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6篇
  免费   208篇
  国内免费   497篇
林业   315篇
农学   419篇
基础科学   243篇
  608篇
综合类   1819篇
农作物   322篇
水产渔业   201篇
畜牧兽医   596篇
园艺   275篇
植物保护   193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224篇
  2021年   239篇
  2020年   228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223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277篇
  2014年   255篇
  2013年   297篇
  2012年   368篇
  2011年   343篇
  2010年   322篇
  2009年   273篇
  2008年   279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61.
玉米秸秆生物炭对稻油轮作农田磷流失风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云南大理洱海流域典型稻油轮作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2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生物炭(玉米秸秆制备)、玉米秸秆与化肥配施对我国稻油轮作模式农田磷流失风险的影响。田间小区试验包括常规施用化肥(NPK)、生物炭与化肥配施(NPK+C)、生物炭与化肥减半配施(1/2NPK+C)、玉米秸秆与化肥配施(NPK+S)四个处理,通过比较不同处理间土壤有效磷含量、作物产量、吸磷量和水稻生长期间土壤有效磷、田面水总磷、可溶性总磷的动态变化特征,分析施用玉米秸秆生物炭和直接施用玉米秸秆对土壤、作物和磷流失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PK处理相比,增施生物炭和玉米秸秆,可显著提高水稻和油菜产量,但对水稻季田面水磷浓度无显著影响;施用生物炭条件下减施化肥,短期内未造成水稻和油菜减产,却降低了水稻整个生育期内田面水总磷(TP)和可溶性总磷(TDP)浓度;各处理水稻季田面水TP和TDP浓度在栽秧后第1 d内达到峰值,4~5 d内浓度迅速降低,7 d之后浓度趋于稳定。在此过程中,田面水TP下降64.2%~79.1%,TDP下降63.1%~82.4%。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为降低稻油轮作农田磷流失风险,可以考虑在水稻季施用生物炭的条件下减施化肥磷,并且在水稻栽秧后7 d内控制田面水外流。  相似文献   
62.
遗传基因的分离需要供、受体亲本间较大的遗传差异.该文利用均匀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的429个SSR标记,分析了日本晴与5个自育优良恢复系之间的多态性标记及分布密度,进而评价它们间的遗传差异性.结果显示,日本晴与西恢18号、缙恢35、R225、R232和R250之间的多态性标记数分别为263,253,253,255和240个;多态率分别为61.31%,58.97%,58.97%,59.44%和55.94%;每个标记间的平均物理距离分别为1.59,1.61,1.62,1.62和1.72 Mb.每个SSR位点可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目为2~5个,平均每对SSR引物检测到2.35个等位基因.各亲本之间的遗传距离在0.121 7~0.896 7之间,日本晴与5个恢复系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857 6.聚类分析也将日本晴与5个恢复系分为两大亚类,表明它们之间存在极大的遗传差异.这些材料和结果对水稻遗传基因的分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3.
应用CitespaceⅢ和TDA分析工具,对CNKI数据库中以林下经济主题检索出的9 467篇期刊文献进行了数据挖掘和聚类分析,选择科技期刊文献形成的各知识群组进行了分类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有关林下经济研究的主题主要集中在森林旅游、林下种植、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林下养殖、林下经济模式研究、林业产业、林地资源和林下经济效益。其中,在森林旅游、林下种植、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3个方面的发文量占论文文献总量的43.4%,为林下经济学科的热点。该研究可为进一步了解林下经济研究状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Upland red soils have been identified as major CO2 and N2O sources induced by human activities such as fertilization. To monitor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surface CO2 and N2O fluxes in cropland ecosystems after continuous fertilizer applications over decades and to separate the respective contributions of root and heterotrophic respiration to the total soil CO2 and N2O fluxes, the measurements of soil surface CO2 and N2O fluxes throughout the maize growing season in 2009 were carried out based on a fertilization experiment (from 1990) through of the maize (Zea mays L.) growing season in red soil in southern China. Five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were chosen from the experiment for study: zero-fertilizer application (CK), nitrogen-phosphorus- potassium (NPK) fertilizer application only, pig manure (M), NPK plus pig manure (NPKM) and NPK with straw (NPKS). Six chambers were installed in each plot. Three of them are in the inter-row soil (NR) and the others are in the soil within the row (R). Each fertilizer treatment received the same amount of N (300 kg ha-1 yr-1). Results showed that cumulative soil CO2 fluxes in NR or R were both following the order: NPKS〉M, NPKM〉NPK〉CK. The contributions of root respiration to soil CO2 fluxes was 40, 44, 50, 47 and 35% in CK, NPK, NPKM, M and NPKS treatments, respectively, with the mean value of 43%. Cumulative soil N2O fluxes in NR or R were both following the order: NPKS, NPKM〉M〉NPK〉CK, and soil N2O fluxes in R were 18, 20 and 30% higher than that in NR in NPKM, M and NPKS treatments, respectively, but with no difference between NR and R in NPK treatment. Furthermore, combine with soil temperature at -5 cm depth and soil moisWxe (0-20 cm) together could explain 55-70% and 42-59% of soil CO2 and N2O emissions with root interference and 62- 78% and 44-63% of that without root interference,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soil CO2 and N2O flUXeS per unit yield in NPKM (0.55 and 0.10 kg C t^-1) and M (0.65 and 0.13 g N t^-1) treatments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other treatments. Therefore, manure application could be a preferred fertilization strategy in red soils in South China.  相似文献   
65.
