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6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280篇
林业   184篇
农学   115篇
基础科学   146篇
  277篇
综合类   1531篇
农作物   152篇
水产渔业   140篇
畜牧兽医   495篇
园艺   272篇
植物保护   12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315篇
  2011年   287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205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7篇
  199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基于GreenSeeker的水稻氮素估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水稻植株氮素指标与GreenSeeker植被指数的定量关系,通过设置不同年份、不同氮肥水平的田间试验,于移栽后定期使用GreenSeeker获取冠层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和比值植被指数(RVI),并同步破坏性取样获取植株生物量和氮含量,分析不同品种和不同氮营养条件下氮素和植被指数(NDVI和RVI)变化规律,建立基于NDVI和RVI的氮素监测模型。结果表明,植株氮含量可以基于NDVI和RVI分时期进行估算,植株氮积累量可以被分阶段反演。利用GreenSeeker可以实现水稻氮素快速无损监测,为水稻氮肥精确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2.
剑锋  耿红  贺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4,33(12):2315-2320
采用生态毒理学方法,研究了(25±1)℃下,杀虫剂西维因对萼花臂尾轮虫的急性毒性影响以及慢性染毒对轮虫生命史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西维因对轮虫24 h急性毒性半致死浓度为4.868 mg·L-1,95%置信区间为4.538~5.229 mg·L-1;慢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除产卵量外,西维因对轮虫的主要发育阶段历时、平均寿命、净生殖率、生命期望、内禀增长率以及世代时间均有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西维因显著降低(缩短)轮虫平均寿命、净生殖率和内禀增长率,且高浓度的西维因对平均寿命和内禀增长率的影响更为显著;幼体阶段历时和胚胎发育时间均随西维因浓度的升高而延长;除2.2 mg·L-1的西维因对轮虫世代时间无显著影响外,其他各浓度均显著缩短轮虫世代时间(P0.05)。  相似文献   
10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掺混型、吸附型和反应型3种新型生物炭基硝酸铵氮肥在冬小麦生长过程中对土壤氮素累积及冬小麦对氮素的利用状况和相关生物活性的影响。试验处理包括CK(不施氮肥,不施生物炭)、硝酸铵氮肥、生物炭、掺混型生物炭基氮肥、吸附型及反应型生物炭基氮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工艺制备的生物炭基氮肥对土壤铵态氮的累积具有显著影响,吸附型和反应型处理在冬小麦生长季铵态氮平均值大于对照(CK),对于总氮、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累积量的影响不显著。除了生物炭单施处理外,其他处理均比CK显著提高冬小麦地上部的总氮累积量,但对冬小麦的氮素利用状况无显著影响,且三种炭基氮肥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施用不同类型生物炭基氮肥对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具有提高作用,而对微生物量碳含量、亚硝酸还原酶和脲酶活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4.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的方法,检测巢湖麻鸭公母群体共144只个体MSTN基因外显子3和内含子2的SNPs位点,分析SNPs与8周龄体重、12周龄体重和屠宰性能(胸肌率、腿肌率)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在外显子3(6375 bp)检测到G/A突变,形成3种基因型,分别为AA、AB和BB型,公鸭群体中AA型胸肌率显著高于BB型 (P<0.05);母鸭中AB型胸肌率显著高于AA型和BB型 (P<0.05), AA型腿肌率显著高于BB型(P<0.05);各基因型间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内含子2(5264 bp)检测到T/C突变,产生的3种基因型分别为DD、DE和EE型,各基因型间体重和屠宰性能差异均不显著(P>0.05); 合并基因型结果显示,ABDD型母鸭胸肌率显著高于AADD型(P<0.05)并且极显著高于AAEE型和BBDD型(P<0.01),ABDD型母鸭腿肌率显著高于BBDD型母鸭(P<0.05);公鸭在各周龄体重上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母鸭,但在屠宰性能上普遍显著低于母鸭。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巢湖麻鸭公鸭早期生长速度快于母鸭,母鸭ABDD基因型表现出较高的屠宰性能。  相似文献   
105.
