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0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75篇
林业   38篇
农学   99篇
基础科学   22篇
  53篇
综合类   320篇
农作物   99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95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01.
从83份黄淮海地区代表性大豆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系)中按根系类型选取32份,用以研究苗期根系性状的遗传特点、与地上部性状的相关以及与逆境胁迫的关系。大豆苗期一级侧根数、主根长、根干质量、总根长和根体积等性状,在品种间、各苗龄间均存在显著遗传变异;根系性状与整株干质量呈高度相关;根干质量、根总长和根体积的相对值与耐旱平均隶属函数值,一级侧根数、主根长、总根长、根体积、根干质量的相对值与耐铝毒平均隶属函数值呈极显著相关,且根系性状的相对值在品种间存在显著变异,可用做耐逆性选择的根系指标。  相似文献   
702.
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人本理念视角出发,以贵阳香纸沟为例,探讨了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03.
山坡地荔枝园植物覆盖节水技术集成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节水技术对坡地荔枝园的水土保持效果,在坡地荔枝园实施等高种植和植物覆盖的节水技术集成试验,结果表明:节水技术集成能涵养水分,减少水土流失,在2~9月份提高0~40cm土层的含水量3.0%~3.43%,在6~9月份雨季能减少雨水流失0.969m3/100m3,减少泥土流失10.75kg/100m3。  相似文献   
704.
对CO_2气液吸收过程进行了化学平衡热力学研究,计算了吸收反应体系的独立反应数,提出了4独立反应理论。根据对独立反应平衡常数的计算,认为H_2CO_3电离为H_+和HCO_3~-,虽然其平衡常数仅为6. 018 9×10~(-7),但由于溶液中CO_3~(2-)离子的大量存在,使得H_+浓度很低,因此H_2CO_3电离度不可忽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CO_2气液吸收过程串并联复杂反应机理,认为CO_2吸收速率是由其分别与H_2O和OH~-两条平行反应路线共同决定的。分析了CO_3~(2-)离子的关键作用:该离子与H_+作用直接促进了CO_2吸收过程;由于溶液中H+离子浓度很低,导致OH~-离子浓度升高,从而间接加快了CO_2与OH~-离子之间的反应速率。应用双驱动反应器,采取H_2O-CO_2体系对气液相际传质过程进行了研究,当气相搅拌转速达到140 r/min以上时,气膜传质阻力可忽略不计;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关联了液相传质系数与液相搅拌转速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回归关联式,计算误差最大值为11. 312%,认为关联式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705.
玉米不同部位秸秆腐解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尼龙网袋法,研究不同还田方式(覆盖、深埋)、不同还田环境(室内高温环境、生产田自然环境)条件下,不同秸秆长度(10 cm、20 cm、30 cm、40 cm)、不同植株部位(茎、叶、穗轴)秸秆的腐解规律及其相互影响作用,探索适宜当地生产和生态条件的玉米秸秆还田方式。结果表明,玉米茎秆腐解过程总体呈"快-慢-快-慢"趋势,两年腐解率达62.10%~73.23%;玉米叶还田的腐解规律表现为前期快后期慢,第一个月腐解率达22.80%~40.78%。秸秆腐解速率显著受秸秆部位、还田环境、还田深度及秸秆长度影响,且各影响因素间交互作用对秸秆腐解速率影响显著(P0.01)。不同部位秸秆腐解速率常数k差异较大。在本试验条件下,小秸秆深埋还田最有利于秸秆腐解。  相似文献   
706.
Phytophthora sojae Kanfman and Gerdemann (P.sojae) is one of the most prevalent pathogens and causes Phytophthora root rot,which limits soybean production worldwide.Development of resistant cultivars is a cost-effective approach to controlling this disease.In this study,127 soybean germplasm were evaluated for their responses to Phytophthora sojae strain Pm28 using the hypocotyl inoculation technique,and 49 were found resistant to the strain.The hypocotyl of P1,P2,F1,and F2:3 of two crosses of Ludou 4 (resistant)×Youchu 4 (susceptible) and Cangdou 5 (resistant)×Williams (susceptible) were inoculated with Pm28,and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inheritance of resistance.The population derived from the cross of Ludou 4×Youchu 4 was used to map the resistance gene (designated as Rps9) to a linkage group.932 pairs of SSR primers were used to detect polymorphism,and seven SSR markers were mapped near the resistance gen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sistance to Pm28 in Ludou 4 and Cangdou 5 was controlled by a single dominant gene Rps9,which was located on the molecular linkage group N between the SSR markers Satt631 (7.5 cM) and Sat_186 (4.3 cM).  相似文献   
707.
基于社区参与的景区依托型农家乐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景区依托型农家乐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景区依托型农家乐是依托于景区而发展的一种农家乐类型,是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其经营状况与景区发展密切相关。农家乐经营者对景区的参与,不仅有助于增加经营者的经济收益,还有助于实现景区的进一步发展,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基于社区参与视角,从农家乐经营者的角度出发,以浙江省临安市西天目乡天目村为例,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景区依托型农家乐的经营现状进行调查,并结合实地访谈法分析了农家乐经营者对社区参与的感知度,提出景区依托型农家乐的社区参与策略。图2表1参12  相似文献   
708.
通过对叶蛋白膏生产过程中的打浆时间、加水比例、分离方法等影响蛋白质含量的关键性因素进行对比性试验研究,获得了制取高蛋白质含量叶蛋白膏的提取工艺条件,初步探索出合理的叶蛋白膏生产工艺流程,为LPC生产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09.
为研究在日粮中添加中草药制剂对肉仔鸡血液生化指标及免疫器官的影响,探讨中草药添加剂对某些中间代谢过程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将120只健康、体重相近的1日龄艾维茵肉仔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40只,Ⅰ组为对照组,Ⅱ、Ⅲ组分别按每只雏鸡每天0.1 g(临床预防剂量),0.3 g(3倍临床预防剂量)的剂量饲喂复方中草药,连续用药30 d。测定其对免疫器官指数及血清中血清总蛋白(TP)、球蛋白(GLB)及白蛋白(ALB)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Ⅲ组TP含量较Ⅰ、Ⅱ显著提高(P<0.05),但GLB、 ALB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Ⅱ、Ⅲ组免疫器官绝对重量和指数在不同阶段均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试验表明日粮中添加中草药添加剂可显著提高肉仔鸡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10.
应用动态模型评价森林健康状况,预测树木或林分的生长与收获,以及在不同立地条件下采用某些特定的营林技术措施后林分的动态变化,一直是森林健康评价及管理的核心问题.当前在美国应用的两个森林动态评价及决策模型SIMPPLLE和MAGIS主要是用来评价当前林分状况、模拟林分发展以及预测不同经营管理方式下林分未来的动态变化状况,通过分析不同决策下森林植被的收获状况,选择最优化的管理措施以及实施措施的时间及地点制定最优化决策.针对现阶段中国森林健康评价中,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静态评价、缺乏空间信息数据和森林健康经营动态变化规律模型等问题,提出今后应针对中国实际情况开展切合实际的研究,开发出以促进森林健康经营为目的的动态预测模型和决策模型,提高森林健康的预测能力,完善森林健康经营综合评价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