食味、外观和营养品质等相关的多个主效QTL,这为剖析同一染色体区段内的1个或多个基因协同调控多个品质性状形成的复杂代谢网络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993.
定西市中药材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定西市中药材产业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其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定西市中药材产业持续发展的途径是:尽快起动中药材品牌战略;大力推广规范化种植技术;开发特色中药材品种,建立深加工基地;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提升制药企业竞争实力;实施中药现代化战略,提高中药产品技术含量;以人为本,进行院地合作、产学研结合,实施科技兴药;重视生态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中药材营销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99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对来自6处不同生境的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L.)和栽培品种黄莺(Solidago goldenwings)进行了酯酶同工酶测试、分析;并通过对酶谱特征进行数量化分级,根据欧氏距离及类平均法(UP-GMA)对6个供试样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6个样品都具有2条迁移率分别为0.62和0.66的酶带;(2)供试样品间共出现8种不同带型的酶谱表型差异显著,其中不同生境加拿大一枝黄花均聚成一组,显示其酶谱表型与生态型也一致,而栽培品种黄莺则单独成为1组.(3)加拿大一枝黄花与园艺栽培品种黄莺的亲缘关系较远.因此,采用酯酶同工酶测试方法,可以鉴别来自不同生境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及栽培品种黄莺.  相似文献   
995.
运动发酵单胞耐酸菌株的诱变筛选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运动发酵单胞菌原始菌株(ZM6)的耐酸驯化、紫外诱变、小型初筛和复筛,获得一株耐酸突变菌株ZM6-3-2.通过突变菌株与出发菌株以及酵母发酵性能的比较表明,ZM6-3-2的发酵蔗汁性能显著优于ZM6菌株和工业生产乙醇的酵母,其最终乙醇质量浓度为56.64 g.L-1,比ZM6菌株的52.18 g.L-1提高了4.46 g.L-1,而且最终乙醇质量浓度、总糖出酒率、总糖利用率均比酵母高出约10%.通过正交试验对该耐酸菌株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并进行验证,发现含250 g.L-1总糖、10 g.L-1酵母膏、2 g.L-1KH2PO4、0.5 g.L-1(NH4)2SO4、1 g.L-1MgSO4.7H2O,pH 5.5的培养基最有利于ZM6-3-2的发酵,发酵时间短,产乙醇多.  相似文献   
996.
利用组织切片对马铃薯瓢虫幼虫感染绿僵菌后的组织病理变化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在相对湿度95%与25℃的温湿度组合条件下,幼虫体表附着的孢子萌发后穿透体壁,在体腔内逐步形成菌丝体,进入体腔内的菌丝体,对寄主组织没有选择性。通常菌丝最初在侵染部位的血腔中生长,然后侵入邻近的脂肪体、肌肉,最后侵入消化道和丝腺等。  相似文献   
997.
不同基因型玉米幼胚愈伤组织的培养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不同基因型玉米自交系幼胚愈伤组织的培养特性,选取19个玉米自交系(属于5个杂种优势类群)为试验材料,以授粉后10~12 d的玉米幼胚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基因型和培养基对玉米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均能通过幼胚愈伤诱导培养形成愈伤组织,其中11个自交系的愈伤组织能分化获得再生植株。Reid、旅大红骨和其他种质3个杂种优势类群中的B73、黄C、478,综31,178、501、先早17、旱21等8个自交系具有较好的幼胚培养特性和植株再生特性,愈伤组织诱导率高,且愈伤整齐、大小适中、植株再生率高,适宜作为受体材料进行遗传转化。幼胚在附加4 mg/L 2,4-D且去掉水解酪蛋白和L-脯氨酸的N6改良培养基上,幼芽及根的数量少、出愈率高、愈伤组织质地好,并明显减少了幼胚自发性芽分化的趋势,有利于保持愈伤组织胚性、提高再生植株频率,为玉米自交系幼胚诱导的适宜培养基。  相似文献   
998.
选用4个转抗真菌蛋白基因恢复系及2个非转化对照与5个不育系,按5×6NCⅡ交配设计对转基因杂交稻组合12个农艺和品质性状的配合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株高、穗长、有效穗数、单株粒重和垩白粒率、垩白度、胶稠度等性状以加性效应占主导作用,结实率、整精米率和糊化温度等性状则以非加性效应为主.②转基因恢复系不同性状间及与非转化对照同一性状间的一般配合力都存在差异,E32的转基因后代主要农艺性状一般配合力变差,而主要品质性状一般配合力变好,七丝软占的转基因后代则表现相反.③亲本中以转基因恢复系EF38和不育系310S的一般配合力的表现为优,转基因组合中则以培矮64S/EF84、珍汕97A/EF29的多数性状特殊配合力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999.
套作油菜对杏-麦间作果园节肢动物群落影响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套种油菜的杏-麦果园和杏-麦间作果园节肢动物群落的初步系统研究表明,新疆南部绿洲荒漠生态区杏-麦间作果园节肢动物共计24种,隶属11目,21科.杏-麦间作果园套作蜜源植物(油菜)能够提高果园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天敌果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节肢动物群落天敌亚群落.  相似文献   
1000.
Chloroplast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markers in mango were developed and used to analyze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and diversity of mango and its relatives. Thirty-six mango cultivars (Mangifera indica L.) and its relative species collected from the fruit germplasm collection in the 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hina, were examined by ISSR-PCR with chloroplast DNA (cpDNA). Eight better primers for chloroplast DNA that provided reproducible, polymorphic DNA amplification patterns were screened from 50 ISSR primers and used for UPGMA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band patterns with 8 primers for chloroplast DNA, all cultivars tested were distinguished from each other and these showed ample genetic diversity; the average percentage of polymorphism was 77.2%. The 36 samples could be clustered into four groups by UPGMA analysis at the coefficient 0.74.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plSSR marker was a new powerful tool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mango cultivars or its relative species, and their genetic relationship analysis and diversity evalu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