以映山红(R.simsii)、马银花(R.ovatum)、满山红(R.mariesii)和云锦杜鹃(R.fortunei)4种杜鹃为实验材料,采用TCA-丙酮法、酚法和TCA-丙酮-酚法3种蛋白质提取方法提取杜鹃叶片蛋白质,并应用双向电泳技术(2-DE)比较分析不同方法的蛋白质提取率、溶解性、完整性等的差异,确立适用于2-DE分析的杜鹃叶片蛋白质提取方法。结果表明,TCA-丙酮法提取的蛋白溶解性差且粘稠,得到的蛋白质点少,不适合杜鹃叶片蛋白的提取;酚法提得的蛋白质溶解性好,蛋白质点多,但是杂质较多,且此法不适用于映山红叶片蛋白的提取;TCA-丙酮-酚法提取的杜鹃叶片蛋白质位点较多且清晰,重复性也好,且4种杜鹃叶片蛋白的提取效果都比较好。因此,TCA-丙酮-酚法被认为最适于杜鹃属植物叶片蛋白质的提取及分析。  相似文献   
106.
以商品猪散养农户模式为研究对象,根据猪产品溯源投入品(包括疫苗、兽药、饲料)及监督检测信息的特点,提出了投入品及监督监测信息的元数据、事件集成、数据传输接口规范,在Windows Mobile 6.5平台上开发完成了基于TD-SCDMA的猪产品质量溯源应用示范系统,实现了溯源耳标佩戴与注销,以及疫苗、兽药、饲料等溯源投入品信息及盐酸特伦特罗、磺胺类药物等监测信息的采集,并在溯源数据中心实现实时投入品事件及监测事件的整合集成。猪产品质量溯源应用示范系统已经在天津市示范应用,信息采集处理简单、方便、实用,在有TD-SCDMA信号的地区示范运行良好,能够满足猪产品溯源应用示范系统信息采集和及时查询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7.
对采自云南的热带小奥德蘑(Oudemansiella canarii)菌株进行驯化培养。结果表明:热带小奥德蘑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8℃,最适宜pH为8.5;热带小奥德蘑可以在棉籽壳、木屑为主料的培养料(50%棉籽壳、30%木屑、18%麸皮、石灰2%,pH自然,含水量65%~70%)上生长,一般从接种到子实体采收完成约65~71 d,生物学效率为122.66%±5.11%。  相似文献   
108.
中国牛属4个物种MSTN基因的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牛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MSTN)3个外显子区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及测序,以蒙古牛、雷琼牛、独龙牛、巴音郭楞州牦牛共66个样本为材料检测了中国普通牛、瘤牛、大额牛和牦牛4个牛属该基因外显子区核苷酸序列的变异。结果显示,4个中国牛种的MSTN基因外显子1、2和3分别含375、372、381个碱基对,在所检样本中,发现7个核苷酸多态位点,定义17种单倍型;种内核苷酸歧异度(Pi)在0.000 36-0.001 03间,种间核苷酸歧异度(Dxy)在0.000 76-0.003 22间,说明群体内遗传多样性程度低;以单倍型序列为基础构建的分子进化树表明,牦牛的分化早于黄牛中普通牛和瘤牛的分化;大额牛明显分为2个类群,很可能是由于杂交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9.
Notch信号通路是一条进化上十分保守的信号转导系统,在调节干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鹿生茸区骨膜和角柄骨膜分别含有鹿茸发生和再生的干细胞。应用RT-PCR的方法对离体培养生茸区骨膜和角柄骨膜细胞进行检测,得出Notch信号通路各信号因子在2种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Notch-1、Notch-2、Notch-4、Dll-4J、agged-1J、agged-2、Hes-1等信号因子在这2种干细胞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说明Notch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他们的增殖、分化的调控。  相似文献   
110.
“神马”切花菊栽培与贮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育苗开始,阐述了“神马”切花菊的整个栽培过程和收获后的贮藏保鲜技术。在生产苗的栽培过程中,利用电照技术控制花芽分化,从而控制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化时间,达到满足节日市场对菊花的需求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