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75篇
林业   38篇
农学   99篇
基础科学   21篇
  53篇
综合类   320篇
农作物   99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95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A sample composed of 96 soybean accessions was evaluated for their diseased rate (I),diseased rank (S), latent period (LP) and rate of disease development (R) in order tostudy the quantitative resistance to soybean mosaic virus (SMV) in soybeans. The resultsshowed that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above four resistance components were significantlydifferent among accessions and that some of the accessions, such as Zhongzihuangdou,Peixian Tianedan, Youbian30 could be infected by four SMV strains, Sa, SC8, N1 and N3,but their I, S, and R were lower and LP longer than most other accessions. These resultsdemonstrated the existence of quantitative resistance to SMV in soybeans. It was foundthat some soybean accessions, such as AGS19 and Lishui Zhongzihuangdou, previouslyidentified as resistant to SMV infection, performed some infection but resistant toexpansion in the present study. In addition, the resistance in Pixian Chadou and HuaiyinQiuheidou might be either qualitative or quantitative. Furthermore, the present studyalso indicated that the resistance spectrum and durability of accessions with quantitativeresistance might be wider and longer than those with qualitative resistance.  相似文献   
32.
我国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AFLP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利用 Mse 和 Eco R 酶切 ,筛选了适宜大豆 AFL P指纹分析的引物组合 ,并利用 17对引物组合 ,建立了我国 92份代表性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的 AFL P指纹图谱 ,分析了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指纹图谱的特点与差别 ,发现了具有大豆种间特异性的带纹 M- CG/E- CGA- 4、M- CG/E- CGA- 12和 M- CGG/E- GGC- 14 ,并探讨了应用 AFL P指纹图谱鉴别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种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3.
应用线粒体DNA中的NADH脱氢酶亚基Ⅰ(ND1)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对我国甘肃省景泰和平凉地区10个绵羊源脑多头蚴进行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其种内变异.结果表明,所有多头带绦虫(T.multiceps)分离株均成功扩增出约0.5kb的ND1基因片段.序列分析显示,去除引物序列后多头带绦虫的ND1基因片段长为488bp,可以分为9类,共有22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变异率为0.20%~2.66%.基于ND1序列的系统进化树表明所有T.multiceps分离株构成1个分支,可分为3个亚群,国内分离株分别处在不同的亚群中.国内分离株中除了与已知的遗传变异型Tm1(AY669089/Tm-JT081204/Tm-JT090331)和Tm3(DQ077820/Tm-JT080526)相同外,还存 在新的遗传变异型(Tm-JT081008/Tm-JT090603/Tm-JT090115-2),独立为一支,与其他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远;表明ND1基因片段适合作为研究T.multiceps分离株种内变异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34.
为原核表达Tml6和Tm18重组蛋白,本研究以自然感染羊源脑多头坳原头节基因组DNA为模板分别扩增Tml6和Tm 18杭原基因全基因片段,测序鉴定后合成其开放阅读框架DNA片段,将基因组序列中的内含子去除并对其稀有密码子进行改造优化,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Tm 16和pGEX-Tml8.转化大肠杆菌BL21后以IPTG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并进行纯化.结果显示: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带有GST标签的大小约为39.6 ku和39.4 ku的重组蛋白,经谷胱甘肤琼脂糖树脂纯化得到高纯度的可溶性的GST-Tm 16及GST-Tml8重组蛋白,western blot分析表明重组蛋白均能够被兔抗GST单克隆杭体特异性识别.  相似文献   
35.
不同基质配方对辣椒穴盘育苗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温室条件下,以泥炭土和珍珠岩为主要原料,按照不同的比例配合,对不同基质配方对辣椒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辣椒幼苗在珍珠岩含量为25%的复合基质(泥炭土:珍珠岩=3:1)中表现最好,幼苗生长简单指标和复合指标均高于用其它3种配方;珍珠岩含量为50%的复合基质(泥炭土:珍珠岩=1:1)对辣椒幼苗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综合分析表明,泥炭土与珍珠岩按照3:1配比作为辣椒穴盘育苗基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6.
柳杉苗期物候观测及苗木性状的逐步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 1983年在霞浦杨梅岭林场所育的柳杉 30个种源苗期物候观测数据分析表明 :柳杉种子膨胀期为 4月 3~ 9日 ,发芽期在 4月 10~ 12日 ,真叶出现期在 4月 10~ 18日 ,出苗始期在 4月 12~ 2 4日 ,出苗高峰期在 4月 30日~ 5月 6日 ,出苗末期在 5月 1~ 8日。平均场圃发芽率 2 9 4 % ,最高为 78% (浙江临海、上杭步云 ) ,最低为 4 % (宁德霍童 )。苗木高、径生长高峰期在 9~ 10月 ,分别占年生长量的 5 2 1%和 5 6 8% ,9~ 10月的苗木长势将对苗木品质的影响极大。对苗木性状的逐步聚类分析表明 ,苗木品质好的种源有湖南南岳等 5个种源 ,苗木品质差的种源有宁德霍童等 5个种源  相似文献   
37.
以内蒙古肉羊产业为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区域产业经济与空间分异的关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内蒙古各盟市肉羊产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并采用GIS中的空间自相关分析法研究盟市肉羊产业发展水平与空间分布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内蒙古肉羊产业在整体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分布模式;在局部空间分布上肉羊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聚集区太少,较低的聚集区太多,且存在极化效应较强的"热点"现象,对此文中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8.
对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子粒中植酸酶活性检测方法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和优化.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底物浓度0.1 mmol/L,pH 5.5,反应时间30 min为最佳测定条件.  相似文献   
39.
我国芝麻主栽品种耐湿性鉴定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盛花期人工淹水胁迫36 h,对我国43个芝麻主栽品种的耐湿性进行鉴定,结果发现,湿害胁迫后,品种的正常株率在0~42.4%之间,平均为17.7%;湿害产量变化在0~95.4 g之间,平均为28.5 g,湿害造成产量减少44.8%~100%,平均减产81.3%;湿害产量与正常株率和湿害减产率显著相关,r分别为0.77和-0.64;品种的平均正常株率随育成时间先后而逐渐增大,北方品种耐湿性整体低于南方品种,国审(鉴)品种湿害产量高于省审(鉴)品种。鉴定结果表明,我国当前芝麻品种耐湿性普遍不高,相对而言,熊芝1号的正常株率较高,中芝13的湿害产量较高且湿害减产率较低。  相似文献   
40.
以荔枝霜疫霉菌(Peronophythora litchii)和荔枝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两种荔枝上最为重要的病原真菌为供试菌,采用含毒介质的生长速率培养法,对采自广东省的31种植物的甲醇提取物对病原菌菌丝线性生长的抑菌活性进行离体测定。结果表明:在0.01 g/mL浓度下,对荔枝霜疫霉菌抑菌率大于60%的植物有9种,其中黄石斛(Dendrobium tosaense)、毛唇芋兰(Nervilia fordii)、葛(Pueraria phaseoloides)和土牛七(Thunbergia grandiflora)4种植物甲醇提取物的抑菌率达到100%;对荔枝炭疽病菌抑菌率大于60%的植物有2种,其中一点红(Emilia sonchifolia)的抑菌率达到100%,地丁草(Corydalis bungeana)的抑菌率为71.35%;同时对两种病原菌的抑菌率都大于50%的是地丁草(C.bungea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