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3篇
  免费   315篇
  国内免费   430篇
林业   389篇
农学   334篇
基础科学   207篇
  429篇
综合类   2450篇
农作物   401篇
水产渔业   289篇
畜牧兽医   692篇
园艺   352篇
植物保护   155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215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210篇
  2019年   209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225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226篇
  2014年   253篇
  2013年   322篇
  2012年   421篇
  2011年   494篇
  2010年   416篇
  2009年   408篇
  2008年   394篇
  2007年   349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甜菜基因组DNA三种提取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采用CTAB法、SDS法、蛋白酶K法分别提取甜菜基因组DNA,并对得到的DNA进行含量测定、PCR扩增效果鉴定、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比较3种方法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CTAB法提取的DNA产量最高,蛋白质和多糖含量低,PCR结果和酶切结果均比较好;SDS法提取的DNA产量也较高,PCR结果不如CTAB法效果好;蛋白酶K法提取的DNA产量最低,且含有较多的RNA,PCR扩增无结果。所以,CTAB法是适合于甜菜基因组DNA提取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992.
本研究以尖叶牛樟根尖为材料,采用酶解去壁低渗法制片,探讨不同预处理方式和酶解时间对牛樟根尖染色体制片的影响,并对其进行核型分析,以期为牛樟的起源、演化及遗传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于9:00—11:00进行取材,用0.002 mol/L 8-羟基喹啉液预处理2 h,4%果胶酶和5%纤维素酶酶解5 h,能获得较佳的染色体制片。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尖叶牛樟的染色体数目为24条,核型公式为2n=2x=24=22m+2sm,第10对染色体带有随体,属于2B类型,核型不对称系数55.81%。核型对称程度较高,这表明尖叶牛樟可能进化程度较低,属于比较原始的物种。  相似文献   
993.
秩次分析法在评价绿豆区试产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金文林教授提出的秩次分析法对国家绿豆区域试验数据进行分析,首先对各试验环境进行常规方差分析,并定义三个统计数:平均分级值H1、产量秩次值H2、环境区分指数YM,并在多重比较的基础上对各参试品种进行了客观的评价,提出了自已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4.
选用对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具有显著钝化作用的脱脂牛奶和磷酸三钠为研究对象,通过枯斑法测定脱脂牛奶和磷酸三钠两者复配制剂(称为抑毒灵)对烟草漂浮育苗过程中被TMV污染的基质及剪叶器的钝化作用,并利用透射电镜观察抑毒灵对病毒粒体的影响,同时采用实时qPCR对TMV含量以及寄主防御蛋白相对表达量进行定量检测。抑毒灵稀释液对TMV的钝化作用表现出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且不同处理间抑制率差异显著。抑毒灵与TMV接种液混合3 min后可完全抑制TMV对叶片的侵染。采用500倍抑毒灵消毒1 min以上时间抑制效果最佳。剪叶器具经稀释500倍的抑毒灵浸泡不少于5 min时对TMV的钝化效果可达100%。不同浓度的抑毒灵稀释液可显著钝化基质中的TMV,抑制TMV对烟苗的侵染和发病率,基质中TMV的含量下降74.09%~90.26%,相对防效达54.83%~85.45%。此外,所有抑毒灵处理中烟苗叶片表现正常,无药害发生。钝化病毒机制研究发现,经抑毒灵稀释液共孵育后的病毒粒体断裂成微小片段,外壳蛋白受损严重,螺旋结构和柱状基本消损完。与此同时,抑毒灵可提高防御酶PPO和PAL的酶活,还可显著诱导防御基因NPR1PALPR1bPR1a的表达。综上,抑毒灵可通过直接作用于病毒粒体和诱导寄主抗性起到抗病毒效果。  相似文献   
995.
