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42篇
  免费   544篇
  国内免费   726篇
林业   755篇
农学   339篇
基础科学   395篇
  735篇
综合类   4513篇
农作物   632篇
水产渔业   393篇
畜牧兽医   1556篇
园艺   675篇
植物保护   319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302篇
  2021年   297篇
  2020年   277篇
  2019年   326篇
  2018年   237篇
  2017年   364篇
  2016年   246篇
  2015年   401篇
  2014年   477篇
  2013年   540篇
  2012年   824篇
  2011年   838篇
  2010年   800篇
  2009年   694篇
  2008年   728篇
  2007年   665篇
  2006年   617篇
  2005年   503篇
  2004年   306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三种类型农田排水沟渠氮磷拦截效果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岩  王建国  李伟  薄录吉  杨林章 《土壤》2009,41(6):902-906
为了了解太湖地区不同类犁农田排水沟渠对N、P拦截效果的影响,分别在野外构建了3种类型的农田排水沟渠,即生态沟渠、混凝土沟渠和土质沟渠.研究了不同进水N、P浓度、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和不同进水流速条件下,3种类型沟渠的N、P拦截效果.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24 h和48 h静态试验以及在固定进水流速的动态试验中,沟渠对不同进水N、P浓度的N、P去除牢大小顺序是:生态沟渠、土质沟渠和混凝土沟渠,其中,生态沟渠明显优于其他沟渠.在固定进水浓度的条件下,沟渠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的N、P去除率大小顺序为;生态沟渠、土质沟渠和混凝土沟渠,其中,生态沟渠明显好于其他沟渠.在高、低两种进水流速和固定进水浓度条件下.生态沟渠在低进水流速下的N、P去除率明显优于其他沟渠.在不同进水浓度条件下,生态沟渠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48 h.  相似文献   
252.
西昌市土壤Fe、Mn、Cu、Zn有效性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分析西昌市土壤微量元素Fe、Mn、Cu、Zn有效含量状况及其分布特征的基础上,从成土母质、土地利用方式、有机质和pH等4个方面探讨其对土壤微量元素有效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西昌市土壤有效Fe含量丰富,有效Cu和Zn略低且分布不均,有效锰有32.18%的土壤缺乏。成土母质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第四纪紫色洪冲积物发育的土壤Fe、Mn、Zn有效含量较高,二迭纪岩浆岩洪冲积物发育的土壤有效Cu含量较高,坡残积物发育的土壤4种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均较低;水田土壤各元素有效含量均大于旱地;有机质与有效Fe、Cu间显著正相关;pH值在中性偏碱时,有效Cu和Zn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253.
滴施磷酸二氢钾后土壤中磷的移动和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采用土柱模拟滴灌施P肥,研究了P在土壤中的移动和分布。试验结果表明:①滴施含P量200mg/L的KH2PO4后P在砂壤土、轻壤土、重壤土中分别纵向移动了22、16、14cm。横向和纵向移动的距离基本相同。②随着滴施P浓度的增加,P的移动距离增大,P的主要累积层加深。赤红壤中滴施P浓度200、400、800、1000mg/L时,P分别移动了12、16、20、22cm,而且有效P和全P含量增加显著的土层深度分别为0~8、0~12、0~18、0~20cm。在相同质地情况下,滴施高浓度P肥溶液可以明显增加P的移动距离。  相似文献   
254.
通过实地调查与实验分析,对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退耕还林后土壤养分状况和微生物数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全N含量为交错带山地森林段>交错带山地森林下缘地段>干旱河谷地段;土壤全P含量为交错带山地森林下缘地段>交错带山地森林段>干旱河谷地段;土壤pH值为干旱河谷地段>交错带山地森林下缘地段>交错带山地森林段;土壤真菌、细菌、放线菌、氨化菌以及固氮菌的数量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多后减少,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多.同时,通过对交错带山地森林下缘3种植被恢复模式研究表明,恢复植被能显著提高土壤的养分,增加微生物的数量.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数量变化均具有明显的空间层次现象,即随土层的加深呈降低的趋势.本研究区域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养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55.
研究了川西亚高山人工云杉林不同间伐强度后土壤有机质、易氧化碳、微生物量碳、有机质氧化稳定系数及其碳库管理指数,结果表明:对照林(0%间伐强度)土壤有机碳、碳氮比、微生物量碳、有机质氧化稳定系数均为最高,不同间伐强度下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30%间伐强度林地易氧化碳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林地;与对照林相比,10%,20%,30%间伐强度林地0-10 cm和10-20 cm土层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PMI)分别提高了58.22%和182.90%,108.16%和176.28%,128.44%和221.61%。林地间伐抚育措施具有加快土壤有机质的分解、CO2的释放以及增加有机碳库更新速度、促进土壤腐殖质形成,同时导致土壤有机质稳定性降低的双重性,因此可以以中度间伐强度30%作为川西人工云杉林的间伐强度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56.
