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88篇 |
免费 | 370篇 |
国内免费 | 61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526篇 |
农学 | 299篇 |
基础科学 | 331篇 |
569篇 | |
综合类 | 3572篇 |
农作物 | 539篇 |
水产渔业 | 363篇 |
畜牧兽医 | 1032篇 |
园艺 | 575篇 |
植物保护 | 26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5篇 |
2023年 | 125篇 |
2022年 | 283篇 |
2021年 | 281篇 |
2020年 | 262篇 |
2019年 | 302篇 |
2018年 | 218篇 |
2017年 | 335篇 |
2016年 | 216篇 |
2015年 | 328篇 |
2014年 | 381篇 |
2013年 | 443篇 |
2012年 | 628篇 |
2011年 | 648篇 |
2010年 | 610篇 |
2009年 | 500篇 |
2008年 | 538篇 |
2007年 | 448篇 |
2006年 | 405篇 |
2005年 | 318篇 |
2004年 | 212篇 |
2003年 | 131篇 |
2002年 | 109篇 |
2001年 | 114篇 |
2000年 | 109篇 |
1999年 | 43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62年 | 3篇 |
195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0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籼、粳超级稻光合物质生产与转运特征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阐明籼、粳超级稻干物质积累及光合生产特征的差异,以江苏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5个超级杂交籼稻组合和5个常规粳型超级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对稻麦两熟制条件下籼、粳超级稻干物质积累、分配、运转及叶面积、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秧苗素质、叶型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粳稻生育前期(移栽至拔节期)干物质积累量、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及上三叶叶长、叶基角、叶开角、披垂度和叶面积衰减率、收获指数均小于籼稻,而生育中后期(拔节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及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粒叶比(颖花/叶、实粒/叶、粒重/叶)、最大叶面积指数、总充实量、实收产量、生物产量、茎鞘最大输出量和表观输出量及比率均大于籼稻,差异显著或极显著。虽然粳稻主要生育期单茎干物重均不及籼稻,但群体数量优势保证粳稻具有较高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和叶面积,且随着生长发育的持续,群体光合物质生产优势不断加大,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于抽穗后25 d前后超过籼稻。粳稻灌浆后期(乳熟至成熟期)仍保持强劲生长优势,而灌浆初期(抽穗至乳熟期)茎鞘贮存物质合理输出,有效保障了高效光合层的安全支撑及高积累产量库的流畅充实。高生物学产量的稳定形成和叶面积“稳升缓降”态势以及拔节至成熟期较强的高效光合物质生产,是粳稻光合系统高效持续产出、灌浆充实多及高产形成的重要特征和原因。 相似文献
103.
对健康监测技术在沉管隧道上的应用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并以建设中的广州洲头咀隧道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其横向和纵向力学性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沉管隧道工程的健康监测模型,对监测中传感器的布置方案也进行了探索,可为此类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安全使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4.
免耕水田化学除草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水稻免耕栽培技术已经大面积推广,但是草害问题却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免耕水田杂草的残存量、发生量很大.危害较重.通过大量的田间调查和试验研究,基本摸清了免耕水田杂草的发生特点及其化学除草技术,包括水稻抛秧除草技术、移栽稻田化学除草技术、水稻直播田除草技术、中期杂草防除技术. 相似文献
105.
云南大叶茶与汝城白毛茶杂交后代的RAPD亲子鉴定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分子标记技术 ,对云南大叶茶 (C .sinensis)与汝城白毛茶 (C .ptilophylla)进行人工杂交所获得的F1代植株进行了亲子鉴定。结果表明 ,13个随机引物在第 1个杂交后代( 1F1)中共扩增出 80条RAPD谱带 ,其中 79条能在双亲中检出 ,另 1条为 1F1自身的特异带 ,卡平方检验表明在 1F1中扩增出的谱带数与亲本中各对应位点所显示的谱带数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在第 2个杂交后代( 2F1)中共扩增出 75条谱带 ,在第 3个杂交后代 ( 相似文献
106.