不同栽培方式对大豆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大豆产量,试验设置2种配套栽培模式处理,研究45cm窄行密植栽培模式和65cm垄作栽培模式对大豆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并对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垄作栽培下,黑河36的株荚数、株粒数、荚粒数均高于窄行密植栽培模式下的合农60。合农60窄行密植栽培模式产量为3 615kg·hm-2,黑河36垄作栽培模式产量为2 865kg·hm-2,2种栽培模式下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窄行密植栽培模式较垄作栽培模式增产750kg·hm-2,增产率达到26.18%,增收效益为3 000元·hm-2。  相似文献   
66.
为探究4份小麦苗期耐盐能力,筛选优异的高抗性种质资源,采用水培法,设置NaCl处理浓度为0、100、200 mmol/L,研究不同盐浓度对小麦幼苗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法对4份小麦幼苗进行耐盐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增加,各小麦品种叶鲜重、根鲜重、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光系统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系统II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和光化学猝灭(qP)与对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根平均直径、胞间CO2浓度(Ci)、丙二醛含量(MDA)、非光化学猝灭(NPQ)和脯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4份小麦盐胁迫下耐盐性由强到弱为‘冀麦32’>‘德抗961’>‘泰农18’>‘师栾02-1’。根据耐盐综合评价值筛选出‘冀麦32’和‘德抗961’具有较高的耐盐能力。  相似文献   
67.
68.
胡南  王兰甫  邱玉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7860-17861
[目的]研究沼泽红假单胞菌对猪厂污水的生物净化作用。[方法]从猪场污水沟的活性底泥中分离具有高活性净水能力的光合细菌,并进行生化及分子鉴定,最后测试其对猪厂污水的净化能力。[结果]分离得到的菌株EM01经鉴定为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palustris),其对猪厂污水中COD、氨态氮和亚硝酸盐10 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42.5%、63.5%和54.3%。[结论]该菌株用于污染水体的净化是可行的,但能否大规模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污水塘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69.
根据超声波在不同介质界面处的反射回波强弱不同的特性,提出了应用超声波对水平管气液两相流流型进行非介入式在线识别的方法。理论计算得到钢管内壁接触的介质分别为水和空气时的声压反射率,证明了超声波流型识别法的可行性。数值仿真研究管内的流体分别为水、空气时不同界面的反射回波特点,得到了超声波流型识别法的实现方式。依据数值仿真结果,开展超声波气液两相流流型在线识别实验,分析气液两种流体在管道横截面上的分布,从而识别水平管气液两相流流型。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超声波流型识别方法能够准确获取水平管气液两相流流动过程中的实时流型,操作方法简便,且结果可靠。(图10,表1,参9)  相似文献   
70.
以玉米品种B73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盐胁迫对其光合荧光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盐胁迫(100 mmol/L)对玉米幼苗叶片的光合效率影响不大,但是高浓度的盐胁迫(200 mmol/L以上)对玉米幼苗叶片的光合效率影响明显,且随着时间的延长不断加剧。同时,体内叶片抗氧化酶的活性变化同光合作用成正相关,说明在盐胁迫情况下,玉米幼苗可以通过启动抗氧化酶的活性来应答盐胁迫。此外,在应答盐胁迫时,玉米幼苗体内抗氧化保护酶系统(SOD、POD、CAT)活性会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