目的 以路径重复率为优化目标解决农业机器人在数字生态农场中的全区域覆盖问题。方法 首先,将栅格地图中的障碍物进行膨胀处理,在此基础上进行矩形分区以及分区合并操作;然后,通过改进的蚁群算法规划分区间的遍历顺序、通过改进的广度优先搜索(Breadth first search, BFS)算法规划分区间终点与起点的衔接路径,从而实现机器人全区域覆盖。2种算法的具体改进方案为:分别通过人工免疫算法与粒子群算法改进遗传算法的选择与交叉算子,并将改进后的选择算子、交叉算子、原遗传算法变异算子与蚁群算法相结合改进传统蚁群算法信息素更新方法;建立动态函数以简化BFS算法规划的路径。结果 仿真结果表明,改进蚁群算法收敛时的迭代次数较传统蚁群算法减少了83.1%,路径长度相比减少了4.8%;由改进的蚁群算法与改进的BFS算法规划的机器人遍历路径重复率是传统蚁群算法和BFS算法的56%,且农业机器人能实现对农田区域的100%覆盖。结论 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农业机器人在复杂环境的数字生态循环农场中进行全遍历覆盖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57.
苦丁茶饮料加工技术的研究Ⅱ.灭菌方法的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苦丁茶饮料的最佳灭菌方法,采用辐射、间歇、121℃,115℃,108℃等方法对苦丁茶饮料灭菌,并对各处理进行微生物培养、测定物理性状和相对沉淀量。结果表明,115℃和121℃灭菌都能彻底杀死苦丁茶饮料中的细菌和真菌,且前者对饮料品质影响较小。苦丁茶饮料灭菌后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茶汤的亮度、透光率逐渐降低,色泽不断加深,OD420逐渐增大,PH值逐渐降低,形成的相对沉淀量也逐渐增多,其数值在1个月左右发生一次极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258.
旱田养分淋溶规律及对地下水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农田 1 m深土层的模拟渗滤实验,对旱田养分淋溶规律和产生的环境影响——氮、磷、钾对地下水的潜在污染,进行了以黑麦草为供试作物,农用化肥氮、磷、钾为供试肥料的养分淋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旱田土壤中,氮肥的淋溶与施肥量呈显著正相关,主要以- N形式产生淋溶,- N的淋失率是施肥量 240 kg· hm- 2的 15.85%,淋溶含量大于 20 mg· L- 1,超过 WHO颁布的饮用水质量标准 10 mg· L- 1,对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磷肥的淋溶主要在土壤中以固定作用为主,其淋溶与对照无明显差异,对地下水无污染影响;钾肥的淋溶取决于施肥量,当施肥量在 120 kg· hm- 2时,钾的最大淋溶含量为 14.30 mg· L- 1,超过欧洲经济共同体颁布的饮用水质量标准 12 mg· L- 1,对地下水有潜在污染影响。  相似文献   
259.
研究了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无性系对杨叶锈病(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的抗性问题.结果表明,供试的美洲黑杨无性系对杨叶锈病的抗性可分为4种类型,即高抗型、抗病型、感病型和高感型.  相似文献   
260.
K型杂交小麦901及亲本籽粒灌浆的生长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为准确了解杂交小麦901的籽粒灌浆特性,用Matlab程序Richards 方程 对杂交小麦901及其亲本的籽粒灌浆资料用进行计算机拟合。结果表明,杂交小麦901籽粒活跃生长期比常规小麦陕229长约6 d,其最终粒重(43.7 g?1000粒-1)也比陕229(36.3 g?1000粒-1)高。杂交小麦和父本R205的N值均小于1,其灌浆前期籽粒生长迅速,中后期生长逐渐减慢。常规小麦陕229的N值大于1,灌浆前期生长较慢,中期生长迅速。从灌浆阶段的划分来看,杂交小麦901灌浆前期历时较短,中后期历时较长,而陕229与之相反。亲本中,父本R205的灌浆特性与杂交小麦901较相似,母本不育系K3314A却与陕229相似。用Richards方程拟合4个小麦品系的灌浆过程比用Logistic方程更适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