分析了开展农业科技情报研究的必要性,概况了农业科技情报研究的主要特征和主要形式,并结合2012年中央1号文件的要求提出农业科技情报研究服务农业科技创新的几个主要领域. 相似文献
107.
三疣梭子蟹胚胎发育过程中主要生化组成的变化及其能量来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研究了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胚胎发育过程中胚胎体积、单卵干重、湿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变化规律,探讨胚胎发育过程中能量来源和消耗规律。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胚胎发育过程中,胚胎体积持续增加,由受精卵时的(24.5±1.72)×106μm3增加到孵化前的(39.2±2.8)×106μm3(P<0.01);胚胎体积增加主要发生在胚胎发育后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单卵中水分含量呈上升趋势(P<0.05),水分绝对量由受精卵的(19.88±1.65)μg上升到心跳期的(28.82±1.77)μg,单卵水分含量升高了44.97%,故单卵湿重显著上升(P<0.05)。整个胚胎发育过程中单卵干重下降了4.64%。胚胎发育过程中单卵中的蛋白质、脂肪下降显著,分别减少了(1.97±0.35)μg和(1.99±0.45)μg,脂肪含量下降幅度为50.48%,而蛋白质含量下降幅度为23.48%;三疣梭子蟹胚胎发育过程中能量主要由脂类提供(71.32±20.46)%,其次由蛋白质提供(27.13±4.29)%,脂类和蛋白质分别充当了不同胚胎时期的主要能量来源,胚胎中的能量消耗主要发生在卵裂期、原肠期和心跳期。 相似文献
108.
试验旨在研究蓝狐MITF-M基因核心启动子活性区、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基因编码蛋白结构及功能,为探究该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从成年蓝狐背部皮肤组织中采集1 cm×1 cm样品,采用RT-PCR扩增及测序技术首次获得MITF-M基因序列3 880 bp(包括5'侧翼区2 262 bp、CDS区1 260 bp、3'侧翼区358 bp),编码419个氨基酸残基。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蓝狐MITF-M基因5'侧翼区存在潜在的启动子区域(-86~-336 bp),且发现TATA框、CAAT框、GC框和CRE等调控元件及CREB、LSF和Sp1等多种转录因子。MITF-M基因编码的蛋白是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的不稳定、可溶性亲水蛋白质。亚细胞定位结果提示该蛋白在细胞核、细胞质和线粒体的概率较高,分别为65.2%、17.4%和8.7%。DNAMAN软件对MITF-M基因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预测发现,该蛋白由α螺旋(33.66%)、β折叠(16.66%)和无规卷曲(49.68%)组成,且不存在跨膜区域和信号肽。蓝狐与其他物种MITF-M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对比和系统进化树分析均提示蓝狐与犬的遗传亲缘关系最近,与哺乳动物和禽类均具有较高的同源性(>89.1%),说明MITF-M基因编码区在物种进化过程中较为保守。本研究为深入研究MITF-M基因调控狐狸被毛颜色的分子遗传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9.
云南杨梅灌丛生物量的分配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云南省主要分布区云南杨梅生物量分配特征及计算模型,不仅对保存该物种多样性有重要意义,还对正确评价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和碳交换具有重要价值。为了探明云南杨梅灌丛的生物量,采用标准样地调查法和样方收获法,对云南省23个样地的云南矮杨梅灌丛生物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样地每个5 m×5 m样方的云南杨梅生物量为(13.95±12.99)kg;云南杨梅各器官生物量的分配大小依次为根>茎>叶;云南杨梅的盖度与其根、茎、叶生物量及总生物量之间有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p<0.001),均以多项式模型预测的结果为最佳,以盖度预测云南杨梅总生物量的计算公式为:y=1.015x2-55.127x+1846.3(R2=0.3872,p<0.001);土壤含水量和云南杨梅生物量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说明其更适合在较干旱土壤中生长。 相似文献
110.
龚希章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00,(4):334-338
本文探讨了在网络环境下建立渔业数据库管理及检索系统的技术问题,并应用ASP、ADO技术开发了基于SQL Serer7.0数据库的Web应用程序。文中给出了利用该技术连接数据库并调用存储过程的一个编程实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