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76篇
林业   38篇
农学   99篇
基础科学   22篇
  53篇
综合类   320篇
农作物   99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95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21.
大豆GmTINY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方  何慧  迟英俊  盖钧镒  喻德跃 《作物学报》2009,35(12):2174-2179
采用基因芯片技术,从大豆中鉴定了一个荚优势表达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拼接了该基因的全长序列,并通过RT-PCR克隆了该基因。Blast检索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一个具有AP2结构域的转录因子,且与拟南芥DREB类蛋白TINY的氨基酸相似度最高,将该基因命名为GmTINY1。GmTINY1包含一个735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44个氨基酸残基。GmTINY1与拟南芥TINY和TINY2蛋白的相似度分别为59%与62%。系统发生分析表明,GmTINY1、TINY和TINY2位于一个分支,且同属于DREB亚家族。实时定量RT-PCR检测表明,GmTINY1基因在荚中高丰度表达,在花中的表达量也较高,在根中的表达量较低,而在叶片中未检测到表达。基因芯片信息分析结果表明,GmTINY1在种子发育的子叶期的种脐部分高丰度表达。由此推论,GmTINY1基因在大豆生殖器官发育中可能发挥调控作用,可能与种子发育过程中种脐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722.
牡丹花粉离体萌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盖伟玲  盖树鹏 《北方园艺》2010,(22):132-133
采用固体培养法研究了3个野生牡丹种和1个栽培品种的花粉萌发情况。结果表明:固体培养基上培养6 h左右,牡丹花粉已有较高萌发率,是调查花粉萌发率的适宜时期。牡丹花粉萌发的适宜条件为50 mg/L硼酸、100 g/L蔗糖、pH6.5~7.0,可获得较高的萌发率。  相似文献   
723.
探索中药黄柏残渣对铅离子的吸附能力。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不同温度和不同吸附时间的黄柏残渣对污水中铅离子的吸附能力。黄柏残渣在50℃对铅离子的吸附能力基本达到饱和,此时的吸附率为73.53%;吸附时间为90min时,吸附能力基本达到饱和,吸附率为57.82%。本研究初步证实黄柏残渣对铅离子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为其作为污水处理的吸附剂提供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724.
王春娥  赵团结  盖钧镒 《作物学报》2010,36(12):2062-2072
大豆异黄酮育种与大豆制品加工研究需要进行大批量样品12种异黄酮组分的快速定量分析。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谱(HPLC)系统,以大豆品种南农95C-13为材料,研究大豆苷元,大豆苷,乙酰基大豆苷,丙二酰基大豆苷,染料木苷元,染料木苷,乙酰基染料木苷,丙二酰基染料木苷,黄豆苷元,黄豆苷,乙酰基黄豆苷,丙二酰基黄豆苷等12种标准品外标法快速定量技术。从样品制备与色谱条件对分析12种异黄酮组分的准确度和分离度入手,确定分析流程,以(科丰1号×南农1138-2)的184个重组自交系(NJRIKY)为材料,研究豆腐加工中总量和各组分的变化特点。(1)样品以80%甲醇水溶液50℃超声1 h提取;色谱条件为,检测波长254 nm, 柱温36℃,流速2.0 mL min–1, 进样量 10 μL, 流动相0.1%(V/V)乙酸水溶液(A)和100%甲醇(B),0~2 min,27% B (V/V)→2~3 min,27%~38% B→3~10 min, 38% B→10~12 min,38%~39% B→12~14 min, 39% B→14~15 min, 39~27% B梯度洗脱;在15 min内将12个组分良好分离,各组分峰面积与其相应浓度均呈良好线性关系(R2为0.9976~0.9999);加标回收率均大于99%,变异系数低于2%。(2)NJRIKY群体籽粒、豆乳、豆腐异黄酮总量和组分的大量分析验证了HPLC快速技术的效果。籽粒异黄酮总含量(3 695.00 μg g–1)在豆乳加工中平均85.15%转入豆乳 (3 146.12 μg g–1),14.85% (548.88 μg g–1)进入豆渣。传统豆腐加工通过硫酸钙絮凝,只有17.32% (639.89 μg g–1)转入豆腐,67.83% (2 506.23 μg g–1)留在黄浆水中。豆乳中12种组分含量比籽粒稍低,均以丙酰基染料木苷含量最高;而豆腐中乙酰基染料木苷和乙酰基黄豆苷缺失,以染料木苷元与大豆苷元含量较高。大豆科丰1号与南农1138-2杂交重组后家系间的异黄酮遗传变异增大,增加了对其遗传改良的潜力。  相似文献   
725.