为探究茶叶浸取液制备的纳米银对土壤微生物的生物安全性的影响,本研究利用植物还原法制备纳米银抗菌材料,并将其制成1000 mg/L的纳米银喷雾,分析其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丰富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空白对照组(CK)与实验组(Nano-Ag)的样本土壤中,所具有的微生物类别基本一致,但是不同类别微生物的丰度具有一定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的Coverage数值均较高(Coverage>99.71%),香农指数均较大(Shannon>5.46),辛普森指数均较小(Simpson<0.02),两组间ACE指数和Chao指数差异均较小(ACE<2,Chao<6);同时,纳米银可抑制变形菌门下的α-变形菌纲和放线菌门下的嗜热油菌纲的生长,而能够促进绿弯菌门下纤线杆菌纲的生长。本文验证了纳米银具有一定程度的生物安全性,拓宽了纳米银材料的潜在应用范围,为纳米材料在环境及医疗等领域的深入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6.
为探究不同玉米秸秆碳形态的增碳培肥效果,在烟田上建立原位土柱培养试验,分析不添加秸秆碳(CK)、添加常规秸秆(RS)、腐熟秸秆(DS)以及秸秆生物炭(BC)4个处理下耕层(0~20 cm)土壤有机碳组分和结构、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与不添加秸秆碳相比,3种秸秆碳形态显著提高土壤总有机碳(TOC)和微生物量碳(MBC)含量。与不添加秸秆碳相比,常规秸秆和腐熟秸秆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而秸秆生物炭处理显著增加了颗粒有机碳(POC)含量(42.40%)。3种秸秆碳形态均提升微生物量碳/有机碳,这表明了秸秆碳投入可促进土壤有机碳周转。采用13C核磁共振波谱技术(NMR)分析土壤有机碳官能团结构,结果表明,常规秸秆、腐熟秸秆处理增加了土壤烷氧碳(O-Alkyl-C)和羰基碳(Carbonyl-C)(易降解碳组分),而秸秆生物炭则增加了烷基碳(Alkyl-C)(难降解碳组分)、烷基碳/烷氧碳(A/O-A)和疏水碳/亲水碳(Hydrophobic-C/Hydrophilic-C)。不同形态的秸秆碳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具有差异性,秸秆生物炭处理显...  相似文献   
997.
以黑果腺肋花楸和酸浆宿萼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建立响应面模型等方法优化复合饮料的制备工艺,并对产品的稳定性、感官品质、功能性质与货架期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宿萼浸提液最佳苦味掩盖剂为质量比为1∶2的纽甜与果葡糖浆,添加量为30 mg/mL;稳定剂最佳比例为β-环状糊精0.17%,卡拉胶0.13%,羧甲基纤维素钠0.13%;复合饮料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黑果腺肋花楸汁与酸浆宿萼浸提液体积比为8.2∶1,白砂糖添加量14.2%,柠檬酸添加量0.06%,在此条件下制备的饮料感官评分为85.23±0.58分,其整体呈现紫红色,果香味浓郁,入口后酸甜适中,口感绵软细腻。  相似文献   
998.
以河南工业大学粮食工程系的专业必修课"小麦加工工艺与设备"为例,结合粮食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论述了课程目标与特色、课程建设及应用,并结合课程特色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和规划,以期为促进"小麦加工工艺与设备"课程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99.
选取6个茎瘤芥品种为试材,在芸薹属SSR公共引物中初筛获得引物的基础上,选择9对条带清晰、表现稳定的多态性引物,利用SSR荧光标记技术开展了茎瘤芥品种SSR分子标记的差异性研究,初步构建了品种的分子身份证。结果表明,共筛选到7对多态性引物,检测到20个等位位点,平均每对引物2.2个;扩增得到20个带型,平均每对引物2.2个,扩增片段长度在126~397 bp;构建了6个茎瘤芥品种的分子身份证,并进行了合理区分;在分子水平上,浙江品种间差异最为显著,浙渝两地品种差异次之,重庆品种间差异最小,但各品种均拥有独立身份代码,研究结果为茎瘤芥品种资源的鉴定、亲缘关系分析、遗传基础研究等各项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农药残留量预测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观测乐斯本在桃果实中的残留量,建立了3种不同类型的数学模型,包括经典的指数负增长函数模型、Rayleigh动态模型和灰色预测GM(1,1)模型等,然后用它们依次来模拟乐斯本在生态环境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并分别预测农药残留情况,最后进行拟合度检验,比较哪种模型的预测结果更加准确,采取最优方案对农药残留量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