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38篇
  免费   544篇
  国内免费   721篇
林业   755篇
农学   339篇
基础科学   395篇
  731篇
综合类   4511篇
农作物   631篇
水产渔业   392篇
畜牧兽医   1555篇
园艺   675篇
植物保护   319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302篇
  2021年   296篇
  2020年   276篇
  2019年   326篇
  2018年   237篇
  2017年   364篇
  2016年   246篇
  2015年   401篇
  2014年   477篇
  2013年   540篇
  2012年   824篇
  2011年   838篇
  2010年   800篇
  2009年   694篇
  2008年   728篇
  2007年   665篇
  2006年   617篇
  2005年   503篇
  2004年   306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41.
根据南水北调供水方案,南水北调进京10年后,受水区内垃圾场将会被地下水浸泡,如不采取防治措施,会对含水层水质造成严重污染。以北京西郊为研究区,利用Visual Modflow软件中的MODFLOW模块和MT3DMS模块分别建立了地下水水流模型和溶质运移模型,对研究区内污染物运移规律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10a后氯离子(Cl-)、硝酸盐氮(NO2-3)和总硬度(THD)3种离子的最高浓度和被污染的面积均增大,预测结果可作为调整地下水开采与调蓄方案和垃圾场防渗规划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242.
基于博弈论赋权的灌溉用水效率GRA—TOPSIS评价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构建区域灌溉用水效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博弈论(Game theory,GT)思想将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所得主观权重与改进熵值法(Improved entropy value method,IEVM)所得客观权重进行综合集成以获取组合权值,并将灰色关联分析(Gray relation analysis,GRA)与逼近理想解排序(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相结合,以三江平原10个大型灌区为例进行验证,对区域灌溉用水效率作综合评价。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检验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排序与GRA-TOPSIS法排序,得到的相关系数高达0.863,且GRA-TOPSIS法、GRA法、TOPSIS法对同一灌区综合排序的位次相差均不超过2,表明评价结果具有合理性和一致性;GRA-TOPSIS法所得综合值的极差为0.343,变异系数为0.267,均高于单独使用GRA法或TOPSIS法的极差与变异系数,更有利于对灌区灌溉用水效率进行辨识分区。此外,根据目标层与准则层排序差异度将灌区分为3类,辨识各灌区灌溉用水效率主控因子,对区域灌溉用水效率发展策略的制定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43.
基于WPI的水安全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水安全评价问题,介绍了水贫穷指数(WPI)。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对水贫穷指数中的水安全评价指标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流域的水安全评价指标。以石羊河流域为例的应用证明了该指数能够清晰地反映威胁流域水安全的因素的具体特征,通过水安全分级的方法可以确定各特定区域的水安全级别,为制定水安全预警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44.
A thin layer of yellow-brown-colored earth was generally found on Quaternary red clay in Jiujiang, Jiangxi Province. A typical profile was established. Both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and REE (rare earth element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yellow-brown-colored earth of the profile fully suggested its aeolian origin and close similarity to Nanjing Xiashu loess. The study also implied aeolian origin of the underlying Quaternary red clay. Compared with the red clay, the yellow-brown-colored earth was less weathered because of its lower content of free iron and higher mole ratios of SiO2/Al2O3 and SiO2/(Fe2O3+Al2O3) as well as its less developed chemical microtextures of quartz grains. In order to study the ages of the two deposits comparatively, the thermoluminescent dating method was used. As a result, the bottom of the yellow-brown-colored earth was dated to 60±5 ka B. P.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red clay 388±54 ka B. P.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yellow-brown-colored earth was formed in the Late Pleistocene and was probably the aeolian deposit of the Last Glacial, which corresponded with the Malan loess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the northwestern part of China; while the underlying red clay was formed in the Middle Pleistocene. A "yellow cap" on Quaternary red clay in Jiujiang implied a great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variation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Late Pleistocene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China, especially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event not only halted the rubification, once dominating the region, but also produced a widespread covering of aeolian deposit, as only occurred in the cold and dry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245.
土壤磷素流失的途径、环境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40,自引:7,他引:40  
单艳红  杨林章  王建国 《土壤》2004,36(6):602-608
土壤长期过量的P肥(包括化肥和有机肥)投入导致土壤P素水平的提高,从而加大了土壤P素流失的风险。大部分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因素是P,土壤P的流失是重要的非点源污染。本文对国内外有关土壤P管理的研究做一综述,内容包括土壤P对水体富营养化的贡献、土壤P的流失途径及影响因素、系列水体P和土壤P指数、土壤P流失控制对策(土地利用管理、立法、政策的改变)等。  相似文献   
246.
不同水氮管理对苋菜和菠菜的产量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水氮管理对苋菜和菠菜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水分处理条件下,不同的土壤供氮水平对苋菜和菠菜的产量均无显著差异,而各水分处理间也无显著差异,但水分利用效率却以W1处理(农民习惯灌水方式)为最低;苋菜和菠菜中硝酸盐含量主要受土壤的供氮量的影响,其次是土壤含水量,因此,降低土壤供氮量的同时适当降低土壤含水量,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蔬菜品质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47.
应用Hydrus-1D模型模拟分析冬小麦农田水分氮素运移特征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将Hydrus 1D水氮联合模型用于模拟冬小麦农田水分氮素运移转化过程,试验和模拟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冬小麦农田不同水肥处理小区,蒸散量约400mm,占根层总耗水量的95%以上,水分渗漏到根层以下量很少,各小区最大渗漏量为38.4mm。作物吸氮占总耗氮量的94%以上,而根层以下氮淋失很少,最大氮淋失量为8.7kg/hm2。氮淋失量主要对应于水分渗漏量,可考虑改变灌溉措施减少水氮淋失量。传统水、肥管理方案与优化水、肥管理方案比较,各处理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无显著差异,而前者根层水分渗漏量大并肥料总投入量大。综合评价认为,优化水肥管理措施更合理可取。  相似文献   
248.
南京城市土壤磷的形态和吸附-解吸特征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研究了南京城市土壤有机磷、各形态无机磷的含量和比例以及磷的吸附 -解吸特性。结果表明 :随着土壤全磷含量的增加 ,Al-P、Fe -P、O -P、Ca -P含量、Al-P占全磷的比例增加 ,但有机磷占全磷的比例、Fe -P占全磷的比例减少 ;与非城区土壤相比较 ,城市土壤磷的吸附量低 ,磷的解吸量和解吸率高 ;城市土壤中Al -P的含量及其在全磷中的比例较高 ,而磷的吸附量低、解吸率高是导致城市地下水磷浓度偏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49.
硅对小麦生长及其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研究了基施硅营养对小麦分蘖期的生长状况、叶片类脂脂肪酸组成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 ,施硅促进了小麦的生长 ;降低了膜脂过氧化程度 ,提高了叶片类脂脂肪酸的不饱和度。但施硅处理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APX)活性没有影响 ,却使过氧化物酶 (POD)与过氧化氢酶 (CAT )活性下降 ,暗示POD和CAT具备在较低活力水平上高效清除H2 O2 等强氧化剂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50.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退化土壤结构的分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分形理论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研究工具。分析结果表明 :土壤粒径分布的分形维数能客观地反映退化土壤的结构状况和退化程度 ,可作为退化土壤结构评价的一项综合性定量指标。退化土壤的分形维数与土壤颗粒组成和微团聚体组成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土壤中 <0 .0 0 1mm粘粒含量越高 ,>0 .2 5 mm团粒含量越低 ,则分形维数越高 ,结构性越差。对于同一土壤退化系列 ,分形维数越高 ,土壤退化越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