贺建波  管荣展  盖钧镒 《作物学报》2010,36(8):1248-1257
数量性状遗传研究通常以双亲本杂交后代为对象,而作物育种中常涉及多个具有优良性状的亲本作为有利基因的供体,因此有必要研究多个材料间的遗传关系,以便从中选择最佳亲本组合,这对杂种品种选育尤其重要。本研究在以往位点组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将其扩展为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框架下双列杂交设计的主-微位点组遗传分析方法,将微位点组从原来的剩余部分中分离出来。该方法针对双列杂交设计的主位点组和微位点组及其与环境互作的统计遗传模型提出了主位点组检测与效应估计和微位点组效应估计的逐步选入回归法;因模拟实验发现逐步选入回归法的F测验有偏,提出了F测验的调整方法。利用模拟方法评估了遗传率、主位点组个数、增效基因型频率、主位点组间相似性和微基因效应等因素与方法功效的关系。然后通过模拟实验数据和油菜实际试验数据的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建立的双列杂交设计的主-微位点组遗传分析方法为杂种品种的亲本选配提供了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26.
李曙光  赵团结  盖钧镒 《作物学报》2010,36(7):1061-1066
利用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MCS3A的质、核供体亲本N21566和N21249构建F2和BC1F1育性分离群体进行雄性育性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结果表明, F1正反交可育,F2和BC1F1的可育株与不育株分离比例经χ2测验分别符合3∶1和1∶1,表明NJCMS3A供体亲本雄性育性由一对基因控制,可育等位基因为显性。该基因可能是NJCMS3A的一个恢复基因。选用793对SSR引物对F2和BC1F1群体分别进行育性基因定位,发现该育性基因位于O连锁群上,在Satt331和Satt477标记之间,与Satt331、CSSR133和Satt477标记距离的次序一致,分别为8.1~10.4 cM、11.4~16.4 cM、13.3~19.2 cM。  相似文献   
727.
草地科学的基础性研究与"3S"技术相结合,使得宏观管理和监测草地的动态变化成为现实.为解决大中尺度草地、草场管理与退化监测中信息的获取、管理和空间分析、决策等问题,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3S"为核心,以山丹县草地草场退化现状为应用背景,从系统目标、系统的总体功能和结构,系统实现的软、硬件支撑环境等方面探讨了黑河中上游典型地区草地草场退化动态监测系统的初步设计及其应用,旨在为科学的评价与宏观监测草地草场退化,改善草地生态环境和促进草地生产经营和现代化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28.
大豆豆腐产量微样品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9个百粒重不同的大豆品种和1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分析了不同微样 和量相对于常规小样品分析的精确性,探讨了单粒微样品豆腐产量分析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微样品用量大于或等于2粒时可用于估计品种的干豆腐产量;单粒分析说法与常规小样品分析存在系统偏差,但适当增加重复次数仍具有相对比较价值,并可用于豆腐产量的遗传分析,应用微样品1/10浆液分析对干豆腐产量进行估计时,样品用量宜在6粒以上,微样品部分豆粉分析  相似文献   
729.
四川黄牛品种线粒体DNA 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测定了四川黄牛5个品种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部分片段(420bp)42个个体以及28个个体线粒体DNA控制区(D-loop)的全序列,结合已报道的中国8个黄牛品种22个个体的线粒体DNA控制区(D-loop)全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四川黄牛的部分Cytb基因片段有5个变异位点,7种单倍型可分为以2个单倍型为主的2大类型;线粒体DNA控制区检测到64个变异位点,28种单倍型,单倍型H1~H23为普通黄牛类型,单倍型H24~H28为瘤牛类型的单倍型。在四川黄牛中,67.86%为普通牛类型,32.14%为瘤牛类型。研究结果表明四川黄牛主要有2类母系来源。  相似文献   
730.
研究了菌龄、渗透压稳定剂、酶的种类及浓度、酶解时间和再生培养基等因素对淡紫拟青霉菌IPC菌株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IPC菌株原生质体形成的最适宜条件为:菌龄20 h,用5 mg/mL蜗牛酶,0.8 mol/L NaCl的渗透压稳定剂,酶解2~3 h;原生质体涂布于含0.6 mol/L NaCl、0.5%琼脂的再生培养基